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大豫鎮桂芝小學 何飛平
有效指引,促開自主之花
江蘇省如東縣大豫鎮桂芝小學 何飛平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下自覺、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是小學數學教育的必然趨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學者米哈里提到,如果人從小就體會過為興趣而忘我的滋味,就會感到快樂,并一直主動尋找這種樂趣。因此,要讓學生自主互助學習,首先要培養學習興趣,調動內驅力,讓孩子想學。
天真活潑、好動貪玩是孩子的天性,這些特定的年齡特點使得他們在學習上的表現各不相同,有人相對比較好學,但不能持之以恒,有人很不求“上進”,只知貪玩,讓教師、家長勞心費神。其實每個孩子內心都是想學好、都是積極上進的,只是特定的年齡特點讓他們不能做到“堅持”兩字。針對這樣的情況,我會經常對孩子進行思想熏陶,(特別是小學高年級的孩子)給他們講一些勵志故事、名人故事,幫他們分析學習上的壞毛病會引發的后果等等。思想熏陶,觸動心弦。這樣的思想教育有時是結合課堂內容穿插其中,有時是借助班隊會時間引起共鳴,而且是經常開展,只要他們發自內心地想學了,那自主學習就有了動力。
數學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創設一般于課的開始,可采取各種方式,如以情激趣、問題激趣、懸念激趣等,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吸引到課堂上來,進入學習狀態。如四年級學習乘法分配律時,一開始我出示了幾道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計算的題,然后與學生一起計時比賽,當比賽時間結束時,孩子們還在埋頭苦算,而我早已胸有成竹,這樣的“圈套”吊足了孩子們的胃口,他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真相,興趣自然產生了。再如五年級學習方程時,有一課是用北京頤和園作為例題進行教學的,一開始我大概介紹了頤和園的有關知識,同時利用多媒體出示頤和園的美景,孩子們沉醉其中,這時再稍加改動引出例題,孩子們自然進入課堂之中。當然,在鞏固應用階段也可情境貫穿,持續熱情,促使主動學習。
“小先生制”是行知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能激發充當“小先生”的興趣,更能鍛煉“小先生”的能力,而且更易于被同伴接受。我在課堂上就經常采用這樣的方式,師生互換角色,以此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有時是圍繞某個知識點在孩子們充分合作探究之后,讓小先生講解;有時會根據教學內容編排一定的提綱,讓他們先充分自主合作,然后我提出疑惑,小老師講解,或者學生之間相互質疑、解疑;有時現代教育媒體也可以是一位不錯的老師。再如因材施教也是激發興趣的方法之一。為一些好孩子量身定做具有挑戰性的題目,給困難生一些坡度小的題目,當他們真正去思考了,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問題,心里有了成就感,就會感到學習的樂趣所在了,進而能充分全面地進行自主學習。總之,課堂教學應采取多種形式,以此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有了興趣還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是增進學生自主意識的關鍵,讓學生由“要學”到“會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能力,學會自主學習。例如,在簡便計算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先觀察數字的特點,再靈活運用所學運算律進行簡算。在畫圖操作題和應用題的教學中,要讓孩子充分審題,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教給他們解題的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題技巧,要讓孩子們學會根據不同的題型選擇不同的策略。其次,教師還應給學生的自主互助留出充分的空間與時間,讓他們在自主互助中有較多的思考和交流的機會和時間,使他們都能在合作小組中各負其責,逐漸體會到自主互助中的樂趣與收獲。再者,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聽老師的講解,聽同伴的發言,以解決自己學習中的困惑,或者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幫助同伴補充,同時提高自己。學生只有掌握了方法,并且有了時空的保證和良好傾聽習慣的支持,那么自主互助才會生根發芽。
我們的課堂普遍有這樣的現象:老師給了足夠的時間,充分地讓孩子去探索、合作,他們組內交流也似乎挺熱鬧,但到了全班交流時卻顯得冷冷清清,舉手的同學很少。主要原因應該是自主互助學習不到位,沒有真正地、深入地去研究,流于形式,心中沒底,所以不敢說。另外,競爭意識不強,沒有你追我趕的氛圍,所以不想說。如果課堂上老師能不定時地給予一定的評價激勵,讓孩子體會到付出之后收獲的快樂,激發孩子們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這樣不但活躍了課堂,提高了效率,更為孩子們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總之,學生自主互助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育的必然趨勢,更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自主互助學習能力的形成又是一個復雜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我們能做到培養興趣,讓孩子想學了;教給方法,讓孩子會學了;評價激勵,讓孩子學得愉快了,那么孩子們自主互助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將不再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