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海頭小學 白 露
怎樣培養小學數學教學的合作與交流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頭小學 白 露
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致力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旨在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研究思維方法與數學知識應用意識。但是在傳統教學活動之中,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往往在教學過程當中忽視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提高,致使學生們的課堂活動參與意識不夠強烈,難以對學科知識提出質疑,從而間接導致知識理解能力的薄弱。本文將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環節,探析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小學數學;培養方法;合作交流
受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已經成為教學的主要任務。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需要在交流與合作中進行,缺少一定的交流與合作,學生便難以在思想交流之中拓展自身的知識層面,從而對知識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較為淺顯的層面。以下將闡述小學數學合作交流教學理念,分析如何結合教學環節培養小學數學教學的合作與交流。
和語文知識有所不同,數學知識的探索一直是嚴謹而求實的,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所接觸到的數學知識較為簡單,但不同學生由于能力層次和思維狀況的不同,對簡單的數學知識也會產生理解上的差異。就以“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個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要的知識內容為例,在同一個三角形當中,雖然底和高選取不同,但面積也是相同的,這是一個值得學生探究的問題。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給予學生交流與合作的空間,將不利于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從而使學生逐漸喪失數學知識的探究能力,只能單一地在教師的指導之下獲取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許多數學問題都值得學生深入探究,而現代化的教學理念也提倡合作交流學習,只有學生能夠對問題產生興趣,并且在興趣的引導之下逐漸采用各種方法研究問題,才能逐漸在摸索之中掌握知識并獲取能力,從而推動思維能力的發展。小學數學合作交流教學所提倡的理念,便是引導學生在知識摸索之中提升思維能力,懂得科學探究的方法。
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與應用能力的提高與否,關鍵還是取決于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意識是否強烈。一般而言,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不止一種,而只有學生在數學課堂當中具有參與意識,能夠在課堂學習當中積極思考,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數學知識掌握能力與應用能力。比如問題:“已知一刀可以把一個平面切成2塊,兩刀最多可以把一個平面切成4塊,三刀最多可以切成7塊,那么5刀最多可以切成幾塊?”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有對數學規律的簡單歸納,還有具體實踐,每位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所考慮的方法有所不同。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旨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各抒己見的機會,才能讓學生們在思想交流中得到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合作交流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從而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所帶來的弊端。
在培養小學數學教學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數學學科的學科特點與學生認知規律,以充分給予學生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問題討論之中獲得合作交流意識的提升。首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中,各類問題的選擇必須帶有創新性與探究性,以讓學生在掌握一定數學基礎的情況之上展開合理探究,在與其他同學的合作交流之中獲得知識掌握能力的提高。另外,許多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之中,或許會因為交流表達能力的薄弱而難以順暢說明自身的想法,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交流的過程需要教師牢牢把握,以逐漸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之中理清自身思維,能夠邏輯清晰地表達自身思想。比如“某天小明在商店花了若干元買了一種品牌的飲料28盒,當他過段時間再次來到商店時,發現這種飲料每盒降價0.6元,他用同樣的錢比上次多買了3盒飲料,這種飲料多少錢?”對于邏輯出現一些失誤的學生,教師要以圖示的方法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表達自身思想,從而讓學生在樹立信心的情況下勇敢地在課堂當中進行合作交流。精選教學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問題交流意識,而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的耐心指導,則促進著學生交流表達能力的提高,使學生樂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合作與交流。
許多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不能踴躍發言的原因,在于其存在較重的心理負擔。一方面,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有待提高,害怕在課堂合作與交流之中表現不佳而受到同學的嘲笑,所以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內容研討當中;另一方面,受教學模式的局限,學生們的合作交流氛圍不夠濃烈,感受不到合作交流在課堂學習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因此不能及時地對教學內容提出質疑,從而難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具有指導的作用和評價的能力,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根據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表現的不同,對其進行適當的評價與鼓勵,并建立合適的課堂表現評價機制,才能給予學生交流合作的機會,并且消除學生的心理負擔,讓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精神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作與交流之中。比如當學生們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知識時,在課堂教學當中的課前知識導入環節,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探討“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異同”,將能在知識傳授過程中鞏固學生們所學的數學知識。在對學生的評價與溝通之中,教師能夠有效構建起小學數學教學合作交流機制,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鑒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思維特點與性格特征,及時地在教學過程中構建起合作交流機制,并對融入課堂探討的學生予以鼓勵,將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1]柯育玲.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7(8).
[2]趙文娟.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探究式教學[J].讀寫算(教研版),2014(10).
[3]季秋霞.關于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