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大吳鎮程樓小學 李 芳
突出自主學習 彰顯數學魅力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大吳鎮程樓小學 李 芳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與學習中,自主學習尤為重要。數學本身就是一門趣味性與思維性相結合的學科,在數學中,自主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并且完全掌握該知識點。本文主要探討了自主學習在數學學習中的具體優點,并且從課前、課堂和課后三個方面來具體討論自主學習如何彰顯數學魅力。
數學魅力;自主學習;主體性;自主獨立
數學是一門考驗學生思維和實踐的學科,很多小學學生在學習了簡單的算數和乘除法后,在更高年級的圖形和代數中完全無法掌握學習方法,這就是沒有貫徹自主學習的數學學習方針。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互結合以后形成的一種產物,主要是指學生在不收到外界的干擾與指點,通過自主閱讀、查閱資料、觀察實踐等手段來學習某一知識點。而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自主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完成一定量的學習點,讓他們充分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老師應該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
課前的自主學習是最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的學習方式,在老師講解某一知識點之前,如果該學生就進行了課前學習,大致了解該知識點的重點,一方面不僅可以幫助他上課時更深層次的思考,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他對該知識點的學習興趣,完全激發他在數學課堂中的主動權。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第10冊《體積與體積單位》的學習中,學生對于之前學習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等形狀上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不再單單是平面的研究,這樣就更高地要求了學生的全面感知能力。所以在這個知識點學習之前,我就安排了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任務。首先我對他們進行了課前調查,通過這種方式來得知在他們心中體積和體積單位是怎樣的一個新概念,然后讓學生自主去觀察生活中的物品的形狀,例如一個鉛筆盒或者一個水杯,然后讓他們自主寫下對這些物品的認識,從鉛筆盒的一個面,無論是上面下面或者是側面來構成整個物體,讓他們在了解了物體是具有體積的前提下,再來學習物體的體積單位,加深他們對該物體的體積單位的實際認識,在他們已經對物體的體積和體積單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之后,再讓他們開始動手實踐,動手這種課前自主學習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對物體體積興趣的提升,讓他們自己用紙片按照筆盒的形狀來制造出一個長方體,這種方式也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它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
這種課前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完全是解放了學生的大腦,開闊了他們的動手和思維能力,把學生放在了自主學習的主體上來。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完全是老師一味地灌輸,學生沉默地接受,其實據調查研究表明,這種教學方式是最沒有效率的教學方式,如果老師可以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引入自主學習的方式,反而可以得到學生的贊同和實際教學上的成功回饋,在課堂中進行自主學習可以有效地打開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思考方式。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課本中的《三角形的高》一課中,很多學生完全不能掌握如何畫高,如果給的是一個等邊或者等腰三角形,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畫出該三角形的高,但如果給的是一個不規則三角形,他們就束手無策。所以在這堂課的學習中,我就模擬了一個游戲課堂,讓他們自主學習領悟三角形的高如何來畫。先利用課堂的多媒體系統向學生展示出一個故事:小明在量身高,老師故意斜著站并且問學生:“這樣可以量嗎?”小明:“不行,必須要站直才能夠量好身高。”老師:“那是為什么呢?”小明:“因為在量身高的時候,必須和地面垂直才能夠量出一個人的身高。”然后利用多媒體從這個故事轉換到三角形的高,并且向學生解釋如何來畫出一個不規則三角形的高,并讓學生之間相互自主模擬畫高,經過一段時間的模擬以后,再讓學生們自主總結如何畫高,并且讓一些還是不能完全掌握該問題的學生提出問題,再詳細地解答,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地理解和掌握這個問題。讓他們都能夠知道畫不規則三角形的高是需要找出一條底邊,作該邊的垂線就可以得到該三角形的高。這樣一來,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思維找到了答案,可以讓他們長時間地記住該知識,不像一般的填鴨式的學習,往往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后,就很快忘記了該知識點。
在課堂里運用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地解決學生無法長時間記憶知識點的這個問題,同時也可以拓展學生們的思維,打破傳統學習方式的牢籠。
在學生學習了當堂課的知識之后,必要的自主課后復習也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第一,課后的自主學習可以鞏固記憶,沒有人可以在經過一遍的學習之后就可以完全掌握某個知識點,對于理解力較弱的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所以他們更需要課后的自主復習。第二,課后的自主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只有通過不斷的質疑和深化難題,這些知識才能夠為學生們所用。第三,課后的自主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溫故知新,很多知識點在一遍兩遍的學習中根本無法被學生們所理解,反而是在課后的自主復習中,學生們可以發現出新的解題方式,更加簡便和容易掌握。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六年級的《扇形統計圖》的學習中,學生在學習該知識點之前就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因此學生可以按照相同的學習方式來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知識點,不過不相同的是,盡管這個知識點可以“走捷徑”來學習,不過學生在解答類似的問題時,往往都是運用老舊的解題方式。如果有學生能夠自主地在老師講解該知識點以后進行復習,就可以溫故知新,得到新的解題方式,加強學生們對于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和鞏固。由此可見,課后的自主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教育優點也不容忽視。課后的自主復習就如同高三學生花費一年的時間來整理和鞏固整個高中的知識一樣,盡管是知識點的再學習,但是在高中的三年學習中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因此,小學數學老師應該把握課后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時地向學生們布置課后自主復習的任務,讓他們完全習慣這種自主學習的氛圍,在以后的學習中都可以不讓別人提醒或者督促就可以進行自主學習。
總之,學習主體將學習完全納入自己生活中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數學的魅力就是可以讓人無盡地探索和發掘,所以所有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現在開始重視自主學習的重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完成課前、課堂和課后的自主學習方式,通過這種方式體會到數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