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偉
產前盆底肌功能鍛煉對產后康復的影響
劉艷偉
目的 探討產前盆底肌功能鍛煉對產后康復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參與盆底肌健康教育學習的47例初產婦作為觀察組,給予盆底肌功能鍛煉。選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未參加盆底肌健康教育學習的52例初產婦作為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分別于分娩前,產后42d、3個月及6個月對盆底肌力、分娩方式及產程進行評價。結果 觀察組分娩前、產后42d、3個月及6個月時盆底肌力、分娩方式、活躍期、第二產程、總產程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產前孕婦實施盆底肌鍛煉,有助于產后康復及陰道分娩結局。
盆底肌功能鍛煉;產后康復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近年來,我國具有居高不下的剖宮產率,在諸多因素當中,造成剖宮產率上升最為主要的因素為無手術指征,但仍然實施剖宮產,而造成正常妊娠的終止[1]。本文結合孕產婦分別于妊娠期及產后所存在的各種身心需求,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參與盆底肌健康教育學習且由陰道分娩的47例初產婦,觀察分析孕婦產前開展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康復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經B超及產前檢查確診無明顯高危因素的99例初產婦,將2015年3月~2016年3月產前參與盆底肌健康教育學習的47例初產婦作為觀察組,年齡19~35歲,平均(21.1±5.14)歲,孕周33~42周,平均(38±3.16)周。學歷:本科11例,大專15例,中專21例。將2012年3月~2013年3月未參加盆底肌功能鍛煉的52例初產婦作為對照組,年齡21~34歲,平均(22.1±4.55)歲,孕周33~42周,平均(38±3.16)周。學歷:本科12例,大專17例,中專2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由醫院專職護士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并將專職護士作為盆底肌鍛煉課教師,制定盆底肌鍛煉手冊,內容包括:盆底肌鍛煉的有效方法、若功能減退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癥狀,了解造成女性盆底肌張力減退的各種因素,認識女性盆底肌群等;課程開始前,將自行編制的《盆底肌鍛煉調查問卷》發放于參加人員;授課過程中,擇時進行盆底肌鍛煉,在授課方式上,選擇提問、討論方式,與孕婦共同討論分娩及妊娠對于自身盆底肌影響,同時告知盆底肌鍛煉方法,講解控制胎兒及孕婦體重對盆底肌的益處等;課后囑孕婦認真測定盆底肌張力。盆底肌鍛煉方法:吸氣、收縮肛門4~6s、呼氣、放松,重復操作,每日鍛煉2~3次,20~25min/次,掌握循序漸進方法與原則,實施針對性咨詢,并及時解答孕婦所提問題。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分娩方式(順產與產鉗助產)、產程時間及分娩前、產后42d、3個月、6個月的盆底肌張力。
1.4 盆底肌張力評估方法
依據法國ANAES所頒布的GRRUG(會陰肌肉測試標準),對陰道肌張力評估等級進行細致劃分,即Ⅰ~Ⅴ級。(1)人工法[2]:檢查時,將檢查的目的告知患者,正確配合,取截石位后,對外陰實施消毒,檢查者戴無菌手套,食、中指伸入孕婦陰道,約為5cm,而后則外退1cm,另將左手(右手)放置孕婦下腹部,囑孕婦作反復持續性呼吸動作,此時檢查者觀察陰道持續收縮時間,即陰道收縮強度,如收縮時間持續1s,表明孕產婦為Ⅰ級盆底肌肉張力指數,以此類推。(2)儀器法[3]:選用陰道壓力測量儀,對孕婦實施評估,打開氣囊閥,進行排氣操作,如陰道壓力探頭為負壓,在探頭上加用一次性避孕套,并將其放置于孕婦陰道內,約為5cm處,將氣囊閥打開,對陰道自然力進行觀察,并囑孕婦作持續呼吸動作,對壓力表上升相應壓力指數予以觀察,若為Ⅰ級,指針指向1;若為Ⅱ級,指針指向2;以此類推。將壓力指數實施Ⅰ~Ⅴ級劃分,若具有越高壓力指數,表明具有越好陰道肌張力。
1.5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分娩前盆底肌力的比較,表1

表1 兩組分娩前盆底肌力的比較 n(%)
注P<0.05
2.2 兩組產程的比較,表2

表2 兩組產程的比較
注:*P<0.05
2.3 兩組分娩方式的比較,表3

表3 兩組分娩方式的比較 n(%)
注:P<0.05
2.4 兩組產后盆底肌力的比較,表4

表4 兩組產后盆底肌力的比較
注:P<0.05
3.1 盆底肌力對分娩的影響分析
目前,有關產前盆底肌鍛煉對于分娩所形成影響,仍未有較多資料可查,本研究于孕婦在妊娠28周時,開展適當的盆底肌鍛煉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孕婦了解盆底肌群,同時還可認識引起盆底肌力出現減退的各種誘發因素,在分娩時,可實現產程的縮短。其結果顯示,觀察組分娩方式、活躍期、第二產程、總產程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產婦產前積極開展盆底肌功能鍛煉,能增強盆底肌肉強韌,還可增加產道彈性,更為順利的活躍期進展,進而實現進入第二產程,相應引導助產率的有效減少,促使整個分娩過程更加自然,保障母兒安全。
3.2 盆底肌功能鍛煉對產后康復的影響
產后為實現肌力的盡快恢復,需結合休息、適當運動及均衡飲食等措施。采取陰道分娩的產婦,在分娩進程中,對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據報道[4],因陰道分娩而造成孕齡婦女出現盆底肌損傷達37.6%,而我國發病率維持在18.8%~50.8%之間;據報道[5],盆底肌功能鍛練可對產后盆底肌損傷狀況顯著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于分娩前、產后42d 、3個月及6個月的盆底肌張力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實施陰道分娩的產婦,要實現盆底肌力的盡快恢復,需從產前至產后6個月實施功能鍛煉,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在產后6個月時,其盆底肌力接近Ⅲ級,表明采取針對性的盆底肌鍛煉,可對肛門、陰道及尿道口周圍的肌肉有效收縮,以此實現盆底肌收縮力及緊張度的增加,進而對盆底肌相應血液循環予以改善,達到盡快恢復盆底肌張力的目的。
1 萬忠艷,于曉勇,王澤曼.盆底肌功能鍛煉對陰道分娩結局及產后盆底功能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2):91~92.
2 廖碧珍,周勤,徐曉陽,等.產后系統指導盆底肌功能鍛煉效果觀察[J]. 護理學雜志, 2004, 19(14):72~73.
3 Lin,YH,Yu TJ,Lin VC,et al.Effects of early pelvic-floor muscle exercise for sexual dysfunction in radical prostatectomy recipients[J].Cancer nursing,2012,35(2):106~114.
4 林莉,潘云港,吾慧瑛,等.不同時期盆底肌功能鍛煉對陰道分娩及產后盆底功能恢復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5):101~103.
5 陳兵,張鮮茜,周宇.盆底肌肉鍛煉對盆底功能的影響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4,12(22):8~10.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1.022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婦幼保健院 南陽
劉艷偉 女,本科,主管護師
R714.3;R473.71
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