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建廣
巨鹿縣育蕾小學位于縣城邊緣的城鄉結合部,在校學生多為留守兒童,由于隔代撫養的溺愛,影視、網絡、手機等因素的多重影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呈現出缺少集體意識、以自我為中心等諸多問題。面對學生的諸多問題,在班主任隊伍中“不知怎樣管、不敢管、不愿管”等現象顯露出來。為在新形勢下開創德育新局面,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良好品行、健康成長的魅力,讓老師有得心應手的德育抓手,學校模擬銀行儲蓄流程,以“儲蓄道德提升價值利息”的活動方式,引導學生“日行一善、周養一品、月成一習”。
所謂道德銀行,就是學校為每位在校學生建立一個虛擬的道德庫,賦予基本道德分為100分,根據學生在校期間的行為表現進行加、減記分。其具體實施辦法為:
1.創建組織體系。學校成立道德銀行項目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親自抓,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支持;主管德育工作副校長任副組長具體管;德育處主任具體負責道德銀行的運行與管理。學校設道德銀行總行,行長由德育處主任擔任;班級設儲蓄所,班主任為儲蓄所所長,其他任課教師任副所長;班級小組組長為儲蓄員,學生設個人獨立賬戶。
2.細化評價內容。學校先后制定了《學生道德品行儲蓄章程》《學生道德品行儲蓄實施細則》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貫穿到課堂學習、自我管理、興趣專長、活動實踐、勞動衛生、行為養成、文明禮節、節約消費等方面,每個方面又細化為若干項評價內容,并設定相應的分值。學校管理人員、班主任、任課教師等結合學生的表現予以記分,好的做法會加分,不當的做法將扣分。
3.指導規范運行。學校實行“周登記、月統計、期末表彰”的運行模式。儲蓄員按照總行制定的規則,在班主任的指導監督下,根據本組“儲戶”的道德表現進行存取登記,月末以班級為單位向總行統計上報學生道德積分變動情況,學期末學校分年級、分班級對學生道德品行儲蓄情況進行匯總、排隊,作為對學生考評、獎勵的重要依據。
為了使學生評價能夠真正發揮其導向、診斷、調節、激勵及改進的功能,針對過去學生管理工作的種種問題,我們在道德銀行里對評價標準主要作了以下改進:
1.強化激勵保障。首先,各班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創建了道德品行超市,具體包括書包、文具、圖書等物品,學生可以憑自己的道德積分兌換這些物品。同時,學校每學年都將開展“美德少年”“道德模范”等評選活動,表彰獎勵道德積分較高的學生。對于道德積分低于警戒線的學生,班主任會安排“美德少年”“道德模范”對其開展“一對一”的精準幫扶,幫助其改正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習慣。
2.把握關鍵環節。為保障道德銀行規范、有序地運行,學校重點關注三個環節。一是抓入學啟蒙。九月開學時,學校將給每名學生發放一本道德品行儲蓄存折,組織學哥學姐給他們講解道德品行儲蓄的規則要求和參加品行儲蓄的感受,帶領他們參觀學校道德品行超市,激發新同學儲蓄良好品行的興趣和熱情。二是抓操作培訓。學校定期對道德銀行行長、儲蓄所長、副所長、儲蓄員等進行業務培訓,要求他們熟練儲蓄細則和操作規程,統一評價標準。三是抓多方聯動。學生校外表現由班主任依據家長或社會出具的相關證明給予評價,建立涵蓋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聯動的評價機制。
3.抓好拓展延伸。學校積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小學生守則與行為規范》等融入學生道德銀行評價體系,同時引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把課堂活動、作業評價等“班級自選項目”納入道德銀行體系,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為機制長效運行注入活力。
“學生道德銀行”建設本質上是對當今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現狀的回應,是對良好首先品德行為的激勵;是借助“銀行”這一外在手段來推進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載體,它的運行過程就是道德素質提升的過程。它具有創新性、實踐性和激勵性。
1.學生道德銀行是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學生道德銀行”關注的是學生的“細節小事”,著力規范的是學生的日常道德品行,更貼近學生實際和認知水平。“學生道德銀行”作為一種新的德育評價機制,它升華了過去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少先隊員的評選辦法,評價重心由終結評價轉為過程評價,將評選過程融入、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操作性更強,實效性更高。
2.學生道德銀行是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新載體。道德銀行儲蓄的內容十分寬泛,可以從單純的品行范疇拓展到課堂教學、課后作業、假期生活、社會活動、家庭行為等多個方面,從而實現對青少年素質教育的經常性、全面性,是學校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新載體、好辦法。
3.學生道德銀行是中小學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新樣本。基于社會主義核心觀教育的學生道德銀行為學校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一個成功樣本。這種新穎、趣味性的德育教育形式,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可以使其愉快地、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情操,投入小、易操作、效果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的成功樣本,在廣大中小學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先進文化的核心,是貫穿于教育發展的一條紅線,是確保社會主義事業薪火相傳、繁榮發展的迫切需要。中國經過幾千年來的社會洗禮,人們的思想意識、人生價值取向,道德觀念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差異。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分重要。學校要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從少年兒童的思想意識成長抓起,抓小、抓細、抓出成效。
1.必須強化思想認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思想上信守認同,才能情感上共鳴、行動上踐行,核心價值觀教育尤為如此。“道德品行銀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認識到,核心價值觀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能從身邊小事做起的善的、美的、好的言行規范。正因為如此,道德銀行一經實施,就迅速得到學生的認知認同,并自覺內化為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
2.必須搞好載體設計。引導青少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是尊重規律,創建符合實際、科學有效、寓教于行的活動載體。寓教于樂、寓教于趣、寓教于行的活動載體設計,極大地調動同學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主動性,并出現了你追我趕、主動踐行的良好局面。實踐證明,學生道德銀行是引導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功樣本,值得推廣。
3.必須建立長效機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百年樹人”的系統工程、長遠工程,必須建章立制、常抓不懈。學生道德銀行在開展道德品行儲蓄過程中,圍繞目標培養、活動設計、管理運行、激勵保障等建立一套完善的程序規范,不僅引領學生日積一行、周養一品、月成一習,還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建章立制、常抓不懈,既是核心價值觀教育制勝的“法寶”,也是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在要求。當前,也迫切需要一批像“學生道德銀行”這樣的長效機制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活動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