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王遠
《液壓傳動》這門課程是機械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此課程不僅專業性強而且涉及領域多、概念原理抽象、學生較難理解掌握。本文針對目前高職院校《液壓傳動》的教學現狀,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以及實驗教學等方面出發進行了改革,旨在提高教學質量。
《液壓傳動》;專業性;改革
《液壓傳動》液壓傳動課程教學改革
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王遠
液壓傳動系統在工業生產以及工業控制領域應用的越來越廣泛,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機械專業的學生在從事裝配、安裝、調試等工種時,都離不開液壓專業基礎知識。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內充分地發掘學生的潛力,使學生深入地掌握此門課程,做到能夠學以致用,是此門課程亟待解決的問題[1]。
我院屬高職院校,主要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多數學生走向生產一線工作崗位,在工作過程中最常遇到的是關于液壓系統安裝、調試等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們要著重講解相關方面的知識,做到“以就業為向導,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中心”。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實現邊教、邊學、邊做的教學方式,理中有實,實中有理。
書本知識存在一定的時間局限性,學生學習該課程之后并不知道這節課程乃至這門課程有何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可引用生活中的實例作為課程導入,讓學生通過實例自己發掘該門課程更多的可能性,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液壓傳動》這門課程較抽象,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的出現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缺陷,借助Flash、PPT等軟件進行液壓閥的工作原理、液壓回路的工作過程的演示,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生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對于比較復雜的液壓元件的講解,教師可通過使用教具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演示,使學生有更直觀的理解。例如在講解齒輪泵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對液壓元件進行拆裝,使學生了解其結構及工作原理。同時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學對元件進行拆裝,以便于更好地掌握課程內容。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液壓傳動》這門課程的有些章節可以采用以學生講解為主,教師指正補充為輔的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學生不能及時給予老師反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課堂上加強互動環節就變得尤為重要。同時,應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學習了液壓閥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基本的液壓回路,在日常生活中,這些閥及回路將如何使用,能否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設計,提供平臺加以驗證,開闊學生思維,提高自主設計能力。
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為了綜合反映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掌握情況,相比傳統考核方式,提高實踐課程占比,采用理論考試+實踐操作的模式,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加自主設計內容。
從以往的教學經驗分析得出:雖然高職院校一直致力于培養專業型技能人才,但是大部分學生依然缺乏動手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增加實驗課程的時間以增加學生的動手時間,以達到熟練的目的,與此同時豐富實驗課程內容,從傳統的練習基本回路連接出發增加一些綜合型、設計型的實驗項目。
機械專業學生剛開始接觸專業課程前往往對此行業沒有宏觀認識,學校應創造機會帶領學校師生多加參觀相關企業,使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更易理解。同時也要突出金工實習的重要性,使學生在機械加工方面有總體認識,方便教師教學工作。
提升校企合作,實行師徒制度有利于鞏固、加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企業實習結束之后學校組織考核,學生匯報實習內容和心得以鞏固學生學習效果,同時也能實現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通過幾年教學成果反饋,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好地完成課程教學目標。今后的教學工作任務,有待于進一步驗證與提高[4]。
[1]陳樹海.《液壓傳動》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液壓與氣動,2008,(05):57~58+60.
[2]劉智強,王笑,杜巧連.《液壓傳動》教學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1(10):187~188.
[3]韓躍進.液壓傳動技術在機械驅動中的應用研究[J].硅谷,2012(07):96~97.
[4]譚麗霞,李桂范.液壓傳動技術在公路工程機械中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7(05):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