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英 唐桂香 李毅華
?
剖宮產術后腹脹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張杰英 唐桂香 李毅華
目的:通過分析剖宮產術后腹脹的原因,探討相應的干預對策,為臨床剖宮產術后腹脹的治療和護理提供指導。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剖宮產術產后發生腹脹的80例產婦的資料,分析產婦出現剖宮產術后腹脹的原因,并探討相應的護理措施。結果:術前飲食不當、腹肌無力、氣體吞咽、長期臥床、胃腸道準備不充分均是剖宮產術后腹脹的主要原因。結論:通過對剖宮產術產婦術后出現腹脹原因的分析,并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可改善產婦臨床狀況,減少產婦剖宮產術后腹脹發生率。
剖宮產術;腹脹;護理
腹脹是剖宮產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術后嚴重腹脹還可能會引起血液回流、子宮切口感染及對呼吸造成影響,甚至引起腸梗阻、腸粘連等,嚴重威脅產婦的身體健康[1]。造成產婦剖宮產術后腹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過分析剖宮產術后產婦發生腹脹的原因,給予針對性預防措施,對降低產婦剖宮產術后腹脹發生率有積極作用。本研究對我院80例產婦剖宮產術后腹脹原因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剖宮產術后腹脹8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年齡22~38歲,平均(28.54±3.65)歲。 手術時間(90.35±15.68)min。所有患者均在腰硬聯合麻醉下實施手術。
1.2 方法 自行設計腹脹原因分析表,詳細記錄產婦的一般情況、腹脹發生的時間、腹脹嚴重程度、腹脹的原因以及處理對策等內容,記錄在Excel表格中分析總結。
本組80例術后腹脹產婦中因進入產程后大喊、屏氣導致腹脹20例(25.00%),術前飲食不當引起術后腹脹產婦11例(13.75%),術前胃腸道準備不充分導致術后腹脹產婦9例(11.25%),切口疼痛造成腹肌力減弱引發腹脹產婦17例(21.25%),由麻醉、手術創傷引起的腹脹產婦3例(3.75%),由于長期臥床,使腸蠕動恢復減慢,肛門排氣時間縮短引發腹脹產婦15例(18.75%),由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原因綜合引發腹脹產婦5例(6.25%)。
3.1 氣體吞咽造成術后腹脹 結果顯示,有25.00%產婦由于氣體吞咽造成術后腹脹,為造成產婦剖宮產術后腹脹的主要原因。進入產程的產婦,由于緊張、疼痛、恐懼等綜合因素會大喊大叫、拼命屏氣;造成胃內積氣;未能順產轉剖宮產后術后疼痛呻吟等也會造成空氣吸入腹部。由于空氣中78%的氮氣不容易被腸黏膜吸收,存在胃腸道以內,致術后很長時間才會蠕動,開始排便,若產婦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延長,則會引起明顯的腹脹[2]。
3.2 飲食不當引發術后腹脹 有13.75%的產婦由于術前飲食不當引發術后腹脹。術前產婦進食糖類、雞蛋、牛奶、汽水等高蛋白質、高熱量和產氣食物,導致剖宮產術后腹脹[3]。有11.25%產婦由于胃腸道準備不充分引起腹脹,如急診剖宮產手術,產婦術前禁食禁飲時間縮短,胃腸道準備不充分,手術后腸蠕動減慢,腸腔內的氣體不能及時排出,也會導致腹腔積氣引發腹脹[4]。
3.3 術后活動受限引起 在麻醉藥物藥效過后,產婦腹部切口疼痛嚴重,產婦懼怕疼痛不愿意術后早期在床上翻身和下床活動,腹肌力減弱,胃腸道蠕動恢復時間延長,從而引發術后腹脹[5]。本研究中有21.25%的產婦由于此原因引起腹脹,有18.75%產婦因長時間臥床引發腹脹。
3.4 麻醉藥物因素 麻醉藥物對于剖宮產術后腹脹各有利弊,如術中使用芬太尼一方面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胃腸道平滑肌與括約肌的張力,減少推進性活動,但其對中樞神經產生抑制作用,會抑制腸管的收縮,導致肛門排氣時間和腸蠕動恢復時間延遲[6]。本研究中3.75%的產婦由于麻醉、手術創傷導致術后腹脹。同時,引發腹脹的原因并不是單一的,本組6.25%產婦由于兩種或兩種以上原因引發腹脹。
4.1 心理護理 產婦產前情緒復雜多樣,一方面盼望新生兒能早點平安出生,另一方面又有緊張、恐懼、抑郁等情緒。故產前加強對產婦的心理調護,為其講解本院的醫療技術力量及剖宮產術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項,教會產婦舒緩疼痛的方法,耐心解答產婦的各種提問,消除疑慮,讓產婦以最佳的身心狀態迎接手術。
4.2 術后早期進食 剖宮產術后一般6~8 h后麻醉作用消失,產婦胃腸道功能也逐漸恢復正常,護士鼓勵產婦早期進食清淡溫熱流質食物,如米湯,促進腸道功能的早期蠕動[7];同時可飲用陳皮湯刺激胃腸道,促進腸蠕動的恢復。
4.3 腹部中藥熱奄包按摩熱敷 連續緩和的刺激可興奮周圍神經,但會抑制中樞神經,當中樞神經處于抑制狀態時,副交感神經就可以得到活躍[8]。根據神經生理學理論,護士可用熱奄包(60~70 ℃)于產婦腹部臍周來回滾動(先輕快后慢約5~10 min),待藥包降溫至40℃左右能耐受,予固定熱敷蓋上大毛巾10~15 min,以達行氣活血溫中燥濕和胃下氣除脹,抑制中樞神經,使得骶2~4副交感神經興奮,可降低結直腸交感神經的相對抑制,興奮副交感神經,松弛肛門括約肌,促進腸蠕動,促進肛門排氣,減少術后腹脹發生率[9]。
4.4 減輕術后疼痛 產婦剖宮產術后24 h疼痛最為明顯,在2~3 d后逐漸減輕得到恢復。持續的切口疼痛會影響產婦的正常飲食、休息和活動,同時劇烈疼痛還可引起機體應激反應,增加組織代謝分解速度,影響切口的愈合。故術后護士要積極巡視關心患者做好解釋溝通,通過轉移注意力止痛,對于疼痛難忍產婦,可遵醫囑給予自控靜脈止痛泵,并根據產婦的疼痛評分確定止痛時間,控制在48 h內。
4.5 促進肛門早期排氣 在手術8 h后給予患者陳皮湯服用,陳皮具有健脾、理氣、寬中的作用,且陳皮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鐵和鉀等,其中鉀可以解除因禁食造成缺鉀而引起的腹脹。此外,陳皮中含有的揮發油對胃腸道可產生溫和刺激,促進消化液分泌,促進腸管內積氣的早期排除。用陳皮36 g用開水浸泡后代替溫開水服用,每隔6~8 h服用1次,每次100 ml左右,給予少量米湯和稀粥食用,待肛門恢復排氣后逐漸增加軟食。
4.6 早期活動 術后早期活動有助于產婦腸道蠕動和縮短肛門排氣時間。護士向產婦及家屬講解早期活動的好處,在術后6~8 h內協助產婦翻身,每隔2 h 1次;在術后8 h后,可取半臥位;術后12~24 h可以根據產婦實際情況協助下床活動,并逐漸增加產婦活動量和時間。
綜上所述,造成產婦剖宮產術后腹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做好產婦產前的心理護理,術后早期進食,幫助產婦按摩熱敷腹部,給予止痛泵、服用陳皮湯促進術后肛門早期排氣及鼓勵產婦早期活動等均是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減少產婦術后疼痛發生率,促進產婦產后的早期康復具有重要價值。
[1] 林 琳,周 歡.剖宮產術后腹脹的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6):32-33.
[2] 張 琳.對剖宮產術后腹脹原因的分析及對此類產婦護理的對策[J].當代醫藥論叢,2014,18(10):72-73.
[3] 黃亞芳.針對性護理對剖宮產術后腹脹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9):56-57.
[4] 王秀岷.剖宮產術后腹脹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1,26(3):267-268.
[5] 潘容花.剖宮產術后腹脹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3):343-344.
[6] 傅紹艷.剖宮產術后腹脹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醫藥前沿,2015,26(30):264-265.
[7] 趙彩青.剖宮產手術后腹脹的原因和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3,35(33):190-190.
[8] 陶小偉.剖宮產術后腹脹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21(9):143-144.
[9] 種慧梅.婦產科腹部手術后腹脹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2):359-360.
511500 清遠市 廣東省清遠市中醫院婦產科
張杰英:女,大專,主管護師
2017-04-03)
(本文編輯 陳景景)
郭悅慈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4.034
作者單位:518000 深圳市 深圳市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林秀紅),深圳市龍華區婦幼保健院(郭悅慈),深圳市武警醫院(代曉明)
林秀紅:女,本科,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