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 呂 寧
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之問題設計策略
江蘇省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 呂 寧
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體現于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基本原理掌握之后,能在具體問題解決中找到可行解決思路,合理運用算理算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可采用問題導學、互動合作的形式提升自主學習和運用能力。本文就“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含義,有效問題設計的策略及設計應突出的特性進行探討,以期提高課堂實效,增強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高中數學;問題導學;問題設計;策略分析
“問題導學”是一種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然后帶領學生們開展一系列對問題進行解決的活動,并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讓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對所學知識與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掌握和運用的教學方式?!皢栴}導學”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是提升教學質量與達到教學目標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利用“問題導學”模式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學習和吸收知識,而教師在這個時候就必須為學生創設各種各樣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去解決問題。因此,有效問題的設計成為有效運行這一教學策略的關鍵。
設計問題情境,導入課堂教學,是為接下來的課堂成功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是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問題情境設計的好壞,對課堂教學的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伊始,教師首先要設計好問題情境。如《集合》學習時,教師首先可以運用多媒體將“韋恩圖”以圖文形式展現給學生看,然后向學生發問: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圖嗎?此刻,學生就會齊刷刷地看著這張圖,有的學生可能預習了,知道這是什么,有的同學卻是沒有見過,但無論學生是否見過這張圖,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足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因為更多學生都想知道這是一張什么圖,同時知道的學生也想知道這張圖有什么作用。接下來,教師就可以給學生留下一個伏筆: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知識都在這張圖里面,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張圖有什么奧妙?這樣兩個簡單的問題雖然與數學學習沒有太大關聯,但是此刻學生的興趣已然被激發起來,每個學生都想知道這張圖到底有什么奧妙。因此,在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下,教師再展開教學,那么學生們自然而然都會全神貫注地學習。
“問題導學”模式中提出的問題應該是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起主動參與、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并在問題解決中能夠獲得學習效果。
1.有效設計的問題目標定位精準原則
運用“問題導學”進行教學,所提出的問題要符合教學內容,要有明確的目標,才能夠起到一定的教學效用。如果一個問題的提出沒有明確的指向,就會使學生無所適從,不知道從哪里去思考、去下手,更不知道如何去回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準確、清晰的表達方式明確地提出問題,使學生有一個大概的答題范圍。如學習《抽樣方法》這一章時,如果教師問:抽樣方法的優點是什么?那么這個問題就會讓學生有點不好回答了,因為抽樣方法是眾多方法的總稱,學生不知道該回答哪一個才符合教師提出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明確地提出問題,如:小明、小芳、小紅等五個同學在一起捉迷藏,要選出第一個“鬼”,采用哪一種抽樣方法比較好?那么這個問題就比較具體了,因為在題目中已經告訴了學生線索,通過學生的思考,答案很快就可以得出:抽簽法。原因:抽簽法簡單易行,適用于總體個數不多的抽樣。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既能夠使學生更加理解所學知識,同時也能夠形成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更加明確。
2.問題設計促成自主合作的推進原則
問題設計的目的是發揮學生個體或全體的力量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生自主預習之后的提問,讓學生組織小組合作進行討論、交流、溝通。因此,合作性是設計問題的關鍵,也是“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實行的重要體現。通過討論交流,學生不再是知識的“奴隸”,而是變為知識的“主人”,是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在討論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而且通過學生之間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想法,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放,思維模式變得更加廣泛,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如在學習《隨機事件及其概率》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請同學們列舉自己身邊的一些隨機事件,并把它寫在紙上,然后讓同學們進行分組討論,這樣一來,學生們就會努力思考自己身邊的隨機事件。通過討論,成員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增強對隨機事件概念的理念和準確性,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發現一些新的問題。在討論結束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分組回答,學生就可以把自己小組討論的結果和疑問告訴教師和其他同學,然后讓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判斷和解答,這樣一來,就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對學生學習大有裨益。
另外,問題設計還要遵循啟發性和探究性原則。學習是問題的“終結者”,而問題是學習的“創造者”,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都是圍繞學習與問題這兩者之間進行不斷探索。而要想解決問題,就要在學習中打開思路,發展智力,發展創造性思維,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導學問題還要具有啟發性和探究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不斷發散思維。如《空間幾何體》的體積計算環節,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思考:大家還學習了哪些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哪種物體的體積計算方法跟空間幾何體中體積計算方法有關系呢?啟發學生思考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學習用化歸的方法解決新問題。
總之,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下進行問題設計,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問,才能做到高效導學,才能夠教好學生。就像西方學者德加默說的:“提問得好即教得好?!币虼?,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高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問題設計方法與途徑,并不斷加以完善和應用,打造高效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1]李雷.“問題導學”模式下實施高中數學微課教學的反思[J].新教育,2016(12).
[2]曹利華.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應用[J].學苑教育,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