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鳳
在一場閱兵式上,檢閱官是一位向來以嚴厲著稱的上校。上校的眼睛就猶如是鷹眼一般的銳利,在掃視著隊列,突然間他好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就直直的走到一個士兵面前,在士兵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嚴厲的命令說:“把口袋上的扣子扣好!”這士兵非常的慌張,結結巴巴地問說:“是現(xiàn)在嗎?長官?”這上校說:“當然,馬上!”于是,士兵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把上校襯衫口袋的扣子給扣上了。
故事中的上校一眼就看出年輕士兵沒有把扣子扣好,但是卻絲毫沒有留意到自己的制服也有同樣的問題。由此筆者不禁想到了我們的學校管理,在很多時候我們的學校管理者也都犯了和故事中的上校一樣的錯誤:總是對教職工身上存在的缺失和不足看的很清楚,而對自己身上的一些的缺點卻總是“視而不見”:總是要求教師要敬業(yè)履職、要多深入學生及時了解、掌握學情,而自己卻是常常看不見人影,更不用說深入課堂了……試想如此“責人嚴、待己寬”的管理,又怎會令人信服?
學校管理者難道不應從以上的故事中警醒嗎?
首先,在平時的工作中,學校管理者必須要學會“自我檢視”,并在“檢視”中及時進行自我修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也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著缺點和不足。同樣在學校管理者身上也都不可例外地會存在一些這樣或是那樣的缺點和不足。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學校管理者要想讓自己的管理措施為學校教職工所認可和接受,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及時進行“自我檢視”:要把視線落在自己的身上,檢查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做好!而不是一味地對教職工橫挑鼻子豎挑眼。要先知己,后知彼,只有入此我們對教職工的管理方能真正做到入耳、入腦、入心。
其次,在平時的工作中,管理者當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它的示范性。教職工“聽其言,觀其行,而后仿效”。也就是說在平時的工作中,管理者對教師的“身范”要比“言管”更為重要。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學校管理者要想讓自己的管理工作取得理想效果,就必須要先行一步給教師做出表率,凡是要求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要做到。只有如此教職工才會與你同甘共苦,對你所布置的工作教師才會認真對待,并盡最大努力去完成。反之,如果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管理者只會指手畫腳地去要求教師該怎樣做,而不注意約束自己的一些言行,那么其管理收效自是難盡人意。久而久之,還會產(chǎn)生更大的負面影響,讓教師形成“兩面”思想,班級管理亦是令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