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華芳芳
建構游戲的“留白”
——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
文 華芳芳
“留白”的藝術手法給中國畫帶來了無盡的魅力。區域活動中,我把這樣一種“留白”引用到指導過程中,把更多思考、學習的時間留給孩子,在發揮孩子們學習主體性的同時,也讓區域游戲更富吸引力。
區域活動開始了,進入建構區的孩子們選了自己喜歡的積木就搬到旁邊的桌子上各自搭建,有的搭了摩天輪,有的搭了蕩龍船,都是單個的搭建,我發現他們的搭建主題差不多,而且中班下學期的孩子進行建構游戲時可以合作進行“主題”搭建了,何不讓他們在班級前面的一塊空地上合作搭建呢?于是,我和他們進行了交流:“哇,摩天輪、蕩龍船、自行車,我好像來到游樂園了。”“是啊,我們正在建一個游樂園呢。”“游樂園很大的哦,桌子上好像太擠了。”樂樂轉過身指著前面的空場地:“我們一起把游樂園建那里吧。”然后他們開始把活動場地改到班級前空地上。
由于活動場地變大了,吸引了更多的小朋友前來參與,還有的小朋友馬上又增加了“游樂園”里面的設施:旋轉木馬、火箭隧道、小火車等。游戲項目變得更多、更豐富了,而且,孩子們在游戲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著溝通:旋轉木馬放哪里?摩天輪怎么放?小火車放這里吧?他們玩得更加豐富和熱鬧了。
反思:
教師是幼兒學習的引路人、點撥者,我沒有直接要求孩子們應該怎樣,只是提出了建議性的想法。但正是這樣的建議,拓展了孩子們的眼界,促進了孩子們的進一步游戲,并給了孩子們一種隱性合作的游戲要求。此時,孩子們能不能夠完成游樂園的搭建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發展了他們的溝通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合作能力,促進了他們對主題搭建的了解。
這是我們教師作為支持者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我們教師在區域游戲中指導藝術“留白”的意義所在,這是“無聲勝有聲”的教育。“留白”需要我們教師更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教師指導藝術的“留白”是喚醒,是激勵,是推動。
要給孩子一條魚,我們可以給孩子釣竿,甚至是讓孩子自己去找釣竿。區域活動中教師“留白”藝術的指導,讓我對這樣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讓我對教師作為引路人、點撥者的身份有了更深層次的領悟。
孩子們把游樂設施放到空地上以后,蠻散亂的,怎么樣才能更像一個游樂園呢?我覺得需要有圍墻,可以用老師提供的廢舊盒子、瓶子等,不知道孩子們會不會想到呢?
過了一會我看見他們選擇了用“子彈頭”積木在圍合搭建,積木也是一種搭建圍墻的比較合適的材料,在搭建過程中,我發現軒軒是最認真堅持完成“圍墻”搭建的小朋友,但是他在搭建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子彈頭”積木不夠了。我看他找不到積木著急的樣子,本來想告訴他可以用老師準備的廢舊瓶子、盒子作為替代品繼續圍墻的搭建,但轉念一想,不給他提示他會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偷偷觀察著軒軒,只見他開始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然后他們把其他幾個用“子彈頭”搭建的小玩具拆了,用來搭建圍墻。最后在他們的游樂園里只剩下一個用“子彈頭”積木制作的火箭隧道,但是還是不夠,怎么辦呢?軒軒拿著這個“雪花片”積木,左看右看,旁邊有小朋友提議說:“‘雪花片’積木還很多,我們用‘雪花片’來制作圍墻吧。”于是他們在剩下需要搭建圍墻的地方,用“雪花片”一個一個連成直直的長條,圍墻就這樣完工了。
圍墻的搭建用了兩種材料,沒有對稱搭建,所以看上去不是很美觀,我走過去說:“哇,游樂園的圍墻真不錯,但是如果大門兩邊用的是一樣的積木,能夠對稱就更好了。”孩子們都很聰明,他們重新“改造”了一下,將“雪花片”制作的圍墻一分二圍合在大門兩邊,這樣游樂園看上去就更不錯了。
反思:
我慶幸自己的“不及時”指導,假如我直接告訴孩子怎樣搭建圍墻,假如我沒有細心觀察,耐心等待,適時引導,孩子們就失去了自己思考的過程,孩子們在遇到困難無法解決時,就可能輕易放棄了有意義的商量解決問題的環節。因此,對孩子,我們要大膽放開,創造充分的機會和條件讓他們去嘗試,去摸索,用教師指導的“留白”點燃孩子智慧的火花,激起他們探究的欲望。
心理學認為:孩子們只有親身嘗試、探究、實踐獲得的知識經驗才會真實而有意義。從軒軒今天搭建圍墻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真正的知識應該是一種體驗,體驗越深刻,感悟越透徹。教師面對幼兒游戲過程中出現的困難,一定要放棄急于“幫助”的念頭,懂得適當的“退位”,相信孩子,理解孩子,等待孩子,運用“留白”的指導藝術巧妙地給幼兒預留探索、體驗、發現的空間,其實,這正是一種支持性策略,而這種支持、相信、等待帶給孩子們的將會是終身可享用的財富。
如果我們能在區域活動的指導過程中多一點“留白”的意識,孩子就會多一些自主探索、獲取能力和成功的機會。當然,教師指導過程中的“留白”需要教師的智慧,需要教師更多的思考,需要心中明確教育目標,要懂得“幫和等”“教與放”之間的關系及火候的把握。當然,必要時,該告訴的還是要告訴,該點撥的還是要點撥,該設問的還是要設問,該指正的還是要指正……否則,留白就成了教育的空白,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義。
(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廣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