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金色小學校 孫 崗
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傾聽能力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金色小學校 孫 崗
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引導學生傾聽是非常關鍵的。傾聽能夠使得學生保證將注意力全部投入于課堂學習中,從而進一步開發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本文針對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上引導教學學生的傾聽展開調查分析,闡述如何引導學生傾聽的具體策略措施,旨在提升學生的內在學習力,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傾聽能力
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尚淺,一節課堂的教學時間中保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相對來講是極為有限的,因此在課堂上真正能夠接觸學習知識的時間也是隨之變化的,課堂上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從而走神的現象時有發生,久而久之就會阻礙課堂教學的開展,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教學質量也受到一定影響。教師若想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有一定的改觀,就應當重視使學生養成傾聽的好習慣,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為學生的學科學習提供內在驅動力,保障學生的學科學習積極性。只有學生對教師所講述的教學內容產生一定的興趣,才能夠發自內心地投入于知識內容學習過程中,進而配合教師的教學進展接受并理解相關教學知識。因此,激發學生的傾聽興趣是該教學方式的第一步,應當引導學生從自身的主觀意愿出發,主動地想要去傾聽,從而逐漸形成一種潛在意識。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經常要維護秩序,這樣雖然能夠保持一種全部學生都在聽講的表面現象,但是很多學生的注意力依舊沒有集中到課堂知識的學習之上,依然是很多學生神游課堂之外。針對這一常見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應當一味地進行紀律的維持強調,而是要讓學生發自內心地養成傾聽的習慣,真正將心思用在課堂知識的教學之上,專注傾聽教師的教學講解。這就需要教師的講授教學方式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能夠產生共鳴,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科知識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自然地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好奇求知欲望較強,逐漸使得傾聽成為潛意識行為,更為主動地學習相關數學知識。
比如,在教學“可能性”的時候,教師可以拋擲硬幣,用手接住,然后詢問學生:“猜一下是正面還是反面?如果同時扔兩枚的話又會怎么樣?”學生對這樣貼近生活的問題較為感興趣,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運用這種方式能夠很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并能夠踴躍發表自己的知識看法。因此,教師應當根據相關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
課堂時間是極為有限的,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時間倘若很短,這樣對于教師的教學開展無疑是一大挑戰,課堂教學質量也會不容樂觀。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帶動學生學習,使學生盡可能養成傾聽習慣,從而延伸其注意力集中時間。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考慮,通過學生較為熟悉的方式進行創設,使得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從而降低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畏懼感,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從而養成傾聽的好習慣。
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圓”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常見的生活事物進行氛圍營造,促使學生從生活中的圓形事物得到一定的啟示。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化氛圍,使得學生對于圓的概念更為深刻,并且能夠學以致用于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氛圍下開展的相關教學使學生更有動力,從而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探究學習中,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解,培養并強化學生自身傾聽的習慣。
數學這一門學科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一些概念通過說教式教學方法很難理解和掌握。教師應當運用一些生活實際現象來幫助學生化抽象為形象,進一步引導學生來學習數學。小學生對于一些數學抽象概念以及公式學習可能沒有什么興趣,主要是對該部分知識的學習感覺到有困難從而選擇了退縮,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需要進一步給予指導和幫助,將這些學生自身不能夠完全理解的知識概念轉化成為學生較為熟悉易懂的形象和具體的知識形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投入學習。同時教師還應當不斷強化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素養,組織好教學開展進程,圍繞中心教學內容展開教學,使得學生能夠準確把握知識重難點,促進學生傾聽習慣的養成。
例如,學生在學習“圖形的變換”時,教師可以運用展現七巧板的方式,使學生更為形象地了解該部分的內容。通過動手操作來進行該部分知識的學習。首先,我會讓學生嘗試思考在原有圖形的基礎上應該如何得到一個新的圖形,之后我會讓學生嘗試實際操作這些步驟,比如我會讓學生嘗試拼湊三角形、正方形,并且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這樣,學生的多感官運用的學習方式能夠使學生對于該部分教學內容有著更深的理解。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對于學生的后期學習以及個人發展都有著深遠意義,對于當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來講具有著一定現實發展意義。在小學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指導意義,營造構建良好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知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良好傾聽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王彥玲,高素風.培養低年級學生傾聽能力點滴[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9).
[2]王美娟.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