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附屬小學 吳文靜
注重合作,有效學習
——小學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應用探討
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附屬小學 吳文靜
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作為新課改的產物,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也在新課改的大潮中迅速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和青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也積極嘗試,試著將這一新型教學方式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放眼當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我們發現,在應用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不僅無法發揮其優勢,而且還影響了教學效率。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認知特點、教材特征、教學目標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有效地發揮這種方法的優勢,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很多教師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后,開始對這種學習方式進行濫用,這種不合時宜的利用,不僅不能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還會讓學生對這種學習方式失去新鮮感,產生厭倦的心理,直接弱化課堂教學的效果,可謂與新課改提倡的高效課堂南轅北轍。因此,要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們教師就要對合作學習的時機進行準確把握,比如在講解新知、重難點知識時,可以利用這種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比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考慮到小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不強,如果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讓他們以個體的形式去學習,可能不利于他們理解,這時就可以引導他們合作交流,一起探索立體圖形,幫助他們初步建立空間思維能力。由于學生們之前已經接觸過平面圖形,我將學生分成了若干小組,讓小組成員一起畫出所學的平面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接下來,我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們展示了冰箱、長方體紙盒等,并引出了立體和正方體圖形的概念。然后我讓他們討論交流,探究生活中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和正方體,進而思考它們有哪些特征。經過討論交流后,學生們又聯想到了生活中其他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并進行了闡述。
在這個教學片段,為了引出立體圖形的概念,教師從平面圖形著手,讓學生先對知識進行回顧,然后利用一些實物幫助學生理解立體圖形的概念。接下來,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對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進行探究,幫助他們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形象事物,有效地突破了重難點,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這樣的精心設計使課堂的合作發揮出了最大的效果,讓學生對新知探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合作的時機與內容契合學生的新知構建點,可謂事半功倍。
由于小學生缺乏一定的組織規劃能力,因此在交流合作時,可能由于分工不明確,導致合作效率變差。針對這個問題,教師要根據班上學生學習的情況進行合理的分配,讓每個小組都有學習成績較好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并且組與組之間的數學水平是相近的,以此來起到帶動、競爭效應,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時,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對小組成員的職責進行劃分,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出在組內的作用。
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為了能讓學生理解抽對稱圖形的概念,我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首先,教師根據班上的實際情況將學生進行了劃分,每個小組5人左右。然后,讓學生們畫出、折出軸對稱圖形,并準確地找出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的數量。教師建議學生可以互相配合一起完成這個任務,比如有的學生可以折紙,有的學生可以畫,有的學生可以“出謀劃策”,有的學生總結知識進行陳述。學生們按照教師的建議進行了分工,果不其然,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了活動中,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分工不明而出現的閑置現象。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們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生,他們畢竟年齡偏小,相互之間的協作配合能力較低,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我們教師針對學生實際科學合理地安排,讓每一個小組的同學之間能夠取長補短,從而真正發揮出小組合作的實效。在這個教學片段中,由于對學生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學生們無論基礎好壞,都積極參與到了活動中,這不僅僅能夠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而且還能讓他們感受到合作的快樂,提高他們的合作意識,這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在學生進行合作分組討論時,需要圍繞一個中心或一系列問題,這樣,他們討論的方向才會更加明確,合作學習的效率才會更高。設計問題前,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將教材中的重難點部分作為學生們合作交流的主題,讓學生在一個活躍的氛圍中對這些問題進行交流探究。
比如,在教學“圓柱體和圓錐的認識”時,教師拿來一個圓柱體紙盒,讓學生們進行觀察,然后向學生問道:“圓柱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哪些面完全相同?”利用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圓柱體。接下來,教師讓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學生們進行觀察探究后,對圓柱體的特征進行了總結,知道了圓柱體由3個面組成,上、下兩個底面完全相同,是兩個完全相等的圓,還有一個是側面,是曲面,它有無數條高。之后教師問道:“你認為圓錐體和圓柱體有什么不同?”學生們通過比較,發現圓錐只有一個底面,它的側面也是一個曲面,并且有一個頂點,它只有一條高。通過比較,加快了學生對圓柱體和圓錐體特征學習的進程,提高了學習效果。
問題是指引學生思維不斷邁向縱深的法寶,數學課堂更離不開問題的引領。上述案例中,教師利用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通過和其他人合作交流,提高了學習效率。由此可見,精心設計和教學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積極的影響。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中,需要用到合作學習方式的地方有很多。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切勿不顧實際,盲目開展,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在進行合作學習的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中心醞釀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促進學生更好地內化新知,完善知識體系的構建,這樣,合作學習的價值才能得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