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中學 曹亞東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新方法
江蘇省海門中學 曹亞東
數學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實施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本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精神,筆者將實踐中具有一定借鑒意義的教學過程分享給各位同仁,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新課程改革;高中數學;教學新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實施,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呈現出了一些新的教學面貌,與以往的灌輸式教學不同,新課程改革思想更加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作用。以下筆者將結合自身高中數學教學經驗,淺談如何實施新的教學方法優化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望能幫助到各位同仁。
為了響應數學新課程改革思想,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初始階段設置有效的問題情境,利用問題導入數學教學內容,進而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其思維的發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發學生智力。課堂教學的初始階段是整節課堂的關鍵,所謂“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對某一現象產生質疑,有了質疑才會有進一步的思考和解題的過程,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可以積極采用問題情境創設的方法,有效導入數學教學內容,以實現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數學必修二《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時,這部分知識就涉及對空間幾何體的認識,教師在教學的初始階段可以如此導入:“在一個空間內,點、線、面之間存在哪幾種位置關系?以我們的教室為例,誰能說一說?”如此,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空間幾何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學生可以在靈活的思考中實現思維的發散,促進創新能力的養成,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高中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點設置得比較雜亂,并且其知識的深度較之初中教學內容來說更有內涵,因此,對于教材中的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當學生以一人之力難以攻克時,就需要借助集體的力量,另外,從長遠來看,高中生即將成為步入社會的人才,在社會的工作和學習中,缺乏團體合作是難以取得成功的,因此,筆者認為,無論是從數學知識的難易程度或者是從學生將來步入社會的角度來看,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引入小組合作教學都不失為一種良策。通過在數學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實施小組合作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很好地掌握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幫助學生向高等學府眺望,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強化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將這種能力應用于其他科目上,實現高中生綜合學習水平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高中實踐教學中,部分學生反映由于知識深度的劇增,難以適應抽象性如此強的數學知識,對于數學基礎概念的掌握一塌糊涂,以致在后期的學習過程中越來越難以理解,最終陷入理解難、學習差的惡性循環之中,可能在高中數學學習的前期學生還有些許學習興趣,但是隨著學習種種困難的來臨,最終失去了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這樣的現象是所有高中數學教師所不愿看到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也是數學教師教學的失敗,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教學不良局面蔓延,改善教學面貌,高中數學教師可以考慮在教學實踐中利用多媒體電教技術,將原本枯燥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圖文并茂的教學視頻,可以大大提高高中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做學習中的主人,便于學生理解,也利于教師教學。除此之外,多媒體電教技術本身具有視頻可停、可逆、可循環的特性,可以讓學生學到學會為止,針對學生不懂的問題,教師可以停止播放開展重點講解,有興趣的學生還可以將教師的多媒體課件復制到磁盤,在課下重點復習,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電教技術的方式開展教學,通過在多媒體上繪制相應的三角形,從而以動態幻燈片的方式向學生講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正、余弦定理在實際中的應用,幫助高中生學好抽象的數學三角形知識,提升數學教學整體水平。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身為高中數學教師,理應積極開展教學實踐,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凸顯,改變傳統的灌輸教學面貌,化填鴨式教學為主動式學習。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高中數學教師可以積極嘗試以上幾點策略,如設置問題導入,激發學生思考興趣;開展小組教學,強化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勢,便于學生理解等,力圖實現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最大化,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輸送大批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1]劉陸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素質結構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2]郝娟.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的研究與實踐[D].陜西師范大學,2010.
[3]呂海平.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方式及其轉變途徑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