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長江小學校 陳 慶
關于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探索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長江小學校 陳 慶
解決問題是新課改提出后的重要教學課程,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解決問題主要是幫助學生不斷運用數學的思維進行觀察,提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問題,以此提高數學應用的能力。同時這種數學課程與傳統的教學形式不同,為教學設計帶來了較高的挑戰。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課本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前,可以對教學內容配以圖片加文字的形式在教材中不斷呈現,可以在課堂提問之前詢問學生有沒有與爸爸媽媽一起去商場購物的經驗,然后提問:小明的爸爸媽媽去商場購物時遇到了一些狀況,一起來看看商店中有多少物品?圖中有幾類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最后提出問題:如果小明的爸爸有300元,現在需要買一件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需要花多少錢?最后還剩下多少錢?
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很多數學教師覺得數學難教、學生難學,主要原因是以下兩方面:
1.圖文呈現問題使信息捕捉困難
像上文一樣的數學問題,主要是以情境圖的形式呈現的,學生并不能快速準確地捕捉到圖文中蘊含的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三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開始擁有加減乘除等計算知識,但是對于一些數學問題和數學信息問題的呈現方式并不十分了解。對于很多學生來說,主要通過對情境圖的觀察和對圖片的內容進行解讀,提煉出有利的信息形成問題,并利用圖片信息解決數學問題。這個過程是耗時間的,對提取相關信息解決問題有很大的困難。
2.多步計算增加了解決問題的難度
兩步或者多步計算解決問題,就說明數據的信息量不斷增加,學生思考問題的難度也逐漸加大。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比較煩瑣,不但需要靠直覺判斷,還要運用邏輯思維能力不斷分析問題。剛剛接觸深層次數學問題的小學生,對數學信息的掌握力度還不夠,數學學習變得不知所措無從下手,教師也沒有適合的方法對學生的數學習慣進行糾正,數學教師不能對以往的教學習慣進行應用分析。這種目標教學突破了以往的數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要求教師不斷突破自己,利用新的教學方法代替呆板傳統的公式。
針對數學問題,教師必須多角度、多方面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夠幫助學生不斷分析數學問題,能有效梳理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并通過清晰的板書將數學問題簡化,這也會極大促進教學進程和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對其加以利用。
對于數學的學習,應該妥善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以此找到解決問題的信息。通過對信息間的聯系進行對比,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模型,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1.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提取有關信息
新課標下的數學學習中的解決問題,信息提取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通過情境圖還有文字敘述的形式不斷呈現。只要呈現方式不斷變化,就會增加數學學習和生活間的聯系,學生就能從數學的學習中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大部分情境圖而言,很多內容都是蘊涵在情境圖之中的,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解讀圖文,讀懂問題情境,明確數學問題,能按照事情發展的時間先后、發展的線索,將數學事件和數學問題交代清楚,將問題情境逐漸向數學問題方向轉化。
2.整理數據信息,以適當的方式呈現信息
小學生對數學問題中的信息提取感覺比較吃力,如果教師不能對其加以正確的引導,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學生由于害怕數學題而逃避的性格,學生也學不會解決問題,不能對非結構化的信息內容進行羅列和取舍。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培養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引導學生對信息還有列表信息進行整理,通過對復雜的數學圖表和組合等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篩選出有用的信息轉化為具體的數學信息,分析其中的數量關系,不斷探索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3.對干擾無用的信息進行處理
數學教師在引導小學生學習時,要幫助學生養成抗干擾的能力。一道數學題里面除了解決問題所需要用到的信息,可能還會有一些多余信息。在平常的數學課程講解中,教師要多說明多余信息,幫助學生認識到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的,數學的學習是通過有用的信息加以解決的,對于無用的信息要大膽剔除。
學習數學最重要的就是思維能力的發散,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削弱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就會導致學生不能進行有條理的分析和表述,必然也會影響學習數學的能力表達。因此教師在分析數學問題的數量關系時,要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念。對待這類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引入前設置與課程相似的計算內容,幫助學生形成解題思路,最后根據解題思路和分析問題的思路,讓學生參照和對比自己的不足,以此提高思考能力。
對于數學教學,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使課堂氛圍更加生動有趣,吸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必須認真甄別所有的課程教學,不是所有的教學課程都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些問題一旦利用多媒體教學反而思維太跳躍,學生不能把握教學重點。因此,教師對于課本內容應該合格利用板書方式進行教學,利用板書形式表現數學的多步計算的步驟,對數學信息的解題思路加以講解,直觀地表達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過程,最后再通過板書的形式對數學問題進行梳理,能對數學問題加以引導,保證能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
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主要是將實際和現實轉化,培養人們能從實際的問題中獲取有意義的數學信息,通過對數量關系的分析,再利用數學方法的不斷求解和轉化,培養學生數學求解的能力,將數學理論應用于實際,促進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師要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數學信息的能力,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嚴格板書幫助學生提取有用信息。只有遵循學與教的互動,才能促進數學問題的教學,保證數學教學在新課標下更加順利、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