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
摘 要:文章從學習氛圍和情境的營造與構建、加強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制定合適的教學主題提高語文教學生動性幾方面研究語文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要全面、具體地分析教學需求和情況,構建出一個高效、互動的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方法;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5-0025-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與教育教學的創新,課堂教學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朝著更加高效、自主化的課堂教學構建發展。尤其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強調其高效性,要求教師的教學必須是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有教學質量保證的。語文是一門以語言文化教學和情感思想體驗為主的科目,教師如何在這樣一個教學舞臺上更好地發揮其教學有效性呢?
一、學習氛圍和情境的營造與構建
心理學家巴普若夫曾經寫過一本名為《快樂學習》的書,這本書主要介紹的是一種快樂的學習方法,賦予了學習全新的含義。學習應該是快樂的,無論是上課聽講還是回答問題、完成作業,都可以是很有趣的活動。但是縱觀目前國內的教學現狀,會發現很多學生對學校和學習持有一種消極、被動的態度,導致學習動機不強,達不到教學的預期效果。下面結合快樂教學方法,探討語文學習氛圍和情境的營造與構建。
(1)開展課前分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所處的角色往往是知識的講解者和傳輸者,這種角色扮演往往忽視了學生本體的學習需求和情感體驗。因此,教師要轉換這種教學角色,試著做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來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來。因此,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要注重采取趣味性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例如,在教學《水調歌頭》這首詞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到詞的內容學習中,可以先在課堂上開展一個分享活動。為了活動進行得更加順利,要在課前要求學生自行搜集該詞與詞作者蘇軾的相關資料,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來分享這首詞產生的朝代與背景,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在這個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放松課堂上的教學紀律,讓學生能夠自由地、開放地來表達自己的思維和想法。通過這樣一個分享活動的開展,不僅很好地調動了課堂教學的氣氛,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也獲得了很好的學習體驗,為后續的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課堂導入的趣味性。在語文的導入教學中,最重要的在于找尋該課程內容的教學切入點,這個切入點不僅要能和后續的教學內容緊密聯系,還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去主動探索、體驗和發現。一般在導入中,可以通過教學語言與多媒體的教學資源相結合,來創設一個感官性強、情感共鳴度高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教學《背影》這一課時,可以先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一副手繪的男人背影的圖片,讓學生先觀察這個背影幾分鐘,然后結合第一感覺來說說自己對這幅圖片的理解。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地引導學生去進行思考,成功激發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
二、加強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對學生的引導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真正要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具體的知識內容,更為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與技巧。那么,如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呢?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引導,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發現、去得出自己的學習經驗,然后在這種引導中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模式慢慢地得到發展和成熟,最后讓學生都能養成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方法,這不僅僅有利于學生目前初中語文的學習,而且對于其今后更為深入地學習語文有著很大的影響和幫助。例如,在教授《愛蓮說》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克服對文言文學習的困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先解說引導、后練習的方式。首先,教師給學生講解文章中某一段的詞義、句意以及理解方式,并且在解說的過程中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其次,教師講解完這一段后,再讓學生去思考其他的段落,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分析和總結。最后,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逐漸地脫離了對教師的依賴,能夠更加獨立自主地去解決問題。
三、制定合適的教學主題,提高語文教學生動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拓展性的學習活動的開展。語文教學中的學習活動主要是對課程學習內容的一種延伸,注重的不再是學生知識技能的提升,而是學生個人能力與語文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這種拓展性的語文教學活動中,要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制定合適的主題來提高語文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比如,可以在班上適當地開展演講比賽、詩歌朗誦、詩詞背誦比拼等活動,讓學生自己來組織、開展和評價。也可以組織一些社會性的活動,比如課余時間去社區服務、去養老院慰問老人等。教師可以在班上組織興趣小組,每個興趣小組負責組織不同的語文學習活動。這樣不僅能夠讓互動的開展變得有效,更能促進班級的風貌和班級的文化建設。
四、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構建一個高效的教學課堂,基本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活動的拓展與延伸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精心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在教學中注重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結合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手段,讓學生不僅能收獲學習上的果實,還能感受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參考文獻:
[1]白銀.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園,2015(34).
[2]王剛.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D].延邊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