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珀玕中心小學 王萍娥
在新課程改革下,三維教學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的實現顯得不盡人意,尤其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個維度的目標實現情況差強人意。這是因為教師的照本宣科難以使學生在知識灌輸中學習到有價值的數學方法,更難以對其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數學作為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生活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式,對此,教師可以在新課改理念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將生活引入數學課堂之中,引導學生在生活內容中學到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并借助教師的生活化教學手段來探析數學學習方法,以此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在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材編寫人員會將一些極具生活性的內容編入教材之中,但是其是在普適性原則下選取的教學內容,不一定適合所有地區的教學實際。對此,教師在以教材內容為依托的基礎上,需要將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引入其中,在生活內容和教材內容相整合的基礎上,豐富學生的學生內容,并借助生活內容使學生清楚地探析到數學與生活的關系。例如我在組織“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倘若直接將速度、時間、路程等概念呈現在學生面前,數學儲備有限的小學生是難以對其有深刻理解的,甚至在抽象的概念下會對該數學學習產生排斥心理,認為數學難學。對此,我會借助生活內容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基礎概念:
師:同學們,你們每天是如何來上學的呢?
生1:走路。
生2:爸爸開車送。
生3:我自己騎自行車。
師:那你們知道自己每天從家到學校這段路的距離,我們在數學中稱為什么嗎?
生:我知道,叫路程。
師:很好,這一段距離叫路程,我的家到學校的路程是1千米,我每天騎自行車要走10分鐘,我們一般將這10分鐘叫作……
生:時間。
師:對,就是時間。把1分鐘所走的路程叫作速度。
如此,在生活內容的作用下,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認知自然會對新知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并在探究中深刻理解基礎內容。
既然我們倡導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生活化教學的一個重要指向就是實施生活化教學手段。我在組織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時候一般會采取生活情境創設的方式,借助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
1.在導入環節創設生活情境
縱觀傳統小學數學導入活動的開展,教師為了節約課堂時間,一般會直接向學生呈現本節課所要講授的內容,直到課上到一半才發現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并不在課堂中,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對此,我在導入環節會直接利用生活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新知探究的積極性。以“認識人民幣”為例,我會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呈現三名學生在商場購物的情境,生動的畫面一播出,學生的注意力立刻被集中,接著學生在畫面中會看到這三名學生:在付款的時候由于不認識人民幣而陷入困境,此時我會趁機詢問學生要不要幫助這三名學生呢?大部分學生都給予了肯定的回答,在情境的作用下,學生自然而然地會主動步入新知的學習之中,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在新知講授中創設生活情境
課堂是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主要場所,大部分教師會經常要求學生緊抓課堂僅有的40分鐘時間,這里的緊抓課堂主要是指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由此,我會在新知講授環節創設生活情境,確保學生集中注意力。以“連加連減”這一內容教學為例,我會為學生創設極具生活性的游戲情境:在上課之初,我會直接告訴學生本節課要玩一個游戲,并將游戲規則呈現在學生面前,獲勝的一方將獲得20顆糖果,在游戲的誘導下,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大增。我將課前準備好的20顆糖果放到講桌上,然后從中取出6個,詢問學生還剩幾個;然后再拿出3個,詢問學生還剩幾個;接著放回去4個,詢問學生現在有幾個……取放糖果正是連加連減的具體展現,學生在生活游戲和好勝心理的驅使下,自然會主動參與到計算活動中來,在游戲參與中鍛煉計算能力。
3.在知識鞏固中創設生活情境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知識鞏固活動開展中,教師一般會借助教材或教參中的習題來引導學生在題海戰術中運用所學,枯燥、機械的解題只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對此,我會在知識鞏固環節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仍以“認識人民幣”這一內容為例,在學生掌握了人民幣之間的進率之后,我會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選取一到三名學生作為導購,其他學生作為顧客來進行生活購物,在結賬的時候實際運用所學進率知識,以此使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展示掌握人民幣的進率問題,并實現數學教學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除了以上創設情境的方式之外,教師還可以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將學生從課堂帶到課外,在第二課堂中組織多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再次理解數學知識,并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我在組織“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的體積”這一內容之后,會將學生帶到學校的花壇,引導學生親手測量花壇的直徑、半徑、高等,然后探析需要多少土才能將花壇填滿。如此,在動手操作中,學生自然而然能運用所學,并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所得,在提高其動手操作和數學運用能力的基礎上,發展其數學反思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借助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生活內容引入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在生活實際中掌握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并在生活實際中運用所學到的知識,以此在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實現學以致用。
[1]溫曉青.小學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2]朱國鋒.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實踐[J].數學教學通訊,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