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六甲初中 陸美琴
初中數學教學中具體運用微課教學策略研究
江蘇省海門市六甲初中 陸美琴
伴隨著時代的迅猛發展,當前社會對中學階段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要能夠意識到當前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幫助學生達到社會的需求。為此教師要能夠積極利用自身的課余時間進行先進數學教學理念的學習和吸收,并要能夠在具體運用過程中和自身班級學生的實際數學基礎和具體教學內容所結合。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本人最為推薦微課教學方法,通過微課教學技術的輔助,每一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都能夠獲得明顯的提升,數學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初中數學;微課教學;學習效率;學習質量
所謂微課教學,通俗而言就是教師將所要教學的內容以視頻為載體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獲得自身數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由于微課具備精巧的特征,學生能夠在觀看的過程中始終保持高效,自身的學習效率自然能夠得到明星的提升。除此以外,由于微課還具備可重復觀看以及隨時隨地觀看的特征,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針對自身的薄弱點進行反復的瀏覽,由此合理運用微課教學,每一位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都能夠在已有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本人結合自身多年實際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微課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出自身的觀點,希望能夠給廣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當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了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自然才能夠獲得進一步的提升。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要能夠在深入了解教材內容之后,合理將之制作成微課,以動畫的形式供大家觀看。學生在觀看趣味性微課內容之后,就能夠逐步從被動學習的狀態轉變為主動學習的狀態,自身的數學能力自然能夠在興趣的引導下獲得突飛猛進。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相關內容過程中,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具體講解過程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學方法: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我首先詢問學生:你們覺得兩個圓之間可以存在幾種位置關系呢?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之后會給出自身的答案。此時我通過微課視頻的播放,讓學生仔細觀察兩個圓從相離到內含的全部過程。學生通過動畫生動形象的展示之后,自然能夠加深對相應知識點的理解,同時能夠在此微課動畫的幫助下有效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興趣,并能夠在興趣的引導下獲得接下來數學學習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從而步入到數學學習的良性循環之中。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在進行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會存在自身的難點,并且不同學生的難點未必相同。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學效率十分低下。而在借助微課教學技術之后,此類問題就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教師可以將學生的難點進行視頻錄制,并讓學生在下載之后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反復觀看,由此教師只需要針對難點進行一次性錄制,就能夠使得每一位學生都獲得自身數學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都能夠在此過程中獲得進步。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函數”的相關內容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并不能夠理解二次函數的幾類表現形式以及如何依據函數圖象判斷函數解析式。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難點,我為了有效節約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充分利用自身的課余時間進行了相關內容的微課視頻錄制,在視頻中就學生可能出現疑問的點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學生通過視頻的下載以及課后時間的觀看,就能夠對相關內容產生更為深入的理解,由此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結合此微課視頻獲得自身針對性數學能力的發展,從而使全體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都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在利用微課技術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切忌忽略復習鞏固環節。為了幫助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扎實數學基礎,獲得數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復習環節工作,并有效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和復習質量。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在具體復習過程中,結合特定的復習內容,利用微課技術進行典型例題講解內容的錄制,由此,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通過微課內容的學習鞏固自身已學的數學內容,并能夠系統性地看待數學知識,從而為今后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在具體利用微課進行復習的過程中,也需要通過微課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只有如此,學生的數學思維拓展能力才能夠獲得發展,這對于學生今后的數學發展有著十分關鍵的幫助作用。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興趣,需要在深入理解微課技術的優劣勢之后,有效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現狀進行當前微課教學模式的合理優化。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真正發現數學學科的魅力,并能夠積極配合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1]金然,張繼剛,雷蕾.微課對初中數學教與學的影響[J].消費電子,2014(20):245.
[2]劉愛國.論新課改中數學微課的現實意義[J].考試周刊,2014(6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