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瑩
摘 要:醫學生人文教育是培養合格醫生的基石。文章通過對校園文化與人文教育的概述,深入分析校園文化建設與醫學生人文教育的關系,闡述校園文化建設對提升醫學生人文教育的實效性具有深遠的影響,對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醫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校園文化;文化建設;醫學生;人文教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5-0021-02
高校校園文化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學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徑。醫學生承載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肩負著國家醫療衛生事業建設與發展的使命。如何提升醫學生的人文教育成效成為培養醫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課題,因此,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成為醫學生人文教育實效性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
一、校園文化與人文教育的概述
1. 校園文化的內涵與結構
大學校園文化是指以大學校園的物質形態(校園環境、教學設備、設施等)為基礎的,以師生特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為核心的,以校園獨特的人際關系、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以及由師生參與創辦的報刊、社團、沙龍、講座及文化活動為表征的精神環境與文化氛圍。大學校園文化是一所高校治學理念、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淀。校園文化從文化形態上來說,主要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根基,是學校外部看得見、摸得著的硬件和軟件設施的概括。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中最核心的內容,是一所大學的價值體現和精神追求,是大學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沉積下來的精神成果和意識觀念。對大學的教學管理、科研管理、學生工作管理等管理制度,形成制度文化。行為文化是在校園物質文化、校園精神文化、校園制度文化的作用和熏陶下,內化為個人素質后在行為上表現出的一種文化形式。
2. 人文教育的內涵
人文教育是以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義的人類文化與閱歷經驗為教育內容,以知識傳授、環境熏陶、實踐體驗和自身修養等為途徑,達到提升人性、發展個性、塑造人格和培養人文精神為目的的教育理念與實踐,其終極目標在于培養出具有健全的精神、獨立的個性、完善的人格、強烈的責任感和富于創造力的新人,以發展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本我與自我關系、人己關系、物我關系的能力為目的,指導學生的行為朝著合人道、合規律、合人類共同利益的方向發展的教育。人文教育是以人文學科作為載體,以學生擁有崇高價值觀念和精神追求為目的的教育。
二、醫學院校教育的特點與人文教育的缺失
1. 醫學院校教育的特點
(1)學科專業性強,專業課程呈現多樣化。醫學教育相比其他專業有較強的專業性,因為它擔負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責任與使命,面對的是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與發展,需要專業知識扎實,臨床技術過硬的醫療衛生人才。一般來說,醫學院校學制比較長,從專科、本科、研究生,學制也從三年、四年、五年到七年、八年。根據醫學的科學規律,要不斷更新醫學理念和知識,醫學生學習的醫學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也應與時俱進,不斷填充,每名醫學生要學習多達幾十門基礎課與專業課,還要進行一年的臨床實習,專業課程呈現多樣化的特征。
(2)學科知識綜合性強,臨床實踐呈現社會性。醫學教育并不是單純的醫學知識,而是多學科交叉綜合的學科應用。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多方面的發展對醫學的機遇與挑戰,要不斷完善醫學教育系統和醫學生的教育結構。醫學是研究人類健康與疾病的學科,它的服務對象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因此,人類健康和疾病除了自身發展的生物學規律外,在相當程度上還受到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這就決定了醫學既有自然科學的屬性,又有社會科學的屬性。
2. 醫學生人文教育的缺失
一是醫學院校人文教育的方式缺少創新。傳統的人文教育是以教學的方式進行的,結構單一,人文教育的形式不夠豐富。醫學院校的人文教育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設計人文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將基礎教育、臨床教育、專業教育有機結合,利用校園活動,新媒體等載體,讓學生多參與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二是醫學院校人文課程設置存在問題。醫學院校的學制基本上是5年~8年,其中人文課程——醫學倫理學、醫學衛生法、醫學心理學、人格培養和溝通技巧、文明禮儀、法律知識等課程一般在大一、大二期間開設。進入專業課程學習階段,專業課的門數較多,課時安排不是很合理,教師講課的進度較快,將專業課的知識與人文教育的知識相融貫通得并不完善。三是醫學院校人文教育缺少連續性。醫學院校的人文教育缺少連續性,呈現出階段性的特征。集中的人文教育在大一與大二年級中展開,而人文教育應貫穿于醫學生大學教育的全過程。
三、校園文化建設與醫學生人文教育的關系
1. 校園文化建設對醫學生人文教育的影響
校園文化集中體現著全體成員的共同價值觀念,通過良好文化氛圍的創設,于潛移默化中美化人的心靈,完成對人的塑造,它像一條無形的紐帶,連結著全體成員,使個體有意無意地受到啟發和感染,進而形成一種自覺、內在的驅動力,促使大學生去遵循校園文化的價值規范。要通過校園文化建設進行人文教育,以“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更具實效性。
2. 醫學生人文教育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人文教育通過將無形的校園文化融入到有形的人文素質教育活動中,將學校的內在精神理念外化為各種可見的文化符號,從而對校園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不但與時代發展同步,而且吸收學校人文精神的精髓,將一代又一代所傳承下來的價值觀念和精神追求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當中,所以,醫學生人文教育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發展的重要媒介與手段。
四、校園文化建設對醫學生人文教育實效性的影響
1. 校園文化建設是醫學生人文教育的重要載體
校園文化即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的總稱,包含校園環境、校園精神、校園制度、校園文化活動等方面。校園文化的內容構成了醫學生人文教育的內容,而進行人文教育又是傳播校園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等醫學院校中,校園文化的作用尤為重要,是醫學生人文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不斷發展的載體。同時,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進步,校園文化也在與時俱進,進而對醫學生的人文教育產生影響。比如,優秀校友展示板等人文景觀成為醫學校園人文教育的重要形式,規范的校園制度有促進醫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文素質的作用,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是形成醫學生人文教育的有效手段,深入人心的校園文化活動對醫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是醫學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
優秀的校園文化如同氧氣一般,滋養著學生的成長與成才。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校園文化,影響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醫學生致力于醫療衛生事業,并在這種精神影響和感召下,不斷學習、進取,成長為名醫、名師、名家。每一所醫學院校的歷史發展中都承載著教師和學生所沉淀的校園文化,所蘊含的校園文化展現出“大醫精誠”的人文精神,其中包含著醫學生的人文知識,也培養了醫學生的人文情懷,在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中,讓大學生們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肩負光榮的使命,將醫者的理想信念內化為自身的行動力量。
參考文獻:
[1]張劍.大學校園文建設的內容探析[J].延安大學學報,2005(03).
[2]吳笑韜,廖云峰.試論醫學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0(01).
[3]丁越.論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D].吉林大學,2011.
[4]張萌.論人文教育的內涵、價值及特點[J].山西師大學報,2008(04).
[5]唐冬生,蔣泓.醫學學科的特征及與相近學科的比較分析[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07(11).
[6]金文斌.校園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與功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7]陳曄,孫曉生.以校園文化建設推進人文素質教育[J].文教資料,2010(11).
[8]孫鵬.校園文化對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功能分析及對策研究[D].第三軍醫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