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麻雙中心小學 王槐河
論基于問題解決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麻雙中心小學 王槐河
作為一門具有很強應用性的學科,數學更注重的往往都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前數學教材在問題解決方面涉及的內容極少,而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基礎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性也逐漸突顯出來,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培養、發展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對數學問題背后的解題思想、方法和模式做出進一步的探究。
現階段,作為我國數學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新趨勢,在問題解決基礎上實施的各項教學策略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接受與認同,并逐漸成為數學教育中的一種主導模式。數形結合是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最基礎、常用的一種教學策略,主要是對數、形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有機整合,并通過對數、形的靈活轉化來獲得問題解決方法,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形成發展的初期,教師運用數形結合策略開展相關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將原本較為抽象的數量關系轉化得更加簡單、形象,進而準確把握學生本質,而且能夠讓學生對抽象的數量關系有更好的理解,這樣不僅可以獲得解題技巧,拓展學生解題思路,也能夠進一步培養、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力。因此,在日常數學教學中,在遇到一些解決起來較為困難的問題時,就可以恰當采用數形結合的教學策略來開展相關教學活動。
比如,小明收集了一些獨特的卡片,他拿出了總卡片的一半還多一張送給了小蘭,小明自己還剩下22張卡片。問,小明原本有多少張卡片?這個問題若采用一般方法解決起來就比較困難,若采用列表計算,學生又常常會感到很茫然,而若實施角色扮演,雖然學生參與度很高,但是解決起來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面對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數形結合則是相對簡單易行的解決方法,教師可以將文字上的數量關系通過線段圖的方式清晰地呈現給學生,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學生解題難度,也能夠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是不可分割的,而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準確、靈活地應用到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中。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講,其學習特點存在較大差異,而基于問題解決開展的相關教學活動,則能夠準確把握其教學規律,進一步提升教學有效性。比如:在講解“用分數解決問題”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數學思維來妥善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如“我們班級一共有40名學生,其中男生有15名,女生有25名,結合這些已知條件,同學們可以提出哪些問題?”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學生在思考討論后也會提出許多問題,這時教師再將要講解的內容引出,將原本的重難點問題巧妙地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中,轉變成學生較為熟悉的問題,這樣學生不僅解答起來較為容易,課堂教學效率也會大幅度提升。
數學建模教學策略不僅是解決問題經常用到的一種方式,也是挖掘數學問題奧妙的重要手段。在具體運用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檢驗等層面去對某類問題的特征做出全面探究,從不同角度對相關數量關系進行歸納,并在解題過程中,逐漸總結出某類問題的結構化解題策略,進一步培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數學建模過程其實就是數學化過程,有助于進一步發掘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比如:本班一共有42名學生,集體去春游,現在有10輛自駕觀光車,大車能容納5人,小車容納3人,問分別需要多少輛大車與小車?對于這類問題,學生在解決完后,教師可以再為其設計一組形式不同,但其實問題相同的題目讓學生解決,幫助學生建立同類問題的模型,進而在不斷加深對問題的認識、理解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較大的邏輯性,這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將會遇到很大的困難,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師教學中可以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以此來不斷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思維形式,逆向思維能夠反其道而行之,該思考方式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有著重要意義。基于問題解決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靈活采用逆向思維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從結果一步步進行合理推導,反過來思考,從而降低問題解決難度。比如解決這樣類型的問題:“一位教師去銀行取款,第一次取了總存款數的一半還多6元,第二次取了剩下的一半還多8元,這時該教師的銀行卡中還剩下120元,問這些教師原本有多少存款?”對于這樣的問題,學生若順著題目思考,往往難以快速地得出準確答案,對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采用逆向思維,運用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反過來進行一步步的分析,這樣就能夠使問題迎刃而解了。
實踐動手是在相關操作中發現規律以及解決問題方法的重要途徑。比如:在講解“空間與圖形”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讓學生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引導其對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征做出進一步探究,進而在實踐操作中獲得相關結論。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實際操作前,教師不應給予過多啟示,應讓學生掌握學習、探究的主動權,讓學生自主分析、探究操作和解決的方法,全面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思維,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做的就是組織與指導。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在問題解決基礎上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培養、發展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將問題解決教學策略科學、靈活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再進一步增強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以問題、數學意識的基礎上,更好地培養、鍛煉小學生的數學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全面發覺其學習潛能,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