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田家炳實驗小學 蔡春妹
以“讓學引思”理念指導小學數學習題設計
江蘇省鹽城市田家炳實驗小學 蔡春妹
小學階段的數學習題設計中,教師要將兩個訓練要點作為設計過程的核心向導 :一個是要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維層面,另一個則是要讓學生在解題中有充分的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讓學引思;小學;數學;習題;設計
習題的設計直接考查教師教學的基本功,不少教師對于這個教學范疇沒有給予足夠重視,課堂上設計的訓練題在形式上十分單一,內容上也不夠吸引學生,這使得學生普遍對于習題提不起興趣,學習動力也不足。小學階段的數學習題設計中,教師要將兩個訓練要點作為設計過程的核心向導:一個是要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維層面,另一個則是要讓學生在解題中有充分的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這兩點融合到一起其實就是“讓學引思”理念的核心,在讓學引思的指導下設計的小學數學習題不僅會更加豐富有趣,題目的開放程度更高,學生在完成這些題目時自身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充分的鍛煉,這才是習題教學的效果的體現。
教師可以嘗試采取新穎有趣的形式設計習題,在習題設計中融入更多趣味化元素,讓學生對于做題有興趣,并且能夠主動積極地應用所學知識。很多教師一想到習題設計,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那些課后的常規運算題,這類題目其實是學生最不感興趣的,習題訓練中如果充斥的都是這類問題,那么學生很容易喪失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積極主動地革新自身觀念,在習題設計時要多花心思,融入更多新穎有趣的元素。比如,可以轉變題目的形式,將游戲要素或者是其他類型的趣味化要素融入題目中,讓學生產生了解和探究的欲望。同時,教師可以讓題目具備一定的開放性和思維量,那種單一的運算題或者計算題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習題設計,教師需要做的是找尋知識應用的有效依托,設計新穎有趣的問題類型,在這樣的前提下更好地鍛煉與提升學生的思維素養。
比如,在教學《質數與合數》這部分內容時,這其實是一個學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識點,因此,教師設計的習題針對性要強,鞏固學生對于知識的有效吸收。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在 1-20 中,奇數有( ),偶數有( ),合數有( ),質數有( )。這一練習要求學生個體獨立完成,我的后續問題是:“你有什么發現嗎?”學生小組討論后得出了很多結論,如:質數不一定全是奇數;合數不一定全是偶數等。這樣,不僅題型有所改變,而且練習形式也體現了個體與小組結合的特點,最為重要的是,學生透過這一個問題很好地復習了這部分知識的核心內容,并且加深了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因此,教師設計習題時一定要凸顯鍛煉學生思維的基本目標,在這樣的設計思路的引導下產生的習題才會有更大的教學價值。
基于讓學引思理念指導下的習題設計中,教師不妨融入更多開放性元素,以這樣的形式加強對于學生思維品質和獨立探究能力的訓練。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積累還不多,因此,學生難以應付那些綜合程度較高且比較復雜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在嘗試開放性問題的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可以以生活化的背景作為依托,設計一些可以從不同層面展開分析探究,有多種解答方案的習題類型,這便是一類非常典型的開放性問題。這樣的習題設計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有充裕的發揮空間,學生可以就一個問題形成多種思路與解題方案。最后,教師在對比幾種不同的解法時,會讓學生感受到思考問題其實有不同的切入點,以哪種形式探究這個問題最為簡潔與方便,這便是對于學生思維品質的一種鍛煉。
傳統教學背景下,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主的學習方式已明顯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獲取的渴求,教師需要有意識地挖掘生活中蘊含的豐富的教學資源,在習題設計時融入開放性元素來豐富課堂。例如,一次習題課上我給大家引出了這個問題:有52名學生游玩劃船,船的種類有:大船一次可以做 10 人,每次收費 16 元;中船一次可以做 6人,每次收費10元;小船一次可以做 4人,每次收費6元。請問怎樣租船最好?顯然,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探索租船方案,這是一個典型的開放性問題,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思路的靈活性都可以得到鍛煉。
一提到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很多教師想到的就是那些很難或者很復雜的問題,也會有不少教師嘗試將一些難度很大的問題引入課堂,覺得學生如果能夠解答,乃至最后弄懂教師講解的解題方案,學生就可以得到進步。這種認識其實存在偏差。小學生在知識積累上還比較薄弱,學生的思維方法和模式也在形成與構建的過程中,太難的題目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挑戰很大,也會帶給學生心理上的負擔,讓學生對于數學課的學習有畏懼心理。因此,教師一定要合理把握習題的難易程度,這樣習題訓練的效果才更容易體現。
有些教師喜歡片面增加習題的難度,他們的觀點是難題會做了,簡單的題目也就會做了。這樣的認識其實是極不符合教育規律的,一方面沒有真正達到習題的鞏固練習的學習功能,另一方面挫傷了大部分同學的積極性。因此,數學教師在習題設計中必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要注意設計好習題的編排結構,通過習題的編排展現教學思路,同時,必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識特點。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知識點設計由淺入深、有一定梯度的問題,這樣的習題設計也可以達到鍛煉學生思維和解題能力的效果,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過渡與適應的階段,既鞏固了大家的基礎知識吸收,也進行了能力水平和思維品質的鍛煉與提升。
[1]趙會閣 .淺談小學數學習題講評環節的優化設計 [J].學周刊,2013(12).
[2]管 志 陽 .小 學 數 學 習 題 開 發 的 策 略 研 究 [J].教 育 科 研 論 壇,2011(02).
[3]湯偉珠 .新課堂 ,呼喚數學習題“生活化”[J].教育科研論壇,2008(06).
[4]趙士綱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習題的分類研究與思考 [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6(11).
[5]陳賽鈺 .小學數學習題設計的關鍵點 [J].教育評論,1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