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陳思青
有效導入,構建小學高年級數學優質課堂
江蘇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陳思青
數學課堂教學中,好的導入是啟迪學生思維的金鑰匙,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使學生懷著強烈的求知欲與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小學高年級數學知識點的抽象性相對較高,而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師必須根據高年級學生的實際特點巧妙地選擇新課導入的方法。新課導入雖然占用時間短,但卻起著“牽牛鼻子”的功效。有效的導入能夠起到先聲奪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本文擬結合相關教學實例,探尋小學高年級數學新課導入的有效方法。
小學數學;新課導入;方法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是數學教學活動所必備的教學環節,精彩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而有效的導入可以為整節課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及學習習慣已經有了一些發展,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以及創造性也得到了一定提高。因此,教師對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新課的導入更具有挑戰性。
1.常規課堂導課意識淡薄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課余時間來完成大量瑣碎事務以及教學工作,使教師缺乏工作激情,對于本職業具有倦怠感。同時,又因為高年級學生認知結構已有了一定的發展,因此教師往往認為高年級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有所提高,對新課導入環節的意識比較淺薄,往往忽視了新課導入的環節的研究,甚至忽視導入環節,直接進入授課環節。
2.課堂導課手法平庸
小學高年級一般是指5~6年級的學生。為了方便省事,個別教師在新課導入環節會一直運用某一種導入方法,忽視對新課導入的研究,不顧及導入方法的多樣性、新穎性、創造性,從而使新課導入環節為一整節課起不到有效的引導、鋪墊作用。
1.復習舊知導入法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數學知識之間是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的,新知識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驗,運用這種方法時要注意找準新知識的切入點,使新舊知識建立合理、恰當的聯系,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
例如小學五年級下冊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一課,由于本課是在學生本冊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進行適當的復習是必要的。本課剛開始,教師先組織幾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然后出示一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提問:“同學們,最后一道算式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學生自主練習后教師可以說:“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今天就來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已有知識,同時又讓學生自己主動地遷移了新知。
2.設置情境導入法
數學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因而教師在平時的新課導入中也應注意創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數學情境,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例如:小學五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課,課的剛開始,教師直接在黑板上寫出課題,接著提問:“什么叫策略?你在哪些地方見到用過?你能舉例說明嗎?”由于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了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因此以連續問出一連串的問題的方式來引出新課,讓學生的思維集中在解決問題的策略上,既有效地引出了課題,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激趣導入法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興趣是推動小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巨大動力,所以針對高年級的小學生,在新課引入中應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導入巧妙,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1)故事激趣,豐富想象
故事導入法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它既能幫助學生豐富想象,又能把好奇心變為興趣,讓學生產生心理需求,從而很自然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所以,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構思相關的故事來導入新課。
例如小學六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課的開始,教師讓學生欣賞《曹沖稱象》的錄像,感受策略,接著提問:故事中曹操提出了什么要求?曹沖用什么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曹沖用一船石頭的重量來代替大象重量,真了不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這種辦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之后板書出本課課題,用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導入新課,初步感受用替換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方便、實用,讓學生在課的開始就進入知識的探究中,為全課教學打下基礎!
(2)設置懸疑導入法
設置懸疑的新課導入的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二是啟發學生的思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經常以懸念作為挑逗學生好奇心的觸發點,這樣不僅會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也會使學生產生探索問題“奧妙”所在的神秘感,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的濃厚興趣。
例如,五年級上冊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這節課之前,由于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用字母表示的物體,因此上課前,我首先出示Kentucky Fried Chicken,然后問:“你們知道這個短語是什么意思嗎?”這時學生情緒高漲,產生疑問,引起認知沖突,接著我將首字母依次放大變紅,學生隨即指出是肯德基。接著我出示了 Water Closet 和撲克牌卡片,讓學生說一說用字母表示的意思。這樣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抓住了學生的認知沖突。
新課的導入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起始部分,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小學高年級數學新課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應該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內容,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及課的類型,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導入,要遵循針對性、啟發性、趣味性、新穎性、簡潔性原則,靈活選擇導入方法,做到導之有序,導之有法,導之有理,導之有度。各種導入法之間并不互相排斥,有時幾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反而會使課堂教學更加自然、和諧,更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丁欣欣 .“先聲、奪人、多趣”——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藝術 [J].中國校外教育,2012(07).
[2]趙俊紅 .有效導入精彩演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的設計[J].學周刊,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