江蘇省泰興市江平路小學 劉 娜
讓數學閱讀走進課堂
江蘇省泰興市江平路小學 劉 娜
閱讀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現代教育提倡從學會到會學,提倡“終身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各種能力中最重要、最基礎的能力,因為不管是哪種能力,都要經過學習得到,而單憑教師的講授是遠遠不夠的,畢竟教師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想要獲得更多的技能,還要通過不斷的努力自學才能有效掌握,而閱讀是自學的主要形式,自學能力的核心是閱讀能力。
數學閱讀;閱讀能力;課堂閱讀;自學能力
近年來,閱讀理解題成了數學考試中的新題型,這種題型可以有效地區分會學者與學會者之間的差異,具有很強的選拔功能,很多學生理解能力不強,學習過分依賴老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閱讀能力差導致的。所以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該重視數學閱讀的教學,特別是在高年級,應該充分利用閱讀的形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的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指導,如引導學生閱讀數學書籍,幫助學生解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指導學生掌握正確閱讀數學書籍的方法,培養學生閱讀數學書籍的能力。
1.閱讀是一個想象的過程
想象是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組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比如我們要估算一個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像熱水瓶等,我們就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圓柱體來計算它的體積,就可以很容易地估算出體積。
2.閱讀是一個分析的過程
不分析就很難理解閱讀的內容,就拿數學當中的應用題來說,例:修一條長5600米的鐵路,甲每天修400米,乙每天修200米,甲、乙合修6天后,剩下的由乙完成,修完一共要用多少天?分析:(1)我們要知道回答的問題是修完整條路共用幾天,而不是修完整條路還要用幾天。(2)要知道甲、乙合修6天,修了全程的多少,需先知道甲、乙合修一天能修多少:400+200=600(米),600×6=3600(米)。(3)剩下的路乙要修幾天:5600—3600=2000(米),2000÷200=10(天)。這樣一分析就可以很容易地求出這道題的答案為6+10=16(天),而且不容易出錯。
3.閱讀是一個梳理的過程
梳理是指把學到的分散的數學知識加以條理化、有序化、邏輯化的一種推理形式。經常進行梳理可以使所學知識溝通聯系,理清思路,分清主次,以簡馭繁,使知識結構清晰完善,這樣不僅可以鞏固與加深理解已學到的知識,而且還有助于發展智力和提高能力。
梳理知識的邏輯聯系,數學知識之間多存在一定的邏輯聯系,如小數的性質:1÷10=0.1,10÷100=0.10,100÷1000=0.100,因為÷10=10÷100=100÷1000,所以0.1=0.10=0.100,可以得出小數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寫,小數的大小不變。
作為數學教師,應充分認識數學閱讀的教育功能,要把數學閱讀落到實處,必須從課內和課外兩方面進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比如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適當地創設一些難度適當的問題情境,可以誘發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進行閱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就會自覺地養成閱讀的習慣。在課堂閱讀的過程中,必須使學生明白數學閱讀不是結論的掌握,主要是理出思維方式。在閱讀例題的時候,不是為了看例題的答案而看例題,而是為了看例題的解決方法才看,要做到“舉一反三”,單靠課內有意識地培養還不夠,還需要進行課外閱讀來進行鞏固,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及學生數學知識水平有計劃地向學生推薦書籍,有條件的可以開展數學讀書比賽,現在的小孩子都不想落在別人的后面,教師可以介紹學生閱讀一些數學書籍,過一段時間用比賽的形式來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這樣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還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內課外雙重的培養,學生肯定能掌握閱讀的技巧,都能很好地進行數學閱讀。要使課內、課外的閱讀更好地進行,達到更好的效果,就必須具有有效的閱讀方法:
(1)對于不同的閱讀內容,提出相應不同的閱讀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閱讀策略,就如孔子的“因材施教”;
(2)主動閱讀,手腦并用閱讀過程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數學閱讀要求主動閱讀,要求學生主動地去探索結論,而不是接受現成的結論,思維的目的不是去印證,而是去發現。
(3)進行歸納小結,閱讀完一章一節后,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小結,要理清脈絡,結合學過的知識進行比較和系統化,形成知識網絡,便于信息的檢索和提取。
(4)增強理解,提高速度,數學閱讀的核心目標在于理解。
當然,這些閱讀方法不僅僅適用于數學閱讀教學,其他的閱讀教學也適用。除了需要有效的閱讀方法,我們從上面也可以看出還需要一樣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興趣,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語文有一定的故事性和情節性,而數學閱讀往往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數學本身就比較枯燥,很少有學生會把閱讀數學書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所以數學教師就要有目的地安排學生閱讀一些簡單、易懂、有趣的數學書籍,如《趣味數學》等。還可以從舊知識、生活實際、具體實踐操作等出發,巧妙設疑,讓學生帶著疑問、好奇心、求知欲去閱讀。以培養和激發學生閱讀的動力和興趣,循序漸進,使學生從愿讀轉到會讀,最后上升為樂讀。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葉圣陶先生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無興趣,閱讀的效果大不相同。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閱讀對于數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調查中我還發現四年級學生身上還不能明顯地發現有閱讀習慣和沒有閱讀習慣的差異,但在六年級學生身上已經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差異了,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數學成績明顯要比有閱讀習慣的學生的成績差,所以閱讀教學必須實施,如果實行了數學閱讀教學,我想有數學閱讀習慣和沒有數學閱讀習慣的學生的數學成績差異將更大,所以數學閱讀教學的發展性還是很大的,等著我們去開拓,而且要使每個學生都有數學閱讀的習慣,使他們都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當然這也要求所有的教師不斷地充實自己,以便于更好地教育學生。
[1]楊志龍.提高數學閱讀能力該讀那些書[N].中國教育報,2006.
[2]鐘雄.切實提高學生數學素養[J].湖南:湖南教育報刊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