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 王長海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打造創新課堂
——淺析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創新教學
江蘇省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 王長海
小學數學課堂是培養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發展他們數學思維的重要場所。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強師生雙方的合作交流,用教師豐富的數學知識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影響,使學生產生探究興趣,發揮思維的活躍性,高效完成學習內容。在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時,教師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切入點,設計創新的教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課堂教學在他們的主動參與中進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創新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能力,從他們的實際出發設計教學內容,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好奇心,發揮他們的探索能力,積極主動地分析所學知識。在主動思考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快速深入地進行分析,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加快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生掌握的知識有限,抽象思維發展存在局限性,使他們在探究過程中能有效把握學習方法,缺乏對知識的深入分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巧妙設計以疑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促進思維靈活性的發展,有效解決問題,掌握所學知識。例如,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教師給學生出示一組多個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在計算過程中,學生用加法計算會花費很長時間,這時教師提出問題:你想知道這些算式的簡便方法嗎?在學生的疑問之后提出問題,使他們迫切地想要知道如何簡便計算。此時,教師引出乘法的相關知識,能讓學生積極地進行分析和思考,認識到乘法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使他們順利解決教師所出的題目,深刻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式,使他們從模仿教師的思路、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中走出來,多角度、多方面地對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找到獨特的解題思路,促進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思維,讓他們通過解決這些題目養成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好習慣,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例如,在教學“工程問題”時,教師給出學生如下題目:計劃修一條水渠,甲隊單獨修要用8天,乙隊單獨修要用10天,甲乙兩隊合修3天,剩下的讓甲隊單獨修,剩下的要幾天修好?給出題目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獨立分析,通過分析和積極思考,學生找出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拓寬了他們的思維面,讓他們能用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在思維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他們進行指導,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發揮,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學會舉一反三,實現高效教學。
三、設計多媒體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多媒體教學是采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創新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采用多媒體來讓學生進行重難點內容的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把多媒體和數學知識結合起來,能夠向學生展示豐富的圖片、知識的動態推導過程。在趣味性、直觀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生被多媒體展示的內容所吸引,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積極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趣味性,發揮思維的創造力,高效完成學習內容。例如,在教學“對稱、平移和旋轉”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在教學對稱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生活中對稱的物體,讓他們通過觀察大膽猜測對稱的概念,并結合教材內容對猜測進行驗證,使學生在多媒體的輔助作用下快速掌握對稱的概念,并學會判斷圖形是否關于對稱軸對稱是否是軸對稱圖形,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游戲是一種趣味性的活動,對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結合游戲開展教學,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在游戲中進行積極探究,通過積極思考掌握教材中的內容,在游戲中取得優勝。結合游戲進行教學,能夠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讓他們能夠深入研究教材中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找規律”時,教師在讓學生掌握了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后,組織他們進行競賽游戲,給學生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找出圖片中的規律。在競賽過程中,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他們都想要獲得競賽的勝利,精力高度集中,認真觀察圖片上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找出規律,提高了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在趣味性的游戲中,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激發了他們的數學活躍思維,使他們高效地完成所學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在讓學生探究數學知識時,改變定式思維,結合操作進行探究。在操作過程中,學生能通過直觀的操作把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之間建立聯系,有利于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深入發展,使他們深刻掌握所學內容。在設計操作活動時,教師要深入探究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能力和興趣設計操作內容,激發學生的操作積極性,讓他們在操作過程中促使知識內化,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學“三角形”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操作活動,讓學生準備一些長短不同的小棍,讓他們從這些小棍中選擇三個組成三角形。通過操作活動,學生對三角形有了直觀的認識,掌握了三角形的特點,使他們能夠靈活運用三角形的知識,促進了他們數學綜合素質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構建創新教學,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結合教材內容設計新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充滿好奇,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點撥,使他們在教師的啟發下促進思維的深入分析,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教材內容,使教學目標高效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