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龍川小學 萬秋萍
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龍川小學 萬秋萍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是一門對邏輯思維能力有很高要求的學科,在學生成績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主宰課堂,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消極被動接受,課堂效率得不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桎梏,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來讓學生去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讓學生在輕松自由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知識,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質的飛躍。以下是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歸納總結出幾點經驗,希望給予廣大同仁一定的啟示。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學習,才能讓學生真正從心理上悅納數學,學生的求知欲才會大大提升,教學目標的實現才會更加輕松高效。數學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思維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條件鍛煉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效率得到大大提高。筆者經過深入研究和思考,得出了幾點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供廣大教師借鑒。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摒棄傳統教學中獨裁者的身份,幫助學生確立主人翁意識,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只有每一位學生都置身于教學活動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才會更加扎實,記憶才會更加深刻。教師要營造民主自由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踴躍發言。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對于其中合理的成分要充分肯定,幫助學生確立自信,對于其中不合理的成分要及時指正,幫助學生查缺補漏,讓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提升。筆者認為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關愛去呵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切不可犯教條主義錯誤,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也要秉持寬容的態度,和學生共同分析其中的原因。對于學生的創新、學生的舉一反三,教師一定要加以贊揚鼓勵,學生的自信心也會隨之確立,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升。如教學《統計》這一課時,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向學生發問“從中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小組討論,出乎我意料的是學習成績較差,平時上課一言不發的劉云把手舉起來了。我十分欣慰,讓她起來回答問題,她站起來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我知道她是太過緊張,我一直面帶微笑,循循善誘,維持課堂秩序,讓大家認真聽她講,她逐漸冷靜下來,雖然言辭不太準確,但觀點是正確的,我非常激動地表揚了她,全班同學也給她了掌聲,從此之后她在數學課上聽講十分認真,積極回答問題,學習成績也有了質的飛躍。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關愛和鼓勵來呵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此學生才會樹立信心,發現數學只是個紙老虎,學習成績隨之大大提升。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桎梏,導致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消磨殆盡。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是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教師應洞悉小學生的思維、性格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筆者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綜合了多種手段,如多媒體放映、實物舉例、結合試題等,讓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如筆者在教授《認識測量與觀察》這一課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用幾個源自生活的小問題來導入課題,再借助展示幾幅生動的圖畫、和學生一起做游戲等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掌握課本知識,從而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一千個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知識水平和性格特點,因此每個人對每個知識點的理解都不盡相同。教師切不可一味地以教材為標準去衡量每個同學的不同見解,教師應采用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度去對待學生的不同觀點,要去創設一種自由開放的環境,讓學生去各抒己見,在爭論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充分表達心中所想,教師也可以借此機會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況,從而制定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如筆者在教授連加連減運算時,首先讓學生自主學習,因為加減法知識的積累,學生可以比較輕松地掌握新知識。隨后我讓學生來報告自學成果,并展開小組討論,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并為他人答疑解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憑借自己的能力掌握了新知識,復習了舊知識,并且還提高了自學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等。“爭論”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調動思維,認真思考,從主觀上接受了知識的熏陶,知識掌握得更加牢靠,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如此便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知識的最后一個環節就是應用知識,學生通過具體的行動來發展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務必要讓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踐來鞏固所學知識。筆者往往通過設計具體的數學活動課的形式來讓學生溫故知新。如在教授《統計》時,讓學生統計教室內的事物,制作表格。通過具體的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明白數學源自生活,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務必要以“愛”去呵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境”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以“爭論”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動”發展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如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得到激發,課堂效率才會得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
[1]李紅梅.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207.
[2]魏如根.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析[J].…成功(教育),2012(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