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琳
【摘 要】
隨著教育的發展,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越來越突出,但是在目前教育中卻發現,隨著教學知識面的不斷擴大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也隨之增大。而小學階段又是小學生形成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由此,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學習興趣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所以便隨之出現了增效減負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吸收到語文課本中的營養,最關鍵的是可以輕松無壓力的學習,這不一直是語文老師追求的最高境界嗎?本文便是探究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增效減負的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增效減負 措施
增效減負不是說學生可以什么都不做;減負也不是對教學質量沒有要求。反之,要在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可以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因此,需要小學語文老師運用好課堂有效的時間,想方設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要深入顯出,扣人心弦,讓小學生們真實的體會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因為興趣是不會說謊的。此外,增效減負教學方式的實施實際上是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提高課堂的高效性,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學校永恒不變的主題便是教學質量,這也是起初辦學的宗旨。所以一名真正優秀的語文老師必須做到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不能給學生過多的學習負擔。
一、讓興趣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是實施增效減負的主要場所。既要減負又要增效,唯一快速有效的方式便是提高教學質量。要將減負落實到實處,就必要要深入到課堂教學中,實實在在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學習效率的提高需要讓學生具有主動學習的意識,而學生學習的便需要興趣的引導。所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至關重要。需要老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這樣老師的形象、語言技巧,對待學生的態度和感情等才可以得到完善,這便是對學生興趣引導的第一步;根據教學調查顯示,在上課期間的3-25分鐘學生注意力最佳的時間,老師要把握這22分鐘,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這樣才可以使學生逐漸有學習的動力。因此,這段時間內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特點相結合,找出適合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那么首選的便是游戲教學法,可以快速的調動學生情緒、思緒,使小學生從原來的“要我學”轉化成“我要學”,這是第二步。此外,還要注意給學生多創設一些表現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的興奮,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課中檢查教學效果,進行查漏補缺
課中檢查教學效果,進行查漏補缺,這個過程是檢查老師這節課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和是否使用有效教學手段的最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保障。所以,課中檢查教學效果,習題課中處理,可以及時的糾正和查漏。同時,老師在巡查時學生做正確的題,可以直接批改,對于出錯的題可以及時的糾正錯誤,讓學生馬上改,這樣不但省下了探究習題答案的時間,又達到了課堂教學的高效化。這樣課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可以讓學生在課中學到所有應該掌握的知識,下課或者下學后就不會再為學習煩心,也不會再出現學時想著玩,玩時想著學的情況了。而這樣的學習便是符合增效減負的策略的,是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得到了充實,給學生留足時間去郊外看一看,進而使自己的視野開闊、心情愉悅,讓學生可以近距離觀察大自然的景觀,為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同時也讓小學生對于學習更加有信心,從而積極健康的成長。
三、依據學生的實際身心特點,舉行豐富的學科活動
小學生的學習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生動、活潑和有趣的語言會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對于改錯題,老師的語言可以適當地進行改變和調整,那么這樣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不同。比如老師說:“學生們你們看一下這幾道題,有沒有做錯的地方的?做錯的地方要在怎么改?”小學生便會有氣無力的回答。但是如果換成這樣:“學生們,這是非常聰明的小猴子做的題,你們仔細看看有沒有不對的地方?如果誰找出來,就可以獲得火眼金睛的稱號!”這樣有童趣的語言,會讓小學生覺得親近,會提高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此外,我國推行的素質教育是針對廣大學生的,而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是不同的,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的不同特點,設計課文作業時可以采取分層次的作業,這樣便可以照顧到學生之間的差異。這樣有針對性的設計分層作業,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練習作業的機會,使他們的學習都可以逐漸提升。還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學科活動,使學生的身心都可以均衡的發展。
【結 語】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增效減負對于小學生的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使學生集中精神去學,也可以集中精神去玩,這樣的方式才是真正對學生有意義的方式,才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使自身的綜合素養不斷得到更高層次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曉偉.“減負增效”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師作深層次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1(13)
【2】錢瑛.減負容易,如何增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