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大縱湖小學 卞忠偉
培養審題能力,提升學習實效
江蘇省鹽城市大縱湖小學 卞忠偉
審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它是一種綜合所有信息并處理這些信息的能力。這一能力并非與生俱來,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個學習、培養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從小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實效。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審題能力
審題是解決問題的先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只要掌握知識就能夠完美地解決一些問題,還要具備一定的審題能力,這是解決問題的基礎。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教給學生一定的審題技巧,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解題正確率。
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出現錯誤,很多時候是因為審題不清,在審題的過程中習慣走馬觀花,這樣就會遺漏一些關鍵信息。教學中,教師可以教給學生“抓關鍵詞”這一審題方法,讓學生可以邊讀題邊圈畫,更清晰地理解題意,進而提升解題效率。
例如,在教學“百分數”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們設計了練習題:
一商場準備對一些商品進行調價,其中一件襯衫原價為100元,現在準備將價格增加到130元,問增加了多少百分比?學生們在教師給出這樣一個問題后,都紛紛進入到思考中,并很快給出了相應的結果。教師在看到學生們的結果后,并沒有立即對其進行評判,而是又給出一道練習題,讓學生繼續思考:
商場準備調整一些衣服的價格,將一件原價100元的襯衫,增加130元,問增加了多少百分比?有的學生在讀完這道練習題后,認為這是兩道完全相同的題,但很快意識到,老師不可能會出兩道完全一樣的練習題,其中一定有什么不同,于是又繼續去閱讀思考,而學生出現這樣的問題,也是由于審題不清。此時,教師借此機會,引導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圈出關鍵詞,以更好地警醒學生。之后,學生們開始在教師的引導下重新審題,學生們也都將其中的“增加到”與“增加”圈畫出來,并意識到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并根據問題得出了正確的結果。
“抓關鍵詞”法是一種有效的審題方法,它給學生以警醒作用,讓學生對數學問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理解,這種審題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審題效率,提高了學生的解題正確率。
數學內容本身就有著一定的抽象性,而且一些文字信息很多時候更難讓學生理解。數形結合的運用,能夠將煩瑣的文字信息轉變為清晰簡單的圖形信息,更便于學生理解分析。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審題,以促進學生理解。
例如,在教學“分數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分數加法這一知識進行學習時,為學生設計了一道例題:一張白紙的四分之一與其二分之一加起來是多少呢?學生只能根據自己已有的一些數學經驗,列出相應的數學算式由于學生剛接觸分數加法的知識,對這一計算題還不是很了解,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計算。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思考這一問題。之后,學生們便在教師的引導下,拿出一張長方形白紙,先將其平均分成4份,并選取了其中的一份做上標記,又用另一種顏色的筆將這張紙重新平均分成兩份,并將其中的一份做好標記,最后學生觀察前后兩者加在一起的結果。通過觀察自己所繪制的這一圖形,學生發現恰好等于于是,學生得出了最后的結果,并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學生就這樣通過將文字信息轉化為圖形信息,更好地理解了題意,并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結合的方法審題,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們理解、分析數學問題,并簡化了數學問題,更利于學生理解解決,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解題效率。
數學與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很多數學內容都源于生活實際,在生活中能夠找到很多的數學模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生活實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數學內容。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審題,以促使學生理解,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和除法”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們學習小數乘法的知識內容時,為學生設計了一道練習題:媽媽到水果店買了一些蘋果和香蕉,其中蘋果每千克5.2元,香蕉每千克6.6元,媽媽分別買了這兩種水果2千克,問:媽媽應該支付多少錢?很多學生在教師給出問題后都進入到練習思考中。有些學生在做這些應用題時感到很困難,理解不了題意。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們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題意。教師讓學生回憶自己買東西的生活經驗,在水果店中,每千克蘋果5.2元,買了2千克,應該支付多少錢呢?學生也在教師的引導下,將這一數學問題轉化為自己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很快便反應過來,需要支付“5.2×2”元,最后再根據自己課上所學的小數乘法的內容,得出最后的結果“10.4元”。同理可以得出買香蕉需花費“6.6×2=13.2(元)”,最后還要將這兩種水果所花費的錢加在一起,便是媽媽最后要支付的錢數。
學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審題,對數學問題有了一個更好的認識和理解,從中也體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并直接地提高了學生的解題正確率,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總之,數學審題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項基本能力,也是學生必備的一項技能。數學問題千變萬化,很多時候并不是簡單地閱讀題目要求就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作為數學教師,在教給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可以教給學生一定的審題技巧,以提升學生的審題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1]鄭梅娟.讀題、審題——小學階段學生數學審題能力培養途徑[J].新課程(小學),2014(08).
[2]蔣丹.“重審題,理題意”之小學數學審題能力培養漫談[J].學苑教育,2014(20).
[3]王建芬.優化審題方法,強化審題能力——低年級數學審題能力薄弱的原因與對策[J].數學教學通訊,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