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摘 要 近年來,電訊科技及媒體事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廣播電視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下,對廣播電視視頻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視頻清晰度還是色彩等,都要求其能夠符合受眾的審美標準,為受眾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本文就常用視頻技術在廣播電視技術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 常用視頻技術;廣播電視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3-0054-01
視頻技術是當前廣播電視技術中的重要技術,自新媒體出現后,媒體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受眾需求也朝著個性化方向發展,為了能夠滿足受眾需求,使廣播電視能夠得到持續健康發展,相關人員還應加強對廣播電視技術中常用視頻技術的應用研究,通過對視頻技術的合理運用及深化開發,營造更好的視頻效果,使受眾獲得更好的視覺享受。
1 視頻技術應用現狀
當前電視廣播發展過程中,為了能夠適應時代及社會要求,已經加強了與網絡的結合,很多數據處理器都實現了數字化、網絡化。在視頻技術地運用中,會先通過錄像機對視頻內容進行采集,并將其轉變為信號,利用廣播電視信號發射臺及互聯網傳送至廣播電視用戶終端。目前,雖然有線網絡電視的用戶有所增加,但是運用網絡信號觀看、傳輸的視頻的用戶仍然不在少數。其中,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視頻還原、解壓時,發送站會將視頻信息通過采集卡、計算機、網卡等,上傳至計算機網絡,并由計算機網絡通過網卡、計算機、還原卡等進行還原,最終到達接收站,以視頻的形式通過電視機呈現給受眾。
2 常用視頻技術在廣播電視技術中的應用
2.1 常用視頻技術格式
在廣播電視技術中,常用視頻技術格式是廣播電視行業技術人員十分關注的問題。只有對視頻格式進行明確,才能夠根系視頻特性,結合實際情況,實現格式轉換等,從而確保視頻整體質量。
首先,傳統視頻技術格式在廣播電視技術中的應用。在以往的廣播電視技術中,所應用的主要是傳統視頻技術格式,這一視頻技術格式一般指模擬視頻,以錄像帶為載體,利用模擬波,實現視頻信號的存儲、記錄。但是模擬視頻在視頻信息的接收中,會產生一定的信號損缺的問題,導致信號質量下降,所接收的視頻在清晰度及色彩方面也存在缺陷,嚴重影響了受眾觀看視頻時的視覺效果。目前,在我國廣播電視中,這一視頻技術格式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基本被淘汰。
其次,現代視頻技術格式在廣播電視技術中的應用。在廣播電視的發展過程中,已經與數字化技術實現了緊密連接,并產生了一種現代視頻技術格式,即數字視頻。這也是現階段我國廣播電視中最為常用的視頻格式,其主要可以分為兩種表現形式。
第一種為壓縮格式。這也是目前較為常見的一種格式,主要是通過對視頻數據中的信號碼率進行局部壓縮,從而減少數據占用空間,清理視頻垃圾。大多是廣播電視公司運用的主要是M-JPEC、DV等方法。而基于這些方法,也產生了能夠實現不同壓縮標準的不同規格數字錄像機,例如DIGITAL、DV等。在視頻技術的實際運行中,數字錄像機會對視頻信息進行采集,并通過壓縮的方式,將數據進行保存,在確保視頻質量的同時,能夠減少數據占用空間。同時,這一技術的運用,也大大減少了信號傳輸成本,減少了信號損失情況。
第二種為非壓縮格式,這種壓縮適合通過對原始碼率的保存,從而實現信息記錄,對原始數據完整保存。在這一技術的實踐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不同的系列類別,當前常見的系列主要為D1、D5、D2、D3,其中,前兩者為數字分量,后兩者為數字復合。在這一技術的運用中,較少存在格式錯誤或是不穩定的情況,這也使其成為了視頻參數的參考標準。同時,其信號轉化率較高,通常傳輸至用戶電視的視頻能夠達到拍攝原始效果,但這也使其信息量大大增加,硬盤設計及價格難以符合使用者要求,因而只有小部分的廣播電視公司在運用這一技術。
另外,數字視頻壓縮格式技術的實現方式,也可以從3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是運用JPEG靜圖壓縮方式予以實現。這種方式主要應用在對靜態圖像的壓縮上,并可以分為DCT壓縮以及預測壓縮兩種形式。前者具有操作簡便、經濟性較強、耗費時間較少等優勢,但是也存在壓縮不穩定、壓縮格式錯誤等情況,導致播放器無法播放。而后者的格式處理方式類似于非壓縮格式技術,能夠實現大部分數據的完整保存,但是運行難度較大,實用性不強。二是運用DV壓縮方式。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家用電視機,具有清晰度較高等優勢。尤其是在不移動幀圖的壓縮上,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三是M-JPEC壓縮方式。這種方式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的優勢,能夠實現幀圖信號的獨立壓縮,視頻編輯的靈活度較高,可以在相關技術人員的測算下,實現全方位的幀圖壓縮,不會因某一部分的失誤而對整個壓縮效果產生影響。同時,M-JPEC壓縮方式可以實現硬件、軟件的同時壓縮,但是由于其占用空間較大,因而只能運用在較為特殊的階段。
2.2 常用視頻技術接口
不同的視頻信號,需要運用不同的信號接收設備,由于視頻質量受傳輸信號影響較大,因而,相關技術人員需要提升信號接收設備的信號接受質量,保證視頻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并詳細了解當前使用設備的機型信息以及視頻輸入、輸出接口。
第一,為IEEEI394接口,其又可以稱作iLINK,是DV數字視頻專業標準接口。這一接口適用于多種信號接收設備,且獲取的視頻信號質量相對較高。第二,為SDTI接口,這一接口應用十分便利,只需要通過一根視頻線,便能夠實現信號傳輸、壓縮。其具有傳輸速率較高的優勢,但是也受其接口卡型號影響。第三,為復合接口,這一接口是目前廣播電視信號傳輸中最為常用的接口,在實際應用中,主要通過一對電纜實現視頻信號的傳輸。復合接口存在信號質量低、串色等問題,輸入的視頻格式主要運用BNC、RCA接口,當前僅運用在監審畫面工作中,在編輯中已經很少再有工作人員予以運用。第四,為分量YUV接口。這一接口主要具備亮度、紅色差信息分辨利用效率高的優勢。其主要適用于一般的模擬視頻設備中,能夠為受眾帶來高質量的色彩畫面。第五,為SDI接口,這一接口為串行數字接口,通常運用一根視頻線進行視頻信號的傳輸,具有視頻質量較高、多代復制性的優勢。第六,為S-Video接口。這一接口主要通過兩根視頻線實現視頻信號的傳輸,具有色彩、畫面質量較高的優勢。
3 結論
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中,我國數字化技術也普遍應用在了各個領域之中,在當前媒體行業競爭進一步激烈化的背景下,傳媒領域中,也引入了數字化技術,并積極研究開發數字化視頻技術,通過對數字視頻格式及接口等的優化運用,實現良好的視頻信號傳輸,提高視頻信號質量,使用戶電視能夠接收到更加清晰、畫面更加完整、色彩更加準確的視頻,從而推動我國廣播傳媒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國視頻技術也必將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王飛.廣播電視技術中常用的視頻模式探討[J].科技傳播,2014,7(14):20-24.
[2]楊婧.基于內容比對的視頻檢索技術在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中的應用研究[J].有線電視技術,2014,2(2):87-91.
[3]梁渤研.廣播電視數字視頻制作技術的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4,7(13):155-157.
[4]王桐芳.有關廣播電視技術中常用的視頻模式探討[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2(2):16-17.
[5]李柏松.幾種新技術在廣播電視技術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6,5(1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