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職業核心能力,即職業關鍵能力,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涯中除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適用于各種職業,在職業生涯中可遷移,可攜帶,能適應崗位的不斷變換,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看,是伴隨人終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本文首先對職業核心能力的內涵進行了界定,隨后分析了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即:培養職業核心能力不僅是當今社會用人的現實要求,是提升職業院校大學生就業率的要求,也是高職學生求職競爭的重要條件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職業核心能力 培養 重要性
職業核心能力是人們職業生涯中除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適用于各種職業,是伴隨終身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1998年,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國家技能振興戰略》中把職業核心能力分為八項,稱為“八項核心能力”,包括:與人交流、數字應用、信息處理、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創新革新、外語應用等。
一、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是社會用人的現實要求
近年來,職業教育迅猛發展,職業教育目標不斷提升。職業教育旨在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好書本上的專業知識,還要培養好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根據美國“全國大學與雇主協會”的調查,美國雇主們最為重視的技能和個人品質按順序排列如下:1、溝通能力2、積極主動性3、團隊合作精神4、領導能力5、學習成績6、人際交往能力7、適應能力8、專業技術9、誠實正直10、工作道德11、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明顯,美國雇主最為重視的技能品質與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出的八項職業核心能力基本一致。由此可見,職業院校對學生進行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是極其重要的。
在職業人才進入職場的頭幾個月或半年,是用人單位考察錄用者實際工作能力和人品的重要時段,是入職的關鍵期。有些應屆畢業生不能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有的還被用人單位在此間辭退。不少畢業生核心能力弱,價值觀錯位,職業起步就遭受失敗。它從反面印證出:職業發展,價值觀是動力,是根本,職業核心能力是基本依托;職業的核心能力和價值觀在工作場所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
可見,職業核心能力是比學歷文憑、資格證書更為重要的東西,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是社會用人的現實要求。
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是提升職業院校大學生就業率的要求
由于高校擴招,大學生畢業人數由1977年恢復高考時的近50萬人,急劇上升到500多萬人,大學教育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每年有大量的畢業生涌向人才市場,再加上農村剩余勞動力轉向大城市謀職,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職工下崗再就業三峰疊加,所以,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來嚴峻。2003年,“北大才子賣豬肉”的現象曾引發了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思考與討論。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如何提升大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成為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指標。
許多企業和公司對人才要求標準較高,不但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具有吃苦耐勞和良好的人際溝通和合作能力。而高職學生對企業的期望值又過高,對企業環境、薪資要求等往往不滿意,導致了參加工作后不適應企業環境而頻繁跳槽的現象。所以,在當前比較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高職學生更應該擺正心態,認識到自己與其他本專科院校學生相比之下的不足,發揮自己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強的優勢,從基層崗位干起,重視自身技能的鍛煉與提高。2006年12月13日、14日,深圳市舉行2007年大學畢業生招聘會,企業提供1.4萬個招聘崗位,又是6萬大學生前來應聘。在當天的《深圳特區報》上,發表了記者采訪招聘方的文章:《應聘成功的關鍵是綜合素質》。可以看出,在現代職場,就業競爭,最主要的、最終的競爭是以職業核心能力為主體的綜合素質的競爭。
無論是高職院校還是普通院校,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都是提升大學生就業率的重要途徑。學校應該在學生畢業之前,通過多種渠道、建立有效機制來提升大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進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是高職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職業教育目標是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為用人單位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職業人。但為了盡快實現這一培養目標,職業教育出現了急功近利的現象,許多職業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只重視學生技能的訓練和培養,忽視了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敬業精神、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綜合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這樣顯然不能為社會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因此,高職教育更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職業人。現在的用人單位幾乎都非常重視新招聘人員的綜合素質。因為大學生從校園到職場,必然經歷一個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過程,只有具備較高的職業核心能力的人,才能更快的調整自我,發展自我,適應新環境,在新的職場就業環境中更好的與人合作交流,學會處理問題,圓滿完成這一轉換過程,并進而在職場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培養職業核心能力是高職院校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職業核心能力較強的人,比起那些高分低能的人更受用人單位歡迎。
三、結束語
職業核心能力的發展既是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又是學生獲得終生幸福的源泉。職業院校只有高瞻遠矚,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順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切實加強高職高專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敬業精神、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才能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保障學生在用人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實踐證明,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只要職業院校與時俱進,以創新求實的科學態度積極實踐探索,就能開發和培養好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慶梅.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探析與提升策略[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3(02).
[2]高麗英,竇新順.高職院校女大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11).
[3]張濤.高職人才的職業核心能力構建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05).
[4]童山東.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探索[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3).
[5]楊東進.職業核心能力與職業素質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校長教育研究),2008(09).
注:文章為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成果《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16sc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