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萍
新品牌瞄準的是精品和名品消費群體,滿足文化及審美需求。
2017年伊始,造作全站價格調漲。
造作是一家做原創設計師家具品牌的公司,2014年9月以網上銷售家具起步,成立不到3年,至今已簽約27個國家82位設計師,完成了沙發、座椅、家具、燈具、家紡等全品類產品的設計和制造生產。因為家具產品設計獨特,又有質量加持,造作至今已吸引大量“忠實粉絲”,每天造作的用戶群中有很多人熱烈曬圖,追求新產品,反饋意見。
創始人兼CEO舒為直言,漲價不是消費用戶對產品的信任度,而是為了更好保障產品質量?!?016年以來,整個行業成本都在上漲,人力的成本也在漲。造作漲價原因有二:一是毛利區間扛不住原材料的漲幅,二是保障產品品質,這也是公司擴量增速的考量。”實際上,漲價與用戶跟隨的關系,才是新型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2016年7月,造作組織了一次Open Day,也驗證了其與用戶的關系。“當時我們發了100個邀請函,結果來了200多人,飯都不夠吃。”舒為表示,來參觀的用戶有著明顯的特點——年輕、漂亮、時尚,“超乎我的想象?!?/p>
這也是舒為對造作用戶的定義:85后到95后,以女性為主導,即將結婚或剛結婚不久的家庭?!拔覀兎Q之為新中產階級,對這群人的判斷——大學教育,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較好的審美,中等經濟收入?!笔鏋檎f。
中國家具市場發展空間巨大,每年有大量的家庭需要購買或換新家具。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數據顯示,2015年限額以上單位家居類零售額達2445億元。以更換家具的需求推算,根據《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4》數據指出,中國內地共有家庭戶約4.3億戶,按照每十年更換一次家具計算,相當于每年有4300萬戶左右的家庭更新家具;按每戶平均1000元計算,每年更新家具總額可達到430億元。
但造作的誕生并不為全市場消費者而生,它瞄準的是精品和名品消費群體,這類消費者是個性化的,他們希望家具能夠體現自己的品味和個性,購物的同時也享受審美和文化帶來的樂趣。無論是審美情趣、生活方式,還是價格觀念,這類消費群體都走在時代潮流前端。
“發現造作,欣賞造作,造作是合適自己的產品?!边@是造作用戶一種經典的產品體驗。這個原創設計家具品牌,在不到3年時間里,打動的不僅是用戶,同時打動了資本市場。早在2014年8月,還未正式上線的造作,就獲得了天使輪1500萬元投資,投資方為真格基金、IDG資本和投資人吳泳銘;運營一年后,2015年9月,又獲得了A輪1500萬美元融資,由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領投,IDG資本、晨興創投、元璟資本、真格基金跟投。
國際設計+中國制造
2015年11月,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在微博“絕無相關利益”地推薦了造作,羅永浩認為,造作將是最有希望成事兒的中國新興城市家居/家居品牌。
的確,造作作為新品牌在家居市場切開了一個新口子。造作既不是傳統紅木家居,又與宜家、無印良品等現代家居品牌從本質上區別開來。作為新現代家居品牌,造作不是盲目地復制、模仿國外的品牌,而是開創了自己的獨特模式,把現代的設計變成中國青年實體的生活方式。
具體來說,造作采用了國際設計+中國制造。在操作上,造作與國際設計師合作,選擇國內代工廠生產,最后由造作負責銷售。在這個過程中,造作參與了每一件產品從設計、生產、銷售、物流,到最后用戶反饋的流程。
首先,造作為設計師提出產品設計命題,包括用戶使用場景、使用材料、產品結構、色彩等;接著是工業化的可能性,也就是投入研發階段,包括產品的拆解、材料、工差、模塊優化等,中間會找供應商來制造模具,看打樣,確定完美無誤差后,由工程部拆解后匹配到合適的代工廠,批量生產;而在這個工程中,其質量控制團隊會駐入工廠檢驗質量?!皬脑O計到真正新品上來,至少也要一年時間,這個過程里會反反復復地修改?!笔鏋檎f。
在選擇設計師上,造作看重的是他們過去的代表作品,包括其設計語言是否與造作吻合、是否可進行工業化生產等。目前,造作已和Luca Nichetto、Jonas Wagell、Form Us With Love等來自意大利、德國、瑞典、英國等27個國家的82位設計師達成合作,除此之外也和百雅軒合作,取得吳冠中的藝術授權,生產藝術衍生家居產品。
當前,造作與國內8省51家代工廠合作,產品出來后進行包裝完畢,再進入銷售環節。在物流上,則選擇與德邦、順豐等第三方服務商合作的方式,提供標準化的上門安裝服務。銷售上,造作除了在自己官網上進行直銷,也入駐了天貓、京東等進行線上銷售。2016年7月,造作選擇往線下走,在北京頤堤港開了第一家門店,3個月后在上海又開了一家。
采訪過程中,舒為幾次提及“用戶為主”。比如,從用戶的形態去推導家具產品的顏色,最后得出顏色需要明快化?!爸袊且粋€大國城市,地域分布非常廣,國人整體的個性略微熱情奔放,喜歡熱鬧、溫暖,喜歡家庭,喜歡聚會,所以在產品設定里也加入了這個色彩設計的元素?!笔鏋檎f。
舒為說,用戶其實也參與到造作產品的升級迭代,“從開始設計方案出來后,我們會跟用戶去探討,有在線下去做調研,也有在線上去做投票,通過微信群、微博、客服等收到第一批的反饋。有些小產品之前的調整角是個毛氈片,用戶反應說,覺得容易掉,那我們換成一個螺旋片上去,類似于這種小細節,其實一直在做修改。你會看到我們好多產品叫升級版,就是一直調一直調,改善它很多小的細節。”
造作的生產流程,正如其的slogan“生而造作”所倡導——制造和創作。這個看似和“天生驕傲”一樣擲地有聲的標語,也讓消費者心甘情愿去購買一把賣到了699元的椅子。
一個棋盤,每一步都算數
舒為表示,作為一個理性家居品牌,造作不打情懷牌,它有實打實的硬實力,有能夠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生產力。她把打造造作比喻成一個棋盤,先是畫一個棋盤格,接著設計、研究畫棋子,再來研究棋步,最后拼在一起,形成自己實力壁壘。
而其中打造棋盤的人,是造作這支團隊目前包括舒為在內的五位合伙人。他們均在各自領域幾乎超過了十年經驗,擁有8年戰略咨詢以及創投經驗的供應鏈合伙人關子彬,10年開發經驗全棧工程師的技術合伙人高楊,13年品牌傳播經驗的市場運營合伙人王賦,以及12年家居開發管理經驗的生產鏈合伙人管治國。
而舒為本人,則是連續三次的創業者,大學還沒畢業開過廣告公司,斯坦福MBA畢業回來后開發了圖片社交平臺CIVO,擁有“12年設計經驗,5年產品經驗,7年營銷經驗,2年投資并購經驗?!?/p>
團隊每個人在各自領域從業多年,為新創業品牌創造“過濾”了不少坑,“明顯要比從頭開始,自己瞎搞的坑少了很多。”但舒為也表示,也會不可避免地遇到坑。舉個例子,裝飾的版畫儲放在北方的倉庫,因為低溫干燥而裂開了,儲放在南方的倉庫,會因為梅雨天氣產生霉味?!皫兹f元的畫,就這么損傷了,讓我很崩潰?!钡鏋闃酚^,說創業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
棋盤上,每個產品作為棋子,獨立,但又緊緊聯系在一起。每一顆棋子所在的位置,對造作這個大棋盤來說,每一步都算數。正如前文所描述,在生產棋子的過程中,造作尤為謹慎,步步跟緊,為的就是在這個棋盤中走出下一步的好棋。
舒為表示,將棋盤、棋格、棋子拼完后,造作還要實現“三端效率”——用戶的組合產品效率、供應鏈組合材料的效率,整個銷售節奏和應季策略效率?!耙驗樽稣麄€產品規劃所應對的是三端,一端是供應鏈,有哪些供應能力,供應能力的優先次序是怎么樣的?一端是用戶,還有一端是營銷跟品牌,這是一個策略的問題?!?/p>
她笑稱,造作披著文藝的外皮,實際是一個“理工男”。她說造作內部有一個復雜的算法,計算每個產品批次周期,包括生產、交付、和銷售周期,迎合每個營銷節點,最后合成一條曲線,動態發展。
雖然作為家具零售業的新人,造作有自己獨特的生產和管理方式,它的“棋盤”打造出來出了產品質量的壁壘、團隊人才的壁壘以及銷售管理的壁壘。舒為毫無避諱,直言現在的造作在家居家具零售領域中是拔尖的,因為在這不到3年時間里,它已經實現了單月投入和產出的持平。
她表示,現在造作最主要的是要把品牌做大起來,以直營店為主控制終端零售的方式,包括價格體系在內的零售體驗,暫時不考慮分銷或加盟,“在保護品牌資產跟企業上,我們要先把自己搞清楚再說?!币巹澲?,2017年造作將繼續擴大材料生產品類,并在客戶熟悉的核心城市拓展開設線下體驗店。但舒為并未透露規劃的線下門店具體數量,只說走一步算一步。
實際上,對比前兩次創業經歷,舒為的這一次創業做得最踏實,在打造造作的這個“棋盤”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讓她由衷地自信。她希望憑借著“棋盤”打造的硬實力,讓造作在三年內成為一家大公司,而非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