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雙溝實驗學校 劉榮亮
創設數學教學情境 實現知識自我建構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雙溝實驗學校 劉榮亮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學生的生活化教育引起了專家們的關注,要求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發展尚不成熟,他們對生活世界的認識也不完善,專家們發現,學習內容越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他們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教師要建立學習內容與生活的聯系,創設生活情境,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但當前教師迫于升學壓力,只重視知識的灌輸,不愿挖掘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知識,不愿將知識融于現實生活之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聯系學生熟知的生活,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易于接受的生活素材,設置與之貼近的教學目標,選擇具有生活元素的教學內容,運用實物演示等方法,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部分教師會盲目地將數學中的一切問題與生活聯系起來,出現泛生活化的現象。其實,數學知識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有“數學味”,如果教師一味生活化,將數學與生活牽強地放在一起,就會曲解數學內容的本質。
部分教師注重解題技能的培養,將教學過程視為簡單的活動,忽視了思維的訓練,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教師重視知識的積累,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入課堂的,他們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教師要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建構,但部分教師不停地傳達信息,忽視了生生之間的討論交流,難有思維的碰撞,形不成創新的觀點。
1.師生共同參與知識的建構
長期以來,教學內容是固定不變的,教師盲目遵從教材,無視學生的學情,抑制了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教師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具有改編教材的能力,要引領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搜集生活中的信息,將教材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如在蘇教版三上《認識周長》的教學中,教者讓學生拿出數學書,用手摸一摸封面的四條邊,找一找封面的周長;出示手帕、瓷磚等圖片,讓學生指出這些物品的周長;呈現例圖,說說兒童游泳池池口的周長,并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一些物體的面的周長。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不是簡單的主導與主體的關系,而是相互影響、互相作用的。教師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者”,更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要與學生平等地探討交流,在學生困難時給予引導,讓學生在表達、質疑、交流中實現主動建構。
1.自主學習式
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獨立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教師幾乎可以不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放手讓學生自學教材內容、自我評價、自我反思。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1)》的教學中,學生已經學習過平面圖形的認識、面積的計算,為新內容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教師結合生活取材,讓學生酒盒的外包裝,觸摸長方體表面各部分,數一數一共有幾個面,用剪刀剪開長方形紙盒,在展開圖上標出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看有幾組長方形面積相等,嘗試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
2.問題探討式
教師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討論交流,讓他們表達自己的見解,經小組討論后得出結論,讓學生在探討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創造性思維就得到了發展。如在《表面涂色的正方體》的教學中,教者出示魔方,創設情境:“通過魔方,我們認識了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的情況,他們分別位于魔方的什么位置?我們能不能通過旋轉把魔方中三面涂色的部分移到兩面涂色或一面涂色的位置?這里有一個表面都涂上顏色的正方體木塊,切成了64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說說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兩面涂色的有多少塊?一面呢?”
3.活動游戲式
小學低年級學生愛玩游戲,教師可借助于游戲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將歌曲、故事等融入教學內容之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產生學習的熱情。
4.共同探究式
(1)啟發誘導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會遭遇不能獨立解決問題的情況,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以提問將學生陷入矛盾之中,讓學生通過思考獲得結論,從而逐步掌握新知識,形成新技能。
(2)共同解決
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夠讓學生獲得不同的信息,從他人的思維中得到啟發,對知識的理解會逐步走向深入。
(3)探究學習
學生應以問題為核心,獨立搜集情境中的數學信息,對其進行分析、綜合,自主完成問題的解決。一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解決問題,當出現錯誤時,他們會尋求另一種方法,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使問題得到最好的解決。二是教師設置操作實驗,讓學生在“做中學”,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三是猜想驗證,教師創設生活情境,拋出問題,讓學生猜想,并提出實現的方案,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去類比、分析,驗證自己的猜想,形成理念知識,并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
綜上所述,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生活化教學受到了應有的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改變偽生活化教學的現狀,要建立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自我建構。
[1]麻旭娥.基于思維導向的數學課堂實驗情境創設[J].科教文匯,2013(05).
[2]肖建偉.數學課堂教學中思維情境的創設[J].數學大世界,2012(03).
[3]關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思維情境創設方式的自我淺見[J].新課程:小學,2016(02).
[4]陶振艷.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思維情境創設[J].新課程導學,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