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學院民族教育學院二分院,江西 南昌 030012)
摘要:少數民族預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數民族預科教育對于國家統一安定和發展意義重大。在預科教育中,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對癥下藥、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基礎和學習特點教學。新疆和西藏預科生的漢語學習能力相對較弱,本文就疆藏預科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做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少數民許預科教育;漢語寫作能力;因材施教;疆藏預科生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241-01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預科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特殊層次,也是我國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學院先后開設了一些民族預科班,在其他的一些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也相繼舉辦了相當數量的少數民族預科班。1996年全國舉辦民族預科的高等院校達140余所,在校生11622名。預科教育對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使更多的少數民族學生升入高、中等專業學校學習起了很大的作用,對于少數民族學習漢語,融入大社會有很重要的作用。再者,預科教育可以促進各少數民族文化和漢族文化的融合,讓更多少數民族人士正確了解和認識中華民族,提升民族凝聚力,保證我國政治統一和社會穩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在少數民族預科教育中,漢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對于他們今后專業課程的學習是前提,所以,漢語的工具性在少數民族預科教育教學中尤為突出,從基層抓漢語教學,是少數民族預科漢語教學的特色。漢語寫作能力的培養是預科教育的題中之義。在各少數民族學生中,西藏和新疆生源地的預科生由于地域和文化的不同,漢語寫作問題各有不同,抓好新疆西藏預科生的漢語寫作教學,對于預科教育工作的完成有著重要作用。
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對于少數民許預科教育寫作課程來說,教學步驟或者說學習步驟分為三步走:首先將最基本的漢語語法和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方法掌握,其次是基本寫作技巧的學習,如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常見修辭手法以及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寫作技巧的習得,最后是詞匯的積累以及好詞好句的仿寫和學習。
疆藏預科生寫作基礎薄弱主要在于其基本漢語語法的欠缺、標點符號正確使用方法的掌握不到位以及基本寫作技巧如修辭知識等的欠缺。漢語語法的不到位使得他們在表達自己的思想的時候非常受限,能夠把自己想說的正確表達出來就已經很不錯了,寫作技巧的使用幾乎成了奢求。在這方面,新疆預科生比西藏預科生嚴重。新疆預科生的三步走中,最基本的第一步就已經成了難題,而對于西藏預科生來說,更大的難題在于他們機械地學習寫作之前高考應試文章,缺乏靈活的寫作思維和筆觸,不管是在筆端還是頭腦中,相對死板,難以靈動。
針對這種情況,本著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新疆預科生和西藏預科生在寫作教學中應有所不同。
一、針對新疆預科生
新疆預科生寫作教學要注重漢語語法的修正。維語和漢語基本的語法結構相差甚遠,并且新疆預科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對于維語的熟悉度遠遠超過漢語,所以難免在漢語學習中疏忽漢語語法。例如“對……感興趣”這一漢語固定用法對于很多新疆預科生尤其是兩年制預科生是生疏的,在強調多遍后,很多學生在使用時還有慣性思維,這需要教師不斷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糾正。另外,新疆預科生對于標點符號的重要性概念需要不斷強化,他們往往忽略標點符號的使用,有的同學甚至認為標點符號無所謂。
在新疆預科生寫作教學中,在作文批改方面要采用學生為主的方式。我們教學時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作文批改方面也是這樣。首先,將學生作為主體就要尊重學生原本的意思。我們在修改新疆預科生作文的時候往往因為學生書寫錯誤過多而批改過量,這就容易篡改學生本來的文意,教師自己覺得修改的很好,但是學生可能出現不明白的狀況,對于學生自身寫作能力的提升并無效果。教師批改作文要同病句修改一樣,尊重學生本意,能不改動就不改動,行文是長久之事,懂得行文規范才是寫作課程的目的,一時的好文章不代表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再者教師批改應該文后批注多余原文中修改,在文章后指出文章的寫作問題,抓住常見的主要問題,才能讓學生對自己的問題有個深刻的印象。
新疆預科生常見寫作問題有:1.基本語法錯誤,行文不通順;2.材料簡單無新意;3.無主題或者主題不明確;4.全文邏輯思維混亂;5.標點符號和書寫格式有誤。
二、針對西藏預科生
西藏預科生的漢語水平相較新疆預科生是要好一點,但是他們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創造性。由于特殊的地域環境影響,西藏生普遍存在害羞、死板、缺乏創新和活力等特點。也由于應試高考作文的影響,經過筆者在所教西藏預科生中做調查,他們往往會為應試而背誦一兩篇模板文章。在批改西藏預科生作文的過程中,你會發現,眾多學生的思路、語言基本上是一致的,少有一兩個給人帶來清新的思維和言辭。
筆者認為,要改變西藏預科生的寫作一成不變得問題,首先要從根本上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因而在西藏預科生的寫作課上,要以閱讀為主,最好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好詞好句好文的積累本,不斷學習模仿寫作,教師輔助講解基本文體的基本寫作要求。在學生積累好詞好句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講解其中基本寫作技巧,引導學生化為己用。其次,西藏預科生心思普遍細膩,對于生活的感受力其實是很強的,但是他們羞于向其他人講述自我感受,所以要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最長遠的方法是改變他們的性格,而這是一個長久和艱難的工作。在筆者的教學中,西藏生對于公共場合露面表示出極大的恐懼。教師可以試著鼓勵他們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或者鼓勵他們將自己的內心活動付諸于文章,或許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西藏預科生常見寫作問題有:1.材料無新意;2.語言模板化,體裁多為議論文,缺乏改變;3.文章結尾主題刻意拔高;4.寫作技巧匱乏;5.句子累贅,有湊數字嫌疑。
在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的漢語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秉承因材施教的方法,深入研究了解學生,對癥下藥,結合教育目的,才能收到顯著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海龍.應用漢語讀寫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吳雙.漢語寫作進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于麗,徐顯龍,張迎治.漢語寫作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閆盟(1988–),女,漢族,河北人,南昌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