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黃橋初級中學 王紅梅
初中數學教學中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應用
江蘇省泰興市黃橋初級中學 王紅梅
任務驅動型是一種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教學方式。本文通過探究學生學習特點和教材編寫特點,針對數學教學中運用任務型驅動模式的可行性展開了系統性研究并指出了教學案例,使得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優越性得以展現。
初中;數學;任務驅動;可行性;優越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積極拓展教學方式已經勢在必行,作為身處基層的數學教師,無論是在傳統理念、理論探究,還是在課堂實踐方面,都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文中將結合教學實踐指出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可行性,并逐步運用于教學實際,進而使得數學教學可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使其思維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培養。與此同時,還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善其學習態度,從而逐步形成自我學習的良性循環。
在進行課程教學時,教師應該依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氛圍和對教學知識掌握的具體情況,同時兼顧教學內容和相關教學目標,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任務,這樣可以讓學生充分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構架實現自主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腦思考和分析嘗試,努力完成所設定的教學任務。與此同時,在進行教學任務設定時,還需要兼顧學生的層次,任務的設定一定要合理,既不能過難,也不能過于簡單,因為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很好地掌握課堂知識,完成課堂任務。因此,教師在合理設置教學任務時,一定要在熟悉課堂知識的同時,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能力。
比如,在初中數學中關于三角形這一知識的教學設計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所學知識自己推導正余弦定理,而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只需要扮演指導的角色即可,不需要全盤講解,使大部分的知識內容讓學生自主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讓學生充分掌握和理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這一教學知識點,同時還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極為有利,必須引起重視。
對于任務型教學方式來說,它是要求學生在努力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學知識,因此,教學任務設置得合理與否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密切相關,只有當教學任務設置得非常合理時,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如果教學任務設置得不夠合理,則對學生很難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任務設定時,一定要非常謹慎,做到全盤考慮,設置具有教學意義的課堂任務,這樣可以保證學生有充分的學習激情投入課堂,有意識地去參與課堂,并積極努力地完成教學任務和掌握相關教學知識。
比如,教師在初中數學當中講解“軸對稱”這一知識時,可以設置這樣一種任務情景:在課前先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堂教學所需的圖形,并且充分利用這些圖形針對軸對稱的概念進行講解,讓學生依據這些概念來進行自主判斷,使得學生知道常見的圖形中哪些屬于軸對稱圖形,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依據實際生活,對一些軸對稱圖形進行舉例說明,這樣可以保障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主動思考問題,了解課堂知識。所以說,這種恰當的教學任務的設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并有意識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培養,這對于學生的現階段發展十分有利。我們要明確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要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如何去運用知識。
普遍來說,知識的學習是為了將其應用在實際生活當中。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任務設定時,應盡量做到貼近生活實際,能夠深入發掘教材內容,將生活中的知識想方設法地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學知識生活化,給學生帶來親切感,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懂得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
比如,在初中數學中學習函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以商店作為教學背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某產品的成本為10元,在銷售過程中,它的單價x(元)與銷量y(件)之間的關系為:x分別取值為30,40,60時,y為500,400,200。求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式。這一任務提出以后,學生就可以進入自主討論的環節當中,他們會有意識地表達自己的解題思路,并指出自己的看法。當任務完成后,教師也應該對其給予相應的評價,充分肯定學生參與課堂的激情,對于一些閃光點積極表揚,對于那些不正確的觀點也應該指出改正方式,不能全盤否定。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更利于接受,同時學習興趣也能得以培養。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在生活中運用數學,達到學以致用這一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任務驅動型教學方式是新課改所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它可以將教學內容任務化,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對于提升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教學效率極為有利,必須引起重視。
[1]顧志明.化歸思維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6(06):58-59.
[2]王佩強.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引—探—用—評”教學模式研究[J]. 內蒙古教育,2016(18):83.
[3]鄒成霞.互動教學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J].學苑教育,2016(13):58.
[4]沈國英.優化課堂提問,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J].學苑教育,2016(13):60-61.
[5]陳曙光,吳海英.初中數學學生合作新模式初探[J].生活教育,2016(1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