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萍
摘 要 廣播電視作為黨和政府大政方針的主傳播渠道,是黨和政府與群眾必要的溝通橋梁。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安全播出的重要性。通過優質、安全的電視節目播出,為黨和政府的政策宣傳鋪好“道路”,同時,進一步滿足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明需求。
關鍵詞 保障;電視;安全播出;方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3-0060-01
1 電視安全播出的涵義
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是指在電視節目播出的過程中,確保內容也不會被篡改,確保播出的信號不出現中斷,確保廣播電視節目信號正常的傳達給終端電視用戶。通過分析和總結后,也可以將電視安全播出定義為:1)設備與人員的安全:是指從電視節目的制作到電視節目的播出過程中,不發生安全事故,保障工作人員人身安全和設備正常運行;2)傳輸系統的安全:是指在電視信號的傳輸過程中,能夠確保電視信號不被非法分子不良的信號進行干擾或破壞;3)接收信號安全:保證傳遞到電視用戶的電視信號,滿足用戶需求和相關規定。4)電視節目安全:是指電視播出的節目內容健康、積極,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 影響電視安全播出的因素
1)針對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不力。隨著網絡化社會的到來,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而一些敵對勢力也希望通過廣電系統電視網絡的平臺,對電視用戶進行心靈毒害。他們會充分利用網絡的高科技手段,通過非法技術,對我們的電視節目的播出進行干擾。針對這類,有此地方針對此方面的應對存在漏洞,只能通過關閉電源的方法切斷非法信號的傳播,而且反應速度也過慢,沒有掌握較好的防御措施或手段,從而易使安全播出受到影響。再者,針對惡劣天氣的影響,也需要從認識加以重視,這幾年,惡劣的天氣災害不時出現,也給電視的安全播出造成不利的影響。
2)制播人員安全意識較弱。在電視制播過程中,安全播出一直是各級部門非常重視的一項工作,而我國現在社會環境比較和諧,在電視安全播出方面也沒有出現重大的安全責任事故。這就造成部分制播人員的安全意識出現松懈,認為工作中不可能出現意外的安全播出事故。雖然各級領導頻繁強調安全播出的重要性,也出現了習以為常的工作態度,對安全播出問題重視度降低,出現安全防范意識缺失,對安全播出的影響和意義認識不到位。這種工作態度,不能及時認識影響安全播出存在的隱患,易導致電視安全播出事故的發生。
3)對電視播出的投入不均衡。電視安全播出是一項系統工程,在針對其硬件、軟件、管理方面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和扶持。在電視制播技術和設備更新和發展的過程中,如果這三者不能均衡發展,就會給安全播出帶來的一定的隱患。而且,科技的發展步伐越來越快,我們在安全播出方面,一般重視的是硬件設施,而忽視了軟件開發和技術管理,對軟件系統的升級研發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在涉及到安全播出的管理系統與質量監控系統等研發時,仍因工作習慣等方面的原因,對其不夠重視。而電視節目的信息安全和管理方面,也是電視安全播出的重要環節。
4)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標準體系建設仍存在不足。煙臺廣播電視臺電視制播過程中,備份系統、指揮調度系統、監控系統等安全技術還沒有建立科學的標準體系,這樣就導致相關的技術要求與標準存在混亂和缺失,不同人員對相關要求的認識也存在一定的偏差,這就需要通過建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標準體系,給電視制播提供標準化、規范化的指導,從而將電視安全播出的保障作用更好的發揮出來。
3 保障電視安全播出的有效方法
3.1 提高認識,做好電視安全播出的宣貫工作
安全播出是廣播電視的生命線,一定要從確保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充分認識做好安全播出工作的重要意義。針對“春節” “兩會”“十一”等重要保障期和重大活動、重要節日、重點時段,一定要細化保障方案,落實應急措施,確保不留死角。對可能發生的各類安全播出突發事件,一定要有應對措施和協調聯動機制,切實開展演練。要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異態,第一時間研判處置、第一時間指揮調度。
3.2 建立健全安全播出工作的長效機制
對各級播出單位來講,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工作的長效機制,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落實:一是抓好制度建設的落實。這些年各單位在制度建設上做的比較到位,但要將寫在墻上的制度落實在行動上,需要各部門不但要加強對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而且要加大問責力度;二是加大投入,提高設備、設施的保障能力。設備設施的保障是安全播出長效機制建立的關鍵點。多年來,我區發生安全播出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有設備故障、外電事故和信源故障。要徹底解決這3個方面的問題,必須解決關鍵設備備份(熱備份)、雙路供電和多信源保障問題。三是加強技術培訓與演練力度,最大限度發揮值班人員在安全播出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同時要加強對關鍵崗位人員的配備與管理。四是切實加強安全播出防范。要嚴防熱線插播事件;有線電視播出前端等部門要做好防范非法攻擊、破壞、插播,并針對突發事件加強應急預案演練;要加強與綜治辦、公安、電力、無線電管理等相關部門的聯系,建立聯防和應急協調機制。
3.3 強化新業務、新媒體的安全播出監管
當前,隨著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廣電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不斷加快,廣電新業務快速發展,與互聯網業務聯系日趨緊密,信息安全風險增加。各管理單位,要著眼新業務、新媒體安全播出監測監管體系建設,加強對轄區內新業務、新媒體安全播出責任單位的監測監管。播出責任單位要立足本單位實際,在規劃新業務、新媒體建設的同時,要將今后如何實現對新媒體播出安全的可管可控納入建設方案。近年來,隨著廣播電視媒體的迅速發展和廣播電視數字化進程的加快,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和管理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不可能一勞永逸,是一項長期、持續、系統的工程,需要電視工作者與時俱進,根據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做好電視安全播出工作。
3.4 重視電視制播設備維護與管理,增強整體實力
在保障電視安全播出過程中,必須做好安全播出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設備更新,頻率與頻道也在不斷增加,播出時間也不斷被延長,播出任務加重,對電視安全播出設備可靠性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保障發射、傳輸設備能夠長時間、安全穩定的運行,這就必強化電視制播設備維護和管理,一方面,根據設備工作特點,制定相應的維護方案和搶修預案,明確設備維護的重點和難點,做好備品備件管理,最大限度降低設備在使用中的故障時間。針對老化設備,應及時給予更新,保障制播設備的安好率,提高電視安全播出的整體實力。
4 結論
保障電視安全播出,我們不僅需要通過高科技的運用,強化的“技防”工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要加強“人防”,充分發揮電視制播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增加責任心,明確工作任務,充分將“技防”與“人防”相結合,確保國家政策能夠及時宣傳出去,保證電視用戶的收看到穩定、健康、活潑的電視節目。
參考文獻
[1]楊淑娟.關于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的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3(13):57.
[2]高艷玲,劉曉梅.電視臺機房安全播出技術保障措施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4,12(23):146.
[3]陳煜,鄧永斌.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體系建設[J].中國傳媒科技,2011(5):38-41.
[4]張曉,代欽,李德輝.廣播電視安全優質播出采取的技術保障措施分析[J].硅谷,2014(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