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橫寨鄉中心小學 陳艷萍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其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時期,此時期想要將抽象的內容轉化為學生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東西,則需要從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方面著手,這樣才能夠使學生保持積極、樂學的情緒,自然學習的積極性、效率會得到顯著的提升。以下是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的具體分析。
教學是由教與學兩者組成的,因而老師的教處于輔導地位,必須要堅持以“學”對象的特點來進行。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認知、心理都處于不成熟的狀態,需要依靠感性認知及自身的感知覺來直觀地感受與接收外界信息,以便于為將來的抽象思維做準備,因而學生的學習中必然會存在盲目性,老師必須要積極做好課前準備,從學生所熟知的生活著手,更好地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感知數學知識。
因此,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注重教具的使用,盡最大努力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實踐操作學習中,這樣便能避免再出現忽視學生自身感受的情況,獲得更為全面的知識,從而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感性認識,調動多種感官,獲得充分的感知。同時,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多給學生創設親自動手實踐演示的機會,則能在實踐操作中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善于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知識背景參與到自主探究活動中,提高自身的獲取知識能力,有益于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此外,這樣的教學還能夠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達到情感與認知相統一的教學目的。
小學生的年齡小,好奇心較重,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因而實際教學中,老師在制定好科學的教學目標之后,可以巧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來教學,既能擴大課堂容量,又能為學生設計巧妙的問題情境,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及數學運算潛質,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掌握有效的觀察方式,學會透過表象觀察認識到事物的本質。觀察能力是學生認知事物、增長知識、豐富體驗的重要過程,也是提高學生智力的關鍵因素。
比如在學習“梯形的面積”的相關內容時,較多學生對于此種面積計算公式很反感,總是記不牢,更不會靈活應用。因此,老師可以巧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各種梯形,并利用其停格、放大、反復等功能使學生觀察到梯形有可能是由自己學過的圖形組成的,當學生意識到此點之后,老師可以再將梯形進行拆分,使其在形象的觀察中看到本質,明確梯形面積公式的由來,快速掌握并運用其公式。
故事是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歡聽的,故事看似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不相關,但事實證明,故事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從而更好地參與到各環節的學習中。
比如在學習“圓周率”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初始老師可以滲透祖沖之的故事,使學生感知數學家研究數學領域的堅韌,從而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再如在學習《小數的意義》的相關內容時,在課中學生學習疲倦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下關于劉微和朱世杰的故事,不僅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還能夠使學生處于高度集中的學習狀態,非常有益于高效教學目標的實現。
老師的教學素質不僅在于老師的數學專業素養,也在于老師的語言修養,這也是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老師風趣、幽默的語言不僅能確保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從多角度來理解知識,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十分關鍵。因此,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根據所教內容及學生的特點合理運用語言,從而在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同時,使學生感知數學課堂教與學的魅力。
師生、生生互動與合作是現代化教學的必然途徑。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根據所教內容設計合理的數學討論課題,以此來增加師生、生生互動、討論、思考、分析與總結的機會,這樣才能夠在調控好課堂紀律與氛圍的同時,使教與學的質量不斷提升。比如在學習“路程”相關的應用題時,較多學生很難掌握解決此類應用題的方式,因而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思考,在師生、生生的共同努力下突破此難點,發揮此教學平臺的教學功效。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趣味性的因素有很多,老師需要根據實際的教與學情況,合理地將各種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因素滲透其中,相信這樣必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從而快速完成教與學的目標,獲得共同的發展。
[1]蔡秀云,李冬梅.淺析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4).
[2]趙曉琴.關于如何讓小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獲得可持續性發展的思考[J]. 才智,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