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大利亞報》以14歲飲食嚴重失衡的青少年Cian Moore為例報道稱,愛吃垃圾食品不僅有可能致使體重增加,還有可能導致失明。Cian Moore只吃雞肉、土豆、餅干和可樂,一段時間以后,他出現眼干現象,視力明顯下降。許多眼科醫生檢查后認為,這一現象與嚴重缺乏維生素A有關,而導致該現象出現的原因就是飲食不當。由于缺乏維生素A,眼部細胞停止正常生長并發生結構改變。Cian Moore遵醫囑服用了維生素片,并均衡膳食,多吃蔬菜。之后,他的右眼視力幾乎完全恢復,但左眼已受到不可逆傷害。
重視查“糖”防卒中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腦卒中患者達7000萬人。神經內科專家王麗華稱,高血壓和血糖水平是誘發腦卒中的重要因素,腦卒中患者在患病后要實時監測血糖,重視糖代謝異常的篩查。
吃堅果可防糖尿病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發現,平均每天吃1盎司(28克)堅果(如核桃、花生、杏仁、榛子、腰果、碧根果、開心果)能將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減少40%、患冠心病的風險降低1/3、患癌風險減少15%。
每周騎車半小時少得很多病
近日,刊登在《循環》和《美國心臟協會周刊》上的兩項研究指出,經常騎自行車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低。
《循環》的文章說,研究人員調查了4.5萬名丹麥成年人,結果發現:在20年的追蹤調查中,經常騎自行車的人,心臟病發作風險降低了11%~18%;每周只需要騎半小時自行車就能夠幫助機體抵御冠狀動脈疾??;在頭5年跟蹤期間經常騎自行車的人,相比隨后15年不騎自行車的人,患心臟病風險降低25%。
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周刊》上的研究報告說,研究人員對2萬名瑞典40歲、50歲及60歲的人,進行長達10年的追蹤調查,對這些人的上下班習慣、體重、膽固醇水平、血壓及血糖進行了監測,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開車上班的人比,騎自行車上班的人中:15%的人不易肥胖,13%的人不易患高血壓,15%的人不易患血脂異常,12%的人不易患糖尿病。在接下來10年的調查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保持騎自行車習慣的人,肥胖風險降低39%,高血壓風險降低11%,血脂異常風險降低20%,糖尿病風險降低18%。
研究人員認為,鍛煉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晚,那些從開車或坐公交上下班轉到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可以顯著感受到他們心血管健康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