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寶應縣安宜實驗學校 陳強梅
談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
江蘇省寶應縣安宜實驗學校 陳強梅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給初中數學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組織創新課堂活動,打造創新化的初中數學課堂,對于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尊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產生的全新教育理念,靈活應用創新思想,改革初中數學教學結構,有助于初中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強迫學生學習是傳統教學模式給學生帶去的感受,沒有興趣的支持,學生被教師與家長逼迫學習,自然不會產生創新的想法。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形成以及創新興趣的激發,促進學生在創新過程中享受數學學習。
第一,利用學生的學習心理,激發創新興趣。在初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對于未知的知識都有渴求心理,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解決力所能及的數學問題。借助學生的心理特點去培養創新興趣,能夠讓課堂環境變得更加科學。比如在學習《有理數》知識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正數與負數的相關知識。在引出正數與負數的概念時,教師可以結合問題引導學生感受正數與負數的意義:“怎樣能夠表示一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這一問題具有針對性,能夠刺激學生思考。教師可以利用正數與負數的最初來源給學生營造創新的課堂氛圍,借助歐洲商人在貨物上畫加號表示貨物超過規定重量,畫減號表示貨物少于規定重量的例子,讓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最初應用加號與減號的歷史。除了生活之外,在數學中最先應用正負數的是數學家魏德曼,這兩個符號具有簡潔性,便得到了普及。利用這樣的方式組織課堂活動,能夠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正數與負數的概念,也能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依賴于實踐去學習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努力創新。
第二,滿足學生好奇心,培養創新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從好奇心轉化而來的,興趣能夠讓苦學變成樂學,讓學生脫離死板學習的苦海。教師可以利用新舊知識的聯系,讓學生發現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認知沖突,促進學生產生好奇心,并將接下來的學習過程轉變成為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實踐過程,促進初中學生數學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如在講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時,教師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舊知識與新知識進行對比,讓學生發現等式與不等式之間的差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借助“不等式怎么解”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將好奇心延續下去,轉變為課堂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為基礎創新,探究出不等式的解法。
在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他們是知識的主動探究者,而教師則是引路人。在課堂中保護學生的創新成果,才能讓創新成為初中數學課堂的重要組成要素。
第一,教師要分清有意錯誤與創新成果。與教師相比,學生是不盡成熟的求知者,在探究新知識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作為教師,要寬容對待學生探究新知過程中產生的錯誤,允許學生犯錯,才能讓創新成果不斷呈現。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要急于評價,過早給學生結論,一定要與學生互動,找到錯誤出現的原因,讓學生主動發現并積極改正錯誤。從教學態度上來講,這是一種創新的教學行為。教師用發展性的眼光看待學生,保護學生思維運動的積極性,才能讓學生成為創新的主人。如在講解《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這一課時,普查與抽查是教學重點。在課堂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了解青少年對《新聞聯播》的收視率”、“了解你們班同學的身高情況”、“審查自己某篇作文的錯別字”等案例,讓學生選擇最佳統計方式。在分析“審查自己某篇作文的錯別字”這一案例時,有的學生說用抽查法。發現學生的錯誤,教師要先聽一聽學生的理由,學生說“一段一段地抽查,能夠讓檢查更輕松”,原因說明,教師就可以得到反饋信息,學生誤解了抽查與普查的具體內涵,影響了選擇結果。創新對待學生錯誤的方式,同時創新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第二,教師要多給予學生鼓勵。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有限,大多數學生將教師的評價視為“圣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落實創新教育,教師要創新課堂評價工作,利用激勵式的評價讓學生認可自己在課堂中的主人翁地位。如在學習《冪的運算》時,一些能力較弱的學生會出現計算錯誤,教師不要因為錯誤低級而批評學生,而要從學生的能力入手,利用“加油,再做一次一定能做對”的語言去激勵學生,促進初中數學教學過程向創新方向改變。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促進初中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推進教學創新的表現。讓學生將好習慣作為自己的學習伴侶,促進學生在課堂中學會觀察與記憶,能夠思考與參與,積極掌握數學學習方法與數學思想,才能在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傳遞。在數學課本中,無處不滲透著數學思想方法,但是,沒有教師的引導與剖析,學生很難將數學思想方法納入到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體系中。如在學習《反比例函數》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從反比例函數的圖象上讀取函數的具體性質,促進學生成為數學現象的觀察者與數學規律的總結者。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關注小習慣的培養。比如,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正確的方法記筆記。記筆記,是課堂學習的重要環節,將思維導圖與樹狀圖等方法應用到記筆記中,能夠提高學生記筆記的效率,也能夠讓筆記幫助學生梳理個人數學思路。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創新數學教學,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形成的實踐。
綜上所述,在轟轟烈烈的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本著創新的原則,開發出一條全新的教育道路。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激發學生的數學創新興趣,利用教師引導作用的發揮,保護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讓創新教育與數學教育結合在一起,推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