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瑤
摘 要:我園地處鎮江丹徒南郊,本地的民間藝術文化形態十分廣泛,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挑花、采茶民間藝術,有和節日有關的舞龍、蕩旱船等民間藝術。如何將民間藝術融入幼兒園課程,構建適宜的民間藝術園本課程目標體系和適宜的課程活動,我園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注重將課程建設與環境創設、幼兒的一日生活和游戲相融合,積累了一些課程建設的經驗。
關鍵詞:民間藝術;園本課程;生活化;游戲化
民間藝術是普通勞動群眾根據自身的生活需要創造的,經由歷史積累和集體傳承而發展起來的藝術,它來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我們幼兒園的課程具有生活性、綜合性等特性,這與民間藝術的綜合性、價值的綜合性是一致的。另外,民間藝術是實踐的藝術,它來源于生活實踐,同人們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它是與參與、操作、創新聯系在一起的,而這又與我們孩子的學習方式即《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的幼兒是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是異曲同工的效果。因此,我園將當地的民間藝術挑花、采茶、舞龍、蕩旱船、剪紙、打蓮槍融入幼兒園課程建設中,努力使民間藝術課程生活化、游戲化。
一、建構適宜的民間藝術園本課程目標體系
藝術對幼兒來說,更多關注的是幼兒的情感體驗,一種藝術審美愉悅的自我流露和相互交流。我們對照《指南》,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發展的特點,制定適宜的活動目標,避免目標的制定重藝術技能而忽視幼兒內心的體驗。并在實踐中通過不斷研究與反思,形成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具有層次性、發展性的各年齡段每一種民間藝術的課程目標體系。例如,對于民間藝術挑花活動,小班主要是挑花欣賞活動,如感受挑花作品強烈的對比色彩,了解以及當地的挑花民俗風情;中班在挑花欣賞活動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用回形針做成的“挑花針”嘗試在網格上進行簡單的挑花活動;大班在進一步欣賞挑花作品的基礎上,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在挑花架上進行挑花,這樣的活動目標和內容有層次,成系統,重視幼兒在充分地感受欣賞的基礎上進行表現和創造。
二、開展適宜的民間藝術課程活動
園本課程是以共同性課程為依據,帶有幼兒園自身特點,又能滿足幼兒園發展需要的課程。因此,我認為園本課程建設追求的不是新異性,而是適宜性,要適宜我園幼兒發展的課程。在開展園本課程的過程中,我們將民間藝術活動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和游戲。
1.一日活動皆課程,將民間藝術課程活動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皆課程,因此在開展民間藝術課程活動時,我們注重將課程滲入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例如,我們將民間藝術活動舞龍融入戶外游戲中;我們將采茶民間藝術融入區域游戲中;我們組織幼兒參觀政府文化站、參觀茶廠等。在實踐中我們感受到,只有將民間藝術課程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并在游戲中創造性地表現民間藝術,將來才有可能傳承、發揚我們當地的民間藝術。
2.基于幼兒的生活經驗,不斷生成適宜的民間藝術課程活動
杜威認為:“幼兒園的課程已不是成人的讀物或成人知識的系統輸出,而是一種在生活(包括集體生活)的情況下兒童通過活動可感知、可體驗的適合兒童的文化。”因此,我們要充分挖掘當地民間藝術的教育價值,選擇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內容,并對其加以改造,在活動中順應孩子的興趣和需要,生成新的活動內容,使當地的民間藝術課程園本化、兒童化。例如,在民間藝術挑花課程活動中,我們在大班開展挑花欣賞集體活動“美麗的圍腰”時,幼兒對圍裙上代表“多子多福”的石榴很感興趣,有的幼兒表示自己吃過石榴,但很酸。看來孩子們對于石榴都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于是我們在科學區投放了石榴,豐富了有關石榴的經驗,理解了挑花作品上石榴的寓意。
3.環境創設圍繞課程實施,讓環境為課程實施服務
在開展民間藝術課程活動時,我們將民間藝術課程實施的過程滲透在幼兒園環境的布置中。例如,在大班挑花民間藝術課程活動中,我們將幼兒最初認識挑花工具時搜集的各種五彩線、塑料針、繡繃等挑花工具以及幼兒學習挑花十字針法的圖片等投放到區域活動中,鼓勵幼兒在感受欣賞的過程中,動手操作,進行藝術表現和創作。在走廊以及門廳等公共區域環境中,我們展示民間挑花作品的同時展示幼兒的挑花作品,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同樣得到大家的肯定,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民間藝術的生活性、審美性、綜合性特點決定了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但是如何將其與幼兒園的課程相融合,使民間藝術課程園本化、生活化、游戲化是我們在課程建設中永遠追求的目標,相信我們在實踐中會不斷完善我們的課程觀,真正讓當地的民間藝術成為我們兒童的藝術。
參考文獻:
[1]虞永平.文化、民間藝術與幼兒園課程[J].學前教育研究,2004(1).
[2]杜威.杜威教育論著選[M].趙祥麟,王永緒,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