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國珍
淺議圖畫書的早期閱讀教學策略
文 徐國珍
圖畫書是一種強調文學性和藝術性的兒童文學類型。本文以一線幼兒教育工作者為研究者,從挖掘圖畫書的早期閱讀價值入手,研究如何構建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早期閱讀教學策略。以圖畫書為閱讀載體,在分析圖畫書的早期閱讀價值的基礎上,從創設多元的閱讀物質環境,營造愉悅的自主閱讀氛圍;從聽、讀、說演出發,構建早期閱讀教學策略兩個方面分析探討圖畫書的早期閱讀教學策略。
圖畫書 早期閱讀 教學策略
圖畫書被譽為“人生第一本書”,是幼兒通向流暢的、獨立的閱讀過程中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對幼兒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圖畫書既有美術的色彩、線條、構圖形成的視覺美,又有文學中的詞匯、語句、結構構成的語言美,對幼兒語言中樞的成熟起著重要的催化作用,這為圖畫書成為學前兒童的主要閱讀材料奠定了基礎。
開展早期閱讀活動,首先要為孩子們創設一個溫馨、舒適、自由、沒有干擾、相對安靜的閱讀場所,而且在這個閱讀區中,應該包含豐富、多元的閱讀信息,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在閱讀區體驗到閱讀喜好的歸屬感。除了閱讀區,還可以創設一個表演區,可以讓幼兒在欣賞完一本圖書之后到表演區給其他孩子講故事、演故事。
物質環境固然重要,但畢竟是外在的,在兒童的早期閱讀中,心理環境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早期閱讀不是教孩子“如何”閱讀,而是教孩子“渴望”閱讀,閱讀要以孩子們的自愿自主為原則,哪怕是那些不喜歡閱讀的孩子,要以引導、鼓勵為主,要真正將閱讀的自主權還給幼兒,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愉悅的閱讀氛圍。
一本優秀的圖畫書,其“每一張畫面就像一臺戲,人和物,情和景,性格形象的刻畫,位置的經營,氣氛的渲染,色彩的處理,它所表達的內容有時是上百上千個字都無法描寫的”。正是因為圖畫書這種獨有的特質,幼兒在閱讀圖畫書的過程中才會感到趣味橫生、愛不釋手,那應該如何抓住圖畫書的這一特質開展圖畫書閱讀教學呢?
(一)聽文——大聲為孩子們朗讀圖畫書
不管松居直、彭懿,還是吉姆·崔利斯,他們都倡導不帶功利的閱讀。松居直認為“圖畫書不是用來學習的東西,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彭懿覺得“大人讀故事,孩子一邊用眼睛看圖畫,一邊用耳朵聽大人的聲音,這就是圖畫書最正確的讀法”。我們給孩子們讀圖畫書,總是急功近利地將閱讀與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高尚情操、擴大知識面等等結合在一起,帶著這些冠冕堂皇的目的往往會使我們無法輕松地為孩子們講述故事。圖畫書不是教科書,不是為了讓孩子學習知識,更不是為孩子以后的學習做準備,它唯一的作用是帶給孩子樂趣,讓孩子真正體會到讀書的快樂!因此,要想讓孩子們喜歡閱讀,愛上圖畫書,進而不落痕跡地幫助孩子們提高語言能力,我們首先要從大聲為孩子朗讀開始,將書中的文字一句一句地說給他們聽,就好像和孩子們手牽著手到故事王國去旅行,在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時,播下一粒一粒語言的種子,讓這粒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二)讀圖——充分挖掘圖像的敘事功能
圖畫書中的圖畫是插畫家們精心所繪,講究美術的技法和風格,講究繪圖的精美和細節,講究不拘一格的表現手法。如:通過顏色與心理特征、大小與等級的一一對應關系,暗示故事人物的心理感受、命運,表現故事的不同意境。通過不同的構圖方式,展現一個個鮮活的場景,帶領讀者領略不同的風景。可以說,在圖畫書的閱讀中,孩子們閱讀的是圖畫書的插圖,因此在朗讀的基礎上,帶領幼兒“讀圖”顯得尤為重要。
比如環襯的閱讀,環襯是封面與書芯之間的一張襯紙,是最容易被人漏看的一頁,但孩子們卻不會漏過環襯。費吉利亞·李·伯頓的《小房子》,環襯上畫了一座小房子,它面前不斷掠過象征時代變遷的交通工具。雖然孩子們還不太懂交通工具對時代變遷的意義,環襯上畫的各種交通工具卻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們的目光,最奇妙的是作者在第二行最后一幅圖中畫了一輛汽車停在路邊,一個人正在車旁揮著帽子跺腳大叫,這個小小的細節卻引起了孩子們的爭論。往往被我們成人忽略的環襯,對孩子們來說隱藏著許多的秘密,孩子們還會探索環襯與故事的關系,甚至會思考環襯為什么要這么畫的問題。再來看看正文的閱讀,在閱讀《鼠小弟的小背心》時,細心的孩子一下就發現了書中的破綻,比如第13頁上和第15頁上的海獺有胡子,而到了17頁海獺的胡子沒有了。于是有的說忘記畫了吧,有的說他故意考考我們的,也有的說本來就沒有,那是新造型……又是一場沒有唯一答案的猜測。
“誰也否認不了,每一個孩子都是‘讀’圖畫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圖畫上表現出來,孩子的眼睛就會發現它們。”這是李利安·H·史密斯說過的一句話。是的,看圖畫書長大的孩子,不但能發揮想象,將一頁頁斷開的圖畫連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還會發現隱藏在書中的秘密。
(三)說演——說一說、演一演聽到或者看到的故事
讓幼兒口述自己聽到的或者看到的“故事”,讓幼兒扮演“講故事人”的角色來編和講自己的故事,對幼兒而言是最重要的早期書面語言的學習經驗。在語言活動中,我們常常通過提很多的問題來幫助幼兒提高其語言能力,促進其思維發展,而圖畫書的早期閱讀功能是為了幫助孩子真正愛上閱讀,因此圖畫書的教學與一般的語言活動是有所區別的,教學中不以過多的提問回答來幫助孩子整理故事,而是通過幼兒自己讀圖、成人朗誦來開展自主閱讀活動,通過說、演來詮釋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這就要求表演區投放的材料要跟隨孩子們的閱讀進程,比如閱讀了《咕咚》《小老鼠和大老虎》,可以提供一些故事中的角色頭飾,讓孩子們在游戲表演中自發地表演故事。圖畫書的說演不在于孩子是否能一字一句地背誦出故事中的角色對話,也不在于動作表演的優美到位,而在于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身體動作來表現自己對圖畫書的理解,在于孩子們在閱讀完相同的圖畫書之后,與同伴之間能自主地互動,教師只是作為支持者、觀察者、引導者,在孩子們需要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幫助。當然不是所有的圖畫書都適合用來表演,有的圖畫書只適合自己理解和講自己的故事,圖畫書的延展閱讀方式有很多,需要老師的分析引領。
圖畫書的早期閱讀教學策略還只在探索階段,沒有既定的探究模式,只有探索的不斷深入,不斷更新,不斷修正與完善。下一階段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還有很多,如:
(一)如何循序漸進地選擇合適的圖畫書
任何學習都是系統的,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基于圖畫書的幼兒早期閱讀活動也必須遵循這一原則。在五花八門的圖畫書中,循序漸進地選擇含有語言教育價值的圖畫書,系統地開展早期閱讀活動,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與完善的自己的知識儲備。
(二)如何真正在課堂中還給幼兒早期閱讀的自由
隨著教師修正以往語言發展的功利目標,回歸幼兒早期閱讀的自主理念,在課堂中如何讓幼兒掙脫教師的束縛,獲得真正的閱讀自由,是教師在以后的研究中不得不思考的又一個難題。
(三)挖掘圖畫書的多樣性延展閱讀方式
圖畫書的延展閱讀方式是多樣性的,包括繪畫、表演、續編等等,面對眾多的圖畫書,我們該如何根據每一本圖畫書的特質,選擇開展適合的延展性閱讀方式,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同里實驗小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