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金華初級中學 王志偉
初中數學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金華初級中學 王志偉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我們發現學生變得更加積極活躍,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增加,學生的自主發展也有了更大的空間。小組合作學習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均等的參與交流展示的機會,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使教學過程不僅成為認識過程,而且成為交往過程和發展過程。為此,本文從自己的實際教學出發,結合學校開展的小組合作的教學理念,講述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收獲、體會,談一談自己如何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途徑,讓數學課堂變得生動,變得有效。
數學課堂;三人行;合作學習;有效
對于學生而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讓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計算到會計算,從不會應用到會應用;在能力上,逐步提高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情感上,從不喜歡數學到喜歡數學,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而合作學習為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有效性提供了載體。通過小組內學生的交流學習、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展示他們所擁有的才能。
下面,我就將自己如何利用“三人行”合作小組開展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和大家分享,不足之處請給出批評和意見。
我們全體科任老師把全班學生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性別比例、興趣傾向、學習水準、交往技能、守紀情況等合理搭配,分成學習小組,每組3人,坐成一排,形成班級的“三人行”合作學習小組。這樣的分組是初次設定,在實際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整體而言,這樣的分組還是符合各個科任老師要求的,能夠體現“好、中、差”三個級別,在以后的教學開展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老師反映個別小組存在問題。為此,我們又在分組方法的基礎上加上了“三個不”原則:一組中不能有兩個發言積極的學生,不能有兩個個性“獨”的學生,不能有兩個成績好的學生。分組方法和原則相結合,班級的座位布置體現了每6個學生之中,至少有一個數學牛人,這些牛人給班級提供了準確答案依據,而學生之間的感情也在相互之間的討教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由于學校教育背景和家庭教育背景不完全相同,導致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我們教師在從教過程中就會顯得“無所適從”:如果放慢教學進度,降低教學要求,就會出現照顧了基礎較差的學生,卻“怠慢”了那些成績好的學生,反之,如果“丟下”差生,則會使整體的教學質量提升成為空想。我們需要根據學生的要求及實際情況,給學生樹立適當的目標,實施梯次教學。
對于尖子生,我給予的是“幫帶競爭”概念。初中數學對于尖子生而言會相對簡單一些,如果不加以引導,可能會輕視數學,學習馬虎,從而導致不必要的失誤。對此,我制定了“幫帶競爭”,讓他們和自己小組的差生組成“一幫一”互助學習,在平時的學習中,既要自己保持優秀,又要使自己幫助的學生取得進步,每五周進行這兩方面的評價,既表揚自身優秀的同學,更大方面表揚幫助他人取得進步最大的尖子生。通過開展學生互助學習,重點發揮了尖子生的幫、扶、帶的作用,幫助學困生克服學習障礙,提高學習成績。而尖子生在幫扶活動中,學習態度和學習狀態得到了更加扎實的鍛煉,也得到了學生的支持和敬佩。
對于中等生,我采取的是“你追我趕PK榜”。雖然這次活動是在全班開展的,但我覺得對于中等生來說收益是最大的。中等生一般由于自身學習能力或學習方法等問題,一直處在學習進步的瓶頸。為此,我制定了“你追我趕PK榜”,讓學生選定自己本周期(我一般以五周為一周期)超越的對象,通過你爭我趕的PK,使得他們時刻保持警惕感,害怕被別人趕超過去,也努力去趕超別人,這樣他們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上就有了很大改觀,問問題的學生多了,課下討論的多了。但我也允許學生失敗,對于沒達到自己目標的學生,我們老師給予了正確引導,消除學習上的失敗恐懼,教育他們在哪里失敗,就在哪里重新站起來,激發他們的好勝心。
對于后進生,我的態度是約束懶惰,每天進步一點點。后進生數學學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對自己的放棄,懶于思考、懶于動手。只要他們動起來,學習狀態得到改觀,那么進步是顯然的。我們將他們的表現納入學習小組的考核,這樣學習上得到了小組其他成員的督促和幫助;時刻關注取得進步的后進生,在班級進行表揚和經驗的交流,讓學生認識到進步的方法。只要學生進步了,哪怕只是一點點,我們都要給出充分的肯定,這樣在心理上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努力沒有白付出。對于單元測試對后進生的打擊,我通過與他們的平等溝通,分析原因,詢問需要老師怎么幫助他們;課下進行輔導,補上落下的課程,讓他們盡快趕上其他學生。
合作小組要實實在在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因而需要同組人員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小組目標的完成并不一定能實現每個成員的提高,而是在達成集體目標的同時實現個人目標,追求每個小組成員在實現個人努力的基礎上,達到團體進步。因此,激發每個成員的潛力是合作成功的基礎,建立科學的小組合作評價機制,有利于加速個人的提高和組內合作成功。
首先,獎罰是針對小組。獎勵小組,可以增強合作意識,是對所有組員的肯定,還可以激發其他小組成員競爭的積極性,促使小組更加團結。小組受到批評也不會太打擊個別學生,反而可能引起小組成員以及小組長的反思,這樣,批評就會加強小組成員的責任感,使他們為了小組榮譽更加自律。
其次,定期總結,讓學生走上講臺,交流他們合作的經驗和得失。在我班,以五周為一周期,周期結束后,要進行學習總結,把這個總結大會交給學生,由進步較大的小組全部組員上臺,給大家講他們的做法,講他們的交流技巧,分享他們的快樂。我也會請合作意識不強的小組,讓他們分析自己小組合作意識薄弱的原因,有什么問題需要和大家一起討論的,哪個小組的做法你們想引進等等。讓孩子道出自己的喜悅和困惑,讓學生之間平等交流,認識合作對于他們學習的幫助。
最后,采取多元評價。評價時,我們從三個不同角度入手:一是對個人表現進行評價,包括參與的態度和表現的能力等。二是對合作狀況進行評價,包括組內、組際合作情況等。三是對合作效果進行評價,包括過程和結果的質量等。總之,我們盡量作多元的、開放的評價,讓每一位學生感受自己的努力,感受自己的進步,讓班級變得積極向上。
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應給予適當的指導,否則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會達不到預期效果。在小組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巡視,教育學生要懂得尊重別人,虛心地聽同學的發言,尤其要認真地去思考和自己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見,在發表意見時,要做到以理服人。教師還要及時糾正發言不積極的現象,進行課堂調控。對膽小或有自卑心理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多給機會。在交流過程中滲透德育,讓孩子懂禮貌,懂感恩,懂回報。爭取做到合作交流中求得知識的統一,在爭論中求得智能的發展。
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一年多的改革和探索,我欣喜地發現,我班學生在運用語言能力,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與他人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本質的進步,但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如后進生的積極性方面,題目設置的多樣性方面,各科之間溝通問題等,有待于在以后的實踐中加以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在接下來的教學生涯中,我會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在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活動內容,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及時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點,使合作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為學生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趙凱.好班規打造好班級[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2).
[3]周達章.21世紀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中學版)[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4(03).
[4]王坦,高艷.合作教學理念的科學創意初探口[J].教育探索,19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