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天成實驗中學 蔣志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對高中數學新課導入藝術的思考
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天成實驗中學 蔣志剛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好的課堂導入能夠強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愉快地進入新課學習,為上好一堂課奠定良好的基礎。筆者就新課導入這一環節,結合自己多年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經驗,采用了不同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并對課堂導入的理論依據與導入技能所要遵循的原則做出了一些實際有效的探討。
高中數學;新課導入;技巧;課堂教學
數學教學中無論采用什么教學模式,教師都要首先引入教學內容。因此,成功的導入不僅能“未成曲調先有情”,磁石般地吸引住學生,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課程的延續思維,使學生很快進入新課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反之,一段失敗的課堂教學導入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學習不主動,結果概念不清,主次不明,重點、難點不分。由此可見,研究和討論課堂教學導入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導”就是引導,“入”就是進入學習。導入技能就是指教師以教學內容為目標,在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用巧妙的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求知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引導學生積極地進入到課堂學習上來的教學活動方式。
導入技能的理論依據是啟發式教學思想。中外許多偉大的教育學家都十分強調“啟發”教育,從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到杜威的“思維五步教學法”以及馬赫穆托夫的“問題教學法”等,均蘊含著啟發式教學思想。
1.做好學情分析,增強導入的有效性
新課導入前要充分了解學情,包括學生知道什么,怎么知道的,以什么方式儲存。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切入點,用適當的方式激活,與現實的知識對接自然,思維生長自然,認知構建自然,這樣的導入才是有效的、才是適合學生的。同時在引入時切忌求異求新,導入的目的是盤活知識,激活思維,營造學生渴望生成新知的認知環境,過分追求新異,也會沖淡主題。
2.導入要具有啟發趣味性
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富有啟發趣味性的導入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能創造愉快的學習情景,促使學生自主進入探求知識的境界,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蘇聯著名教育學家巴班斯基認為:“一堂課之所以必須有趣味性,并非為了引起笑聲或耗費精力,趣味性應該使課堂上掌握所學材料的認識活動積極化。”孔子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3.導入要易操作,具有簡潔性
導入要精心設計,要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力爭用最精練的語言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接受或掌握,并在課堂教學中行之有效。同時要注意課堂導入只是盛宴前的“小餐”,而不是一堂課的“正傳”,所以時間應該緊湊得當,一般控制在2~5分鐘之內,如超過則可能喧賓奪主。可操作性是聯系師生與導入內容的橋梁,是課堂導入設計的重點部分。
1.“老樹開新花”——以舊導新式
原有知識導入主要是利用新舊知識間的邏輯聯系,即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是舊知識的發展與延伸,從而找出新舊知識聯結的交點,由舊知識的復習遷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上來導入新課。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
例如:等比數列的概念及計算公式可以類比等差數列導入;由角度制的復習導入弧度制的學習;學習雙曲線的定義及標準方程時,先復習橢圓的定義及其標準方程,然后將橢圓定義中的平面上到兩個定點的距離之和的“和”改為“差”,問學生動點的軌跡是怎樣的曲線,然后導入新課等。
2.“創設生活情境”——事例導入式
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這種導入類型也是導入新課的常用方法。
例如必修一《對數與對數的運算》的導入:
鈴聲剛落,一位教師面帶微笑這樣導入新課:請同學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國政府在1980年提出要使我國工農業生產總值到二十世紀末翻兩番,因此平均每年的增長率為3.25%。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增長率是怎樣算出來的嗎?你們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本節課我就來和大家共同討論這個問題。
通過這樣的實例導入很容易牽動學生思維,在他們不會解又急于解決的心理之間制造一種懸念,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3.通過“故事、游戲”等——趣味導入式
趣味導入就是把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趣味知識,即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典故、故事、游戲、謎語等傳授給學生來導入新課。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認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趣味導入可以避免平鋪直敘之弊,可以創設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有利于學生從無意注意迅速過渡到有意注意。
例如:解任意三角形的導入:
一位教師如此開場白:“我的‘法力’無邊,能不過河而測河寬,不爬山而知山高,不接近敵陣地而知曉敵我之間的距離。”學生被這些話深深地吸引,教師接著說:“我的‘法’是數學方法,我的‘寶’是正弦定理。”同學大笑。這樣順勢導入新課,妙趣橫生,激起學生興趣,使學生樂于接受新知識。
“教無定法,教無定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導入多種多樣,哪怕是同一教學內容,也往往可以設計出多種導入方式。現實教學中除了本文提到的幾種常見的導入方式外,還有其他的導入類型或是幾種類型的綜合導入方式。一堂課要有精彩的導入,更要有豐富的內容,否則就只能是“頭重腳輕根底浮,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墻上蘆葦。新課的導入只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小環節,不能忽略課堂教學整體藝術,不能一葉障目,更不能越俎代庖。
[1]龐華.試談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導入技能[J].中學數學教學,1997(5).
[2]水菊芳.數學文化滲透課堂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2(5).
[3]羅小偉.中學數學教學論[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