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維
【摘要】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型的產業形式,是互聯網與傳統金融的融合,為人們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互聯網金融業在此大環境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且一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首先對互聯網進行進行簡單的介紹,然后對互聯網金融特殊風險進行闡述,最后提出對互聯網金融特殊風險的防范對策,望采納。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特殊風險 防范對策
在社會經濟、科技快速發展過程中,特別是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第三方支付、P2P貸款等在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逐漸延伸出互聯網金融產業,是我國金融行業快速發展的趨勢。然而,互聯網金融下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包括法律風險、業務風險、安全風險等,必須加強防范。基于此,加強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特殊風險及防范對策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一、互聯網金融概述
與其說互聯網金融是金融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不如說互聯網金融是在計算機技術、網絡互聯網技術下,通過互聯網服務平臺提供的一種以計算機終端實現的金融服務類型,并逐漸形成虛擬的金融市場。互聯網金融具有開放性強、虛擬性等特點,是金融行業中充分引入高新科技的一種,由于形成時間較短,在安全性上還有待加強,具有一定的風險,且監管難度較大。
我國互聯網金融興起的時間較短,主要方式包括P2P網絡借貸、第三方支付等。根據我國基本國情,近年來相繼出臺了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政策,為其提供發展保障,足見國家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視。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存在的特殊風險
(一)基礎技術風險
互聯網金融技術的基礎為各種軟硬件技術,由國外大型的IT公司進行運作,在核心技術方面往往會受到一定的制約性,這對于我國互聯網安全具有一定的威脅,很多常用的軟件在設計過程中可能存在后門。這主要是由于我國互聯網技術有待提升,在安全方面缺乏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病毒、黑客等也嚴重威脅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根據相關統計,每年由于計算機病毒、惡意攻擊等間接或直接消耗的資金高達百億。互聯網金融活動涉及到大量的金錢交易,往往會受到不法分子的惡意攻擊,由于基礎技術層次上存在風險,導致需要在保證互聯網金融安全中需要耗費更多的金錢,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二)信用風險
所謂的信用風險主要是互聯網金融交易雙方在合約期不能履行義務的風險形式。互聯網具有開放性、虛擬性的特點,互聯網金融同樣具有這些特點。互聯網金融系統的虛擬性主要體現在,通過信息增加虛擬分支機構,設置網上營業點,在虛擬網絡中從事金融業務,開展金融交易,包括信息傳遞、支付等行為。虛擬性的特點導致交易的雙方對對方身份不能準確辨認,對對方信用情況不了解,增加交易的風險。在互聯網金融行業中,由于信用無法評價與顯示,無法獲知對方的信用度,增加交易本身的風險,這些都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社會信用體系。
(三)法律風險
互聯網金融法律風險是指在交易中沒有按照相關規定,或者違反了法律規定。加上我國現階段關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法律體系尚未完善,現行的經濟法、銀行法等,在金融管理板塊中涉及的內容較少,對金融交易的保護不足。很多現行的法律法規,用于互聯網金融中明顯不適應。另外,缺少有效的市場監督,交易雙方在互聯網金融交易中的義務、權利等不夠明確,導致法律風險的發生。
(四)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在金融行業中已經屢見不鮮,主要是在銀行經營管理中,由銀行存款、貸款中,由于存款不足或支付貸款不充足引起的流動性不暢,繼而引發的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對銀行信用、經營能力等都會造成影響,還可能導致貨比流通滯后,甚至會推動銀行的破產。互聯網金融同樣存在這類風險,對金融市場的穩定與安全造成威脅。
三、對互聯網金融特殊風險的防范對策
針對上述對互聯網金融特殊風險的介紹,可以看出提出有效的防范對策刻不容緩,筆者通過查閱大量的參考文獻,現提出以下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發揮政府職能,加強引導與保護
第一,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我國互聯網金融有關法律的完善,建立健全的互聯網金融為基礎的法律體系。側重點在于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金融監管等方面,同時將互聯網金融作為我國依法治國中關鍵的內容。第二,對我國銀行監管體系進行完善,發揮其監管作用,深化金融機構改革,提升監管力度,嚴格按照相關監管條例執行。另外,加強對監管條款的細化處理及調整,加大自主研發的具有自身知識產權的互聯網金融安全防護技術。第三,加強科研力度,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在互聯網金融技術上的差距,開拓創新,通過有效的市場監管,拓展互聯網金融監管渠道,發揮全民參與的優勢,維護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穩定。
(二)培養更多專業的互聯網技術人才
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過程,硬件、軟件技術方面很多依賴從國外進口,特別是一些核心技術,嚴重制約了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風險性。因此,必須從安全服務性能方面入手,加強技術開發,加大國家扶持力度,培養更多國產技術人才。近幾年,我國在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2016年8月26號,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下,由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和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標志著我國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體現了國家對互聯網金融技術的重視。
此外,國家必須加強對專業互聯網技術人才的培養,專業人才是保證互聯網金融安全、穩定與快速發展的保障。在培訓過程中,應該不斷提升其專業技能,同時從職業道德、創新意識等多個方面入手,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在提升互聯網金融抗風險能力中做出貢獻。
(三)完善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制度
針對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各種風險,要明確其法律地位,完善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但是,完善更多的是從原有的法律制度上找到能適合互聯網金融的內容,不是一味地頒布新的法律。國家應考慮修改此法,將互聯網金融納入其中,并針對具體情況作出相關規定,嚴厲打擊互聯網金融洗錢行為。針對目前監管的缺失,互聯網的監管要做到監管主體的明確性與監管措施的嚴厲性,可以考慮以分業監管為出發點,充分發揮銀監會、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等監管機構的作用,各監管機構進行職責分工,分別監管互聯網金融的某種業務模式和產品。
四、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互聯網金融是我國金融行業中重要的分支,在網絡不斷普及的今天,互聯網金融在社會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加。然而,作為一種新興的行業,由于各項制度的不完善性,導致其存在一定的風險,對行業發展、交易雙方利益造成威脅。因此,必須深入分析與研究,從制度、法律、政策以及準入性層次,不斷為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保駕護航,提升其抗風險性能,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宇.互聯網金融面臨的特有風險及其防范[J].改革與戰略.2014,10(8):32-33.
[2]李勝建.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及監管架構研究[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14(8):87-88.
[3]楊波.探討我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及對策[J].法制博覽.2014,23(7):99-100.
[4]高靜.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的競爭合作關系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2015,23(8):255-257.
[5]羅丹程,彭艷艷.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研究[J].商.2016,10(1):48-49.
[6]蔡瑞源.互聯網金融P2P信貸模式的特征及風險研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25(8):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