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曹 懿
為自然生長的野花注入陽剛之氣
——樂余中心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探索心路
文 曹 懿
2013年1月張家港市教育局為了促進全市教育更加均衡優質地發展,在全市中小學和幼兒園中提出“美麗學校”建設行動計劃。全市各校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學校持續發展的動力來源于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及文化。我園從頂層規劃入手,根據構建的發展藍圖不斷生成和豐富課程的內涵。經過三年多的探索,在園本課程的建設和特色文化的打造方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步。特別是結合自己園所的特點,構建的“三樂”課程成為了滿足和促進幼兒良好習慣、學習品質培養及孕育各種潛能的抓手,并且在連續的分享中,不斷前行,不斷進步。
園本課程建設;幼兒發展;探索
我園雖然地處邊遠,但是教育責任讓我們每個樂幼人馳而不息。開創“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成長路徑,提出了“享受自己成長”的辦園理念,倡導“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的價值取向。明確了“野氣、雅氣、靈氣”的培養目標,初步構建“樂野、樂雅、樂慧”課程,為幼兒園的特色發展描繪了清晰的藍圖。利用得天獨厚的戶外場地資源,創設了凸顯“自然、自主、自由”理念的“樂寶貝”游戲廣場。開啟了我園尊重規律、回歸本性、著眼未來、助力成長的游戲化課程的漫漫征程。進一步拓展了“樂野”版塊的親子大自然實踐探索。“放飛紙鳶”春天里的故事、十公里行腳挑戰等活動,在培養幼兒愛學、會學、主動、堅持、專注、活潑、創造等品質的同時,還培養了他們熱愛生活,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
梳理了“樂雅”品格啟蒙系列,經典國學“弟子規”課堂、幼兒禮儀漂流活動、“禮儀故事”展演、“在園一日禮儀”實踐六環節等,幫助幼兒從小養成堅持、合作、計劃、有序等好習慣。“樂慧”閱讀特色版塊,童聲故事會、親子童話劇、主題閱讀區角活動等不但培養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專注力、想象力、思維力等,而且潛移默化中也養成了注重溝通交流、和諧相處的品格特征。“三樂課程”的誕生,不僅是因為特色課程的需要,也是我們以孩子發展為本的教育價值觀的需要。我們試圖通過在孩子們喜歡的游戲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豐富各種經驗。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和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培養和鍛煉他們的各種能力。
(一)增加游戲設施,適當提升膽氣與力量
在已有的運動拓展區、農家樂休閑區、真人CS野戰營的基礎上,增加設置角力、攀爬、對抗的項目。最大限度地將孩子引向戶外游戲場地,鼓勵孩子競爭、對抗,不怕孩子流汗、流淚甚至流血,在長期的游戲活動中,增強孩子的體能和膽量。
(二)豐富區角環境,增加探索的游戲空間
進一步整合與開發區角游戲的環境資源,圍繞主題閱讀創造孩子關注和喜歡的活動,支持反復實踐和創造探索。引進當地的傳統游戲項目,讓孩子們在激情創意中放飛科學藝術的夢想。
(三)連接社會資源,開設活力彰顯課程
我園沒有男教師,等、靠、要都不能解決問題,從社會上吸取營養、借力發力是目前比較可行的方法。上半年我們已著手進行試驗,將男性志愿者引進課堂。我鎮樂余高中志愿者團隊中,有一群熱愛運動的男教師,他們的足球隊在我市小有名氣,上半年我園請他們為大班孩子上足球課,深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這學期我們繼續請他們上足球課,同時準備再開設籃球課、武術課。
(四)加強師資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緊緊圍繞《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從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的核心入手,綜合職前培養、入門資質、職后發展各個環節,根據教師的不同性質、不同層次、不同需要分別開展上崗培訓、三年過三關考核、專業能力成長營等活動,幫助教師快速掌握觀察和了解幼兒的能力,激發和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動力,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滿足幼兒的學習方式。
如果人的一生是一個金字塔形狀的積累,那么,我們幼兒園教育絕對是最初始的基礎。毫不夸張地說,幼兒的三年可能影響到其一生的發展,所以幼兒園教育任重道遠。我們將滿足孩子們通過模仿、感知、探索,“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不斷積累經驗,逐步建構自己的理解與認識。我們也希望我們幼兒園能幫助孩子養成樂于探究的好習慣,培養不向困難低頭的好品質,鍛煉出強壯健碩的好身體。
新的學期新的展望,期待新的進步,再讓孩子們增添一股陽剛之氣吧!我們會繼續倡導“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的教育取向,一路前行!
(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中心幼兒園)
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