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惠敏++張紫君
摘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已成為新形勢下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加強對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研究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推進和實踐探索的必然要求。當前理論界關于國企與民企關系問題的爭論體現了對于混合所有制的內涵、發展方向的不同理解以及對于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路向的不同選擇。為此,需要在國企與民企協調發展的視角下探索完善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新模式。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身體模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9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7)02-0042-05
一、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關系問題的主要爭論及實質
改革開放以來,圍繞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關系問題的爭論從未停止過,尤其是2008年經濟危機后,關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進退之爭”日趨激烈。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使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關系問題再次成為理論界爭論的焦點之一。
關于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關系問題爭論的主要觀點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一是 “胳膊大腿”論。有人將國有企業比作大腿,將民營企業比作胳膊,用“胳膊擰不過大腿”的俗語來比喻民營企業無法與國有企業競爭和抗衡,其主要依據就是認為國有企業是國家控股或所有,能得到國家的政策保護,處于壟斷地位;而民營企業的所有者是個人,個人所有的民營企業在與國家所有的國有企業競爭中處于劣勢。二是“兩條腿”論。有人針對 “胳膊大腿”論提出了“兩條腿”論,認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人的兩條腿,同樣重要,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教授認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如同“東方巨人”的“兩條腿”,“兩條腿”先后并進,相互協調,大步前行,比單純依賴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一條腿”走路要走得快,走得穩,走得協調。[1]三是“兒子”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認為,只要龐大國企存在,對政府來說,國企就是“親兒子”,而民企只能是“干兒子”,國企與政府之間天然的“政商聯接”,民企與國企之間不可能有平等的地位。因此,他主張給民營企業平等的地位,必須改革國有部門,若沒有國企的民營化改革,就不會有平等競爭的市場體制。[2]另外,原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在接受采訪時認為,國企穿著高跟鞋,民企穿著平底鞋,不公平,應該坐下來平起平坐,國企就沒有了高跟鞋的優勢。四是“茶水”論。作為中國建材集團和國藥集團雙料董事長的宋志平對混合所有制有個“茶水”的比喻,即混合所有制好比一杯茶水,國有企業相當于水,民營企業相當于茶,但變成“茶水”之后就沒辦法分開了,也沒必要去分。他還提出一個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公式:國企的實力+民企的活力=企業的競爭力,即國企有規范的管理、規模優勢、技術實力,民企有靈活性、激勵機制、企業家精神,二者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形成了混合所有制企業強大的競爭力。[3]
“胳膊大腿”論的邏輯前提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是天然對立的、競爭的關系,這種觀點只看到了二者的對立性而沒有看到二者的統一性,顯然有失偏頗。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薄皣夜膭睢⒅С趾鸵龑Х枪兄平洕陌l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彪m然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同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但同時,二者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存在更加廣泛的統一性。胳膊與大腿是人體兩個功能不同的相對獨立的部分,只有二者協調發展才是一個完整的、健康的身體,實際上二者也是各司其職、協調運行的,況且又有誰會用自己的胳膊去擰大腿呢?同樣,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是兩種具有不同性質、不同功能的企業類型,都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統一于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系統中。
相比于“胳膊大腿”論,“兩條腿”論顯然看到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相統一的方面,但是同時也忽略了二者的區別。雖然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當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背景下,二者所體現的性質、所發揮的功能是截然不同的。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是由國有企業體現的,國有企業是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企業。民營企業從根本上說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企業,雖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不是主導力量,不起主導作用。因此,“兩條腿”論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關系的認識也是不準確的。
“兒子”論與“胳膊大腿”論如出一轍,認為當前不平等的市場競爭關系主要是由于國有企業大量存在,國有企業與政府之間存在天然的密切關系,國有企業更加容易受到政府支持和保護,這也是主張對國有企業進行私有化改革的主要論據。而實際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親兒子”,只是功能定位有所不同,從而發展方向和政策措施有所不同,但都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沒有所謂的親疏遠近。從2005年頒布《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10年發布《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再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以及后來的三令五申支持民營企業,不難發現,國家一直堅持并不斷貫徹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
相對于前幾種觀點,“茶水”論比較客觀地反映了我國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相互關系。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大系統的兩個重要要素,無論發展民營企業還是壯大國有企業都能從根本上促進我國生產力發展,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當前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正是要突破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嚴格界限,實現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相互融合、優勢互補的重要方式。但也應該看到,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當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是兩種性質不同的企業,發揮的功能作用也存在差異。因此,一方面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國民共進;另一方面要明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功能定位,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共同促進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如何認識和處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關系問題是當前國內理論界爭論的焦點之一,這一爭論體現了理論界對于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國企與民企地位的不同認識,對于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不同理解以及對于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路向的不同選擇。一方面,我們必須承認,國有企業確實還存在諸如行政色彩濃、薪酬制度不合理、經濟效率低等問題,因此,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國有企業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應該過分放大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將這些問題作為國有企業不應該存在的理由,進而提出將國有企業徹底私有化,否定公有制,甚至否定社會主義制度,落入新自由主義者的圈套。如何認識和處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關系問題,爭論的實質是不同學者關于混合所有制的不同理解、關于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的不同選擇以及關于我國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和道路的不同選擇。因此,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關系,首要前提是明確資本主義混合經濟與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本質區別,在此基礎上探討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在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相互關系及發展路徑。
二、資本主義混合經濟與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具有本質區別
資本主義混合經濟是指資本主義社會中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強調既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又主張政府對經濟干預的經濟形態。資本主義混合經濟由來已久,混合經濟概念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阿爾文·漢森在1941年發表的《財政政策和經濟周期》中最早提出并進行系統解釋的。漢森在凱恩斯國家干預學說的基礎上論述了其混合經濟理論,他認為19世紀末期以后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已不再是單一的純粹的私人資本主義經濟,而是同時存在著“社會化”的公共經濟,因而成為公私“混合經濟”(或稱“雙重經濟”,Dual Economy),即生產領域國有企業與私人企業并存的“公私混合經濟”以及收入與消費方面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福利開支與私人收入消費并存的“公私混合經濟”。[4]在他看來,這種混合經濟比純粹的私人經濟更加優越,它能克服市場經濟的一些弊病,但又不同于集權式的計劃經濟。市場經濟仍然是整個國家經濟的基礎,但是政府在經濟中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5]然而漢森所提出的混合經濟仍然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經濟形態,是為資本主義統治服務的,是為克服市場缺陷進行政策調整的一種被動選擇。
漢森的學生保羅·薩繆爾森在其著作中也有專門的篇章論述混合經濟,并進一步發展了資本主義混合經濟理論。薩繆爾森發現無論是無管制的資本主義制度還是過度管制的中央計劃體制都不能有效地組織起一個真正現代化的社會。因此,他認為混合經濟就是國家機構和私人機構共同對經濟實行控制,但是,國家對經濟的調節和控制更為重要。同時,薩繆爾森提出“現代混合經濟的價值在于能將嚴厲冷酷的市場運作規律與公正熱心的政府監管機制巧妙地糅合成一體”,[6]“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事實是:現代混合經濟國家的人民都要求他們的代議制政府采取各種經濟政策,來維持高額的就業數量、旺盛的經濟增長和穩定的物價水平?!盵7]在他看來,純粹的資本主義不可能實現自我監管,它始終會造成不平等性的加劇和宏觀經濟波動的不穩定性。在薩繆爾森眼中,混合經濟的實質仍然是帶有國家干預的以私人經濟為基礎的市場經濟。
西方學者對混合經濟的理解和研究是基于政府與市場二元對立的視角,政府與市場各有弊端,在私有制基礎上發揮政府對經濟的調控和干預作用,從而維護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資本主義社會的所有制結構從最初的以個人業主制為主發展單一所有制結構,逐漸演變為今天以股份公司為主體,國有經濟、合作經濟并存的混合所有制階段。盡管在所有制性質上仍然是私有制為主體,但已經不同于資本主義初期的私有制。從橫向上看,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有制結構存在多樣性模式,比如美國的私人壟斷資本最發達,法國的國有企業較為發達,瑞典和德國的社會公共資本較發達,而西班牙則是合作社較發達,等等。[8]資本主義國家通過發展混合經濟,既發揮了市場機制靈活、機動、高效的優勢,同時又能借助政府的干預對市場機制固有的弊端進行調控。以市場經濟為主導,通過競爭機制和價格機制調節社會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各個環節,解決生產什么和生產多少、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基本問題;同時,政府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調節和干預經濟,從而保障經濟均衡發展、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改善社會福利。雖然資本主義國家由于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基本矛盾的存在,使得經濟危機會不間斷爆發以及整個社會存在不穩定性,但不可否認,混合經濟作為資本主義國家在基本制度不變前提下的一種次優選擇,無論在宏觀經濟發展還是微觀經濟活動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也是當今資本主義社會普遍發展混合經濟的重要原因所在。
我國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經歷了從突破單一公有制到多種所有制融合發展的演進過程。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相互融合,混合所有制經濟不斷發展、完善。黨的十五大報告在闡釋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時充分肯定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大意義,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強調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此后中央文件多次強調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為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注入了新的內涵。
因此,資本主義混合經濟與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具有本質區別:第一,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決定了資本主義混合經濟是私有制占主體,因此仍然是體現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形式;公有制占主體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具有社會主義性質,在當前具體體現為代表公有制的國家資本在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占主體地位,起主導作用。第二,資本主義混合經濟產生和建立在資本主義基本制度框架下,因此,資本主義混合經濟是資本主導的混合經濟,以實現資本價值增殖為根本目的;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產生和發展于社會主義制度內,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和實踐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實現國家整體利益和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目標。第三,資本主義混合經濟是國家干預和市場調節、私人壟斷和自由競爭相互博弈、長期演化的最終結果,因此,是一種被動的選擇;而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要求和集中體現,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的現實需求,符合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因此,是一種主動適應和積極的制度安排。
三、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頭腦-骨骼-血肉”身體模型
基于當前關于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關系的爭論以及資本主義混合經濟與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本質區別,筆者提出了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頭腦-骨骼-血肉”身體模型,即如果把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比作人的身體,社會主義方向是頭腦、公有制經濟是骨骼、非公有制經濟是血肉,這三大部分相互協作,共同組成了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這個完整系統。
首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保持頭腦清醒。道路決定命運,方向決定成敗。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因此,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必須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是一個大國,不能出現顛覆性錯誤。”什么是顛覆性錯誤?就是背離社會主義的方向性錯誤。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同時,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強調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要堅持黨的建設與國有企業改革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及工作機構同步設置,實現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制度對接、工作對接,確保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得到體現和加強。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也是經濟建設的領導核心,是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領導核心,只有堅持、加強和不斷改善黨的領導,才能為堅持社會主義改革的正確方向提供最堅實的政治基礎和最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稕Q定》明確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窘洕贫仁俏覈鴪猿稚鐣髁x方向在經濟上的根本體現,同時也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與我國現實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決定》的上述思想更加明確了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基本內涵,為堅持社會主義改革方向提供了最根本的制度支撐,同時也為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指明了根本方向。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不僅在宏觀領域堅持和發展公有制主體地位,堅持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也要在微觀層面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體現基本經濟制度的微觀特征。[9]因此,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堅持和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而非削弱和動搖基本經濟制度,必須在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方向和框架下探索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具體推進方略。
其次,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不斷鞏固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骨骼是人體最堅硬的組織,起著支撐身體、保護內部器官的作用。公有制經濟之于我國經濟正如骨骼之于人的身體,是支撐和保障我國經濟安全、穩定、發展的主要力量。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區別于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所在,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根基,保證全面深化改革沿著社會主義的方向前進,必須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并不是新一輪的“國退民進”,而是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壯大國有經濟,做強國有企業,加強和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10]因此,必須堅決鞏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讓社會主義的骨骼日益強大。
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是憲法賦予的。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同時,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體現在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發展過程中。公有制尤其是全民所有制具有勞動者處于自主地位、能自我調節生產關系、保證“全國一盤棋”、促進人們形成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提高發展經濟的總效率、促進走共同富裕之路等優勢。[1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始終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國有經濟功不可沒,以國有企業為代表的國有經濟不僅參與國內競爭,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是參與經濟競爭、拉動經濟增長的主體,居于主導地位,發揮著主力軍、領頭羊和排頭兵的作用。我國成功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有企業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另外,我國農村經濟的蓬勃發展更離不開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支撐作用。
當然,公有制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需要不斷深化改革,這也是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習近平明確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管理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我們黨執政和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須搞好。……中央企業負責同志肩負著搞好國有企業、壯大國有經濟的使命,要強化擔當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正確對待、積極支持這項改革?!痹趫猿只窘洕贫惹疤嵯?,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這是黨的十八大指明的公有制經濟發展方向。混合所有制經濟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有了新的內涵,集中體現為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不再是絕對數量優勢,而轉變為相對數量和質量優勢。因此,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國有企業應該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自我完善,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在鳳凰涅槃中浴火重生,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樹立良好形象,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加強國有資本運營和監管、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等措施,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從而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
最后,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不斷增強我國經濟整體活力。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經濟對于我國經濟的作用正如血肉對于人體的作用,使我國經濟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
在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由不被認可到逐漸被認可,再到鼓勵、支持和引導的一個過程。不可否認,非公有制經濟由于其自身特點,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如融資難、相對分散、競爭力不強等困難,但同時非公有制經濟也有其自身的優勢。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它不僅對發展社會生產力、滿足人民生活多樣化需求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和崗位,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適應了中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非公有制經濟始終受到國家的引導、監督和管理,其存在和發展,不僅不會影響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而且還會在與公有制經濟的競爭和合作中,促進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壯大,實現國民共進。因此,《決定》明確指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當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和關鍵時期,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尤其是對于民營企業,通過混合所有制經濟,在能源、通信、金融、醫療、教育等基礎產業和關鍵領域,破除了市場準入障礙,讓民營資本參與國企改革,讓更多的民營企業能夠進入市場競爭當中。市場準入進一步放寬,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獲得了更大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公有制經濟一起合作共贏,共享改革成果。對于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國有企業來說,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激發了企業活力,增強了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混”只是發展手段和途徑,并且可以采取多種形式,而“合”才是最終方向和目標??傊?,實現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合作共贏,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根本所在。只有在基本經濟制度前提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才能真正實現“國民共進”,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的根本方向,最終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胡鞍鋼解析國企與民企的關系和發展方向[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5/14/c_111949604htm.
[2]張文魁.國企是親兒子 民企是干兒子[EB/OL]. http://wwwiceocomcn/renwu/27/2012/0523/248771shtml.
[3]董偉.“國民共進”難在何處[N].中國青年報,2014-08-20.
[4]郭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與國有企業改革[N].光明日報,2014-04-02.
[5]王榮森.從大時代角度看混合所有制[N].經濟參考報,2014-09-01.
[6][美]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薩繆爾森談效率、公平與混合經濟[M]. 蕭琛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22.
[7][美]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 經濟學[M]. 蕭琛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89.
[8]劉鳳義.論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兩個理論問題[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5,(1).
[9]顧鈺民.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4,(1).
[10]熊曉琳,李海春.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3).
[11]何干強.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經濟[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454-457.
【責任編輯:柴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