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海縣永寧路實驗學校 余文仁
探討小學數學圖形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江蘇省濱海縣永寧路實驗學校 余文仁
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點學科,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正在逐步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改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圖形教學的方式,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數學的教學方式接近生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豐富知識的積累,也可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生活中可以認識到數學的重要作用,將數學應用到生活中。
小學數學;圖形教學;教學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改革,將數學應用到生活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目前,我國非常重視小學基礎階段的教學改革,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圖形和幾何的知識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通過對圖形和幾何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圖形教學的方式,學生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促進小學數學圖形教學的順利進行。
1.小學生空間思維發展水平對數學圖形教學產生一定的約束
小學階段的學生的空間思維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直觀感知階段,通過直接觀察來解決直觀而具體的問題,學生在進行圖形學習階段通過直接的觀察認識圖形,在這一學習階段,學生對圖形進行初步概括,可以區分圖形的形狀,但是對圖形只是直觀的概括,缺乏對圖形性質深入的概括。二是學生通過對圖形性質的學習,可以將圖形和性質聯系在一起,形成具體概念化的圖形知識。三是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轉向抽象邏輯思維,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抽象的概念,再進行邏輯推理,從而使學生形成抽象邏輯思維。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三個階段都存在著不足之處,學生思維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有的學生的實踐能力差,有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差,還有的學生只會機械式地記憶,不用將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學習中。除此之外,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方面也存在不足。
2.教師教學過程中呈現出某些不足
在小學數學圖形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將學生對圖形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認識圖形,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而不是將邏輯推理作為教學的重點。在目前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教師一般只注重對知識的講授,讓學生在課后時間進行實踐,這樣違背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規律,與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不適應,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知識,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沒有接受課程改革下的新教學模式,在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下,學生還是處于被動學習階段,學生在學習中不能直觀地感知圖形的形狀,無法更好地把握圖形立體感和空間感。
1.構建生活化數學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教學應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在生活中找到學習圖形模具。注重生活中舉例,將一些事例運用到教學中,可以使學生產生學習圖形的興趣,體會到生活中存在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發現數學,使學生喜歡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體積的時候,創造情境學習空間,如冰箱的容量,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時,可以利用分蛋糕的情景,學習圓的周長時,可以利用呼啦圈,學習比例尺時,讓學生觀察地圖來解決比例尺的知識疑問。通過情景教學,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圖形在生活中的存在,同是也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好奇心。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將教材知識靈活地運用,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實踐、探索以及交流,實現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學生學習圖形時應該重視大量的實踐,通過對圖形知識進行實際的測量、觀察來掌握圖形知識。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實際的操作和觀察是重要環節。如小學一年級的課本上有一節課是有趣的圖形,其中“動手做”就是動手操作的命題。教師在進行圖形教學時將學生分組,讓學生動手將正方形紙隨意對折、剪裁,拼出自己細化的圖形,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的圖形意識和實踐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多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如在學習體積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生活的事例自主學習和思考,找到規律,推理出體積公式,從而使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分組交流,在溝通交流中學習,使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到更多知識。如在學習測量時,教師根據小組進行不同的分工,讓學生在操作中區分厘米和米的概念。
3.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摒棄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接受和應用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圖形的學習中直觀具體地觀察圖形,使學生在動態的情景中學習,學生在這種情景中學習有利于獨立思考,發揮想象力,同時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如學習角的概念時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動態的表示,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使學生從具體思維轉向抽象邏輯思維。
總之,在小學數學圖形教學中注重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遵循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規律,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中學習知識,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在學習圖形的過程中使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得到提高,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1]李紅艷.對小學數學圖形教學的一點思考[J].吉林教育,2011(25).
[2]李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2).
[3]閆憲彬.談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的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05).
book=48,ebook=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