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莉
摘 要:好的游戲化教學環境是支撐幼兒游戲創設、選擇以及高效化學習的基礎,幼兒游戲化環境布置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系統化工程。通過“一個作用”“兩條原則”“三個方法”的具體闡述,向人們傳達出幼兒游戲化環境布置的經驗之談,以達到提高環境利用率、提高對幼兒隱形指導的作用。
關鍵詞:游戲環境;創設;主體性
一、一個“作用”構成幼兒游戲化環境的必要性
普通幼兒每天有很大一部分時間在幼兒園度過,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方式,游戲化教學被認為是最適合該階段兒童健康成長的方式,而新課改的實施進一步推進該教學方法的廣泛實施,并對游戲化環境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現階段,我們普遍認為,兒童游戲化環境布置不再一味要求外觀的精致和耀眼,而更加注重其實際用途,旨在以生動形象的表達來促進幼兒積極參與,輔助完成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親切互動,從而完善教學,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這是幼兒游戲化環境布置的作用和必要性。
二、兩條“原則”指明幼兒游戲化環境布置的方向
1.“教”和“玩”的一體化原則
幼兒游戲化教學,不是單純的游戲,它的目的要落在“教學”上。因此,游戲化教學環境成為幼兒“教”和“玩”的一個重要橋梁。
例如,在繪本教學《猜猜我有多愛你》之后,為了激發幼兒對父母的感恩之心,教師帶領幼兒完成“感恩墻”的制作:在墻面上設置12個區域,代表1年中的12個月份,并采納幼兒意見,將每個區域涂上代表不同月份的顏色,所有的幼兒為自己的爸爸和媽媽作一個肖像畫,按照父母的生日貼進相應的區域中。在父母生日當天,小朋友將在全班同學的幫助下為父母制作一份小禮物。此項活動,幼兒參與熱情很高,極好地詮釋了“感恩”理念,激發幼兒參與環境布置的熱情。
2.兒童主體性原則
幼兒游戲環境的布置還需要體現出幼兒的主體性原則,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環境布置中要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的參與熱情,另一個是環境布置的方向要以幼兒成長需求為準則,教師不能想當然地根據自己的想法行動。
如何能夠做到以上兩點呢?我園的做法是,在游戲環境布置之前,與幼兒進行良好溝通,詢問他們的想法和意見,教師加以匯總和完善,從而讓幼兒產生“主人翁”心態和責任感,主動參與環境布置。
三、三個“方法”讓幼兒游戲與環境融為一體
1.讓幼兒參與游戲環境布置
幼兒時期的孩子處于好奇心最強的階段,這也是游戲化課程之所以能夠得到普遍推廣的原因。同時,幼兒時期是人們的物權敏感期。我們經常會聽到幼兒這么說:“這個是我的。”對于所屬于自己的東西,幼兒會產生強烈的興趣、關注和保護欲。
我園在“感恩墻”的布置中,就積極運用了這一方法,在確定12個區域色彩時,積極聽取幼兒想法,達成統一意見之后,又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粉刷墻壁,再將自己親手制作的父母畫像貼在墻上。幼兒在此階段中投入了積極努力,以至于后期環境應用中,表現出非常大的熱情,全班小朋友都會積極關注“感恩墻”,在有父母過生日時主動提示教師和當事幼兒。
2.讓幼兒融入游戲環境
讓幼兒充分融入游戲環境需要至少滿足兩個方面的要素:有代入感、有趣。
在裝飾材料的選擇上,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外形活潑可愛的物品。教育心理學表明:相比于帶有棱角的玩具,幼兒更偏愛形狀渾圓、敦實的玩具,因為這樣的造型會帶給幼兒安全感和保護欲,不至于讓其感受到攻擊性;相比于面部線條呆板的玩具,幼兒傾向于選擇表情豐富、活潑靈動的玩具。同樣的兔子玩偶,他們會選擇斗眼吐舌頭的那一個,而不是面無表情的那一個,玩偶生動的表情會瞬間抓住幼兒的好奇心,讓他們愛不釋手。
3.師生互動,實現游戲環境作用的最大化
為了能夠很好地應用游戲環境,教師與幼兒要充分互動,實現環境價值的最大化。
通常來說,幼兒教育教學中,游戲環境是知識的有效延伸。正因為如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將全部知識毫無保留地灌輸給幼兒,而是應該有所保留,引發他們的思索,并通過游戲的方式身體力行,找出問題的答案。這樣做不僅能夠讓幼兒對問題的答案有深刻印象,還可以培養他們愛思考、愛探索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我園布置音樂游戲區的過程中,教師帶領幼兒將購買的簡易樂器擺放到相應位置。這時,其中一個幼兒用鉛筆敲打自己的杯子,發出清脆的響聲,并開心地笑起來。教師看到了這一現象之后,立即想到在原有音樂環境中增加一個幼兒自制樂器的空間,擺放上幼兒所發現的生活中的“動聽樂器”。經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幼兒陸續將木梳和紙片、兩片用線穿起來的貝殼以及飲料瓶等搬進了自制樂器區,使其成為游戲環境中最受幼兒歡迎的區域。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要珍惜游戲和生活的特殊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而游戲化教學就是此種思路得以實現的重要途徑。本文淺析幼兒游戲環境的設置,為多角度促進兒童身心發展提供思路,使孩子與環境融為一體,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江晨.淺談幼兒積極體驗式游戲環境設置[J].早期教育,2012.
[2]袁愛玲.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