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先超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27.099
摘 要:體育課程在不斷改革中形成一種新的課程文化構建,這種課程文化構建也是適應國內外的改革與之接軌,在現在研究體育課程中越來越熱門。體育課程文化構建在現在課程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對體育課程中加入文學的研究,探索體育課程文化構建理論的形成及實踐策略,對以后體育課程改革研究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體育課程文化 構建 想法
中圖分類號:G8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9(c)-0099-02
1 體育課程文化構建是時代的要求
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文化已經慢慢滲入到各行各業。文化已經全球化,相對于這種局面,我們該如何面對?對于體育課程來說該如何改革來適應這個多元化的社會,現代社會體現出來的不同的需求應該如何從不同的方面滿足,這個時候一種新的觀念:體育文化觀就體現出來了。人類進步的象征就是文化,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文明在發展中取得的各種成果都是由文化所體現出來的,雖然在發展的水平和特點上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本質上沒有好壞之分。全世界各個國家雖然都具有各自的文化流派,但是在體育課程改革中都體現出一種統一。所以體育課程的改革應該忽視多元化的文化所帶來的影響,如只注重課程改革中的國際化趨勢,隨大流,就會忽視課程改革的真正意義,進而會忽視內部問題。
2 體育課程文化構建是現實的要求
文化和諧的宗旨就是人類如何全面發展,而一切文化發展歸根到底又是人類的全面發展。人類歷史的發展就是不同文化的發展,人類的存在價值和人類文明在這些文化的創新中不斷提升,也使人類具有一種人文精神慢慢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主體。現在如何構建一個社會主義的和諧文化,這和我們全民族的文化構建是分不開的,但是文化構建的建立不是一個獨立個體,它與課程文化構建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時,現在的教育離不開課程,課程為和諧文化的構建所服務,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課程文化該如何建設,如何增加意識。我們可以分析體育課程文化構建體現:人類對社會發展而需要的文化課程構建、標準的定位如何選擇、如何在發展中進行思考及實踐,這也很好地體現了體育課程在發展中不斷地對自身進行更加深入地探索。由于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推動造成了體育教育品質的畸形,在體育課程的實施中體育教學偏向于競技,這樣就導致體育課程在教學中無文化或是輕視文化,在體育課程考核中僅以體育成績為評價,課程教學中只注重技能及體質等這些看得見的方面,從而忽視了學生心理、人文交流、合作能力、社會適應等人文方面的研究,這就形成了體育課“重技能、輕人文”。而在體育課程改革中對于社會文化知識流于表面,并沒有深入研究,體育人文并沒有得到大的改善,體育課程一直以來都缺少核心理念,這也是現在體育課程的研究原則和方法不完善。
3 體育課程文化構建完善了課程文化建設
歷史在不斷發展中,歷史文化發展也需要有一定的支撐,體育課程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但是它絕不是文化的主體。從這也可以看出體育課程文化是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為目標。通過總結我們國家體育課程一路的發展,一些問題就會逐漸顯現出來,如在改革中輕視文化構建、理性思維基本沒有。其主要原因是在改革中只注重文本教材,而且改革也只是一些皮毛,并沒有深入,對于文化構建方面基本沒有涉足,從而使體育課程改革只是表面的修改,并沒有從內部進行改革,沒有實質性的更新。這也從很大一方面看出體育課程文化的無奈。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現在的體育課程文化受其他文化的影響,造成課程文化的不正常現象,更甚至為缺失。我們知道文化模式有一定的不同性,而作為體育課程它具有內在的生源因素,同時也具有內在的文化因素,這兩種因素關系是不同的。而我們研究的構建文化是為了彌補內在文化的不足,同時也是體育課程內在文化的更高形式。
4 體育課程文化構建確定體育課程的發展方向
課程文化構建的學術研究如何與當前的課程改革相結合?在現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于課程的一些觀念在抱有精華的同時也需要不斷地進行變化發展適應社會。任何課程的主體都是“人”,因此通過這個主體對本身活動關系認識的不斷深化與構建調控,從而讓課程在結構上得到優化,方向發展也趨向正確,這樣我們就會看到一個不斷健康發展的課程。課程文化內涵如何更好地分析,課程文化從原來文化為課程服務到課程與文化能夠為一體,文化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關注人文、自然和社會這三者的關系是否和諧構成了文化構建的基調,也形成了以后課程文化指向標。總的來說,體育課程文化構建是時代進步發展所必需的一種自身文化。
5 體育課程文化構建如何實踐
5.1 體育課程政策方面
有課程就會有針對于這門課程的政策,它是由主管教育部門在按照一定的要求范圍內,推出的綱要及準則,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課程主導權問題。對于體育課程來說,它具備了課程所需要的三個要點:首先是目標,它決定著體育課程的方向、課程目的及課程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是載體,保證了體育課程目標的實現;最后是主體,同時是制定者和執行者。體育課程文化構建首先表現在體育課程政策的引導上,其次在具體的實施中進行引導作為這個政策的主要點,包括了兩個不同的方面:第一是先進文化的構建性被制定人進行了靈活的利用,第二是先進文化的構建性在體育政策的進行中慢慢落實。
5.2 體育課程標準方面
決定體育課程方向的最主要的文件就是體育課程標準,此標準對體育課程教育提出要求,體育課程標準從性質、理念、設計思路等方面對體育課程進行了規范。它發揮作用的形態多樣,最主要的是以制度和物化兩種形式并存,互相影響發揮作用。在這標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社會對它的要求及屬于不同時代的文化特質。體育課程文化慢慢融入體育課程,體現出體育課程文化構建。體育課程標準的設置需要具有一定的整體性,而且在發展過程中也不能一成不變,也要有新的動力與內涵加入,這樣才會顯示出文化的價值。但是我們知道體育課程標準里對于地區差異、不同學生區別對待等規定充分顯示了統一與差別。現在體育課程不僅是人們理解的一種運動,它更是文化,它是人類文化的沉淀和人類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結晶,充分體現了一種人文價值。
5.3 體育課程管理方面
體育課程的管理體系是一個繁雜活動體系,它包含不同的層次、各種的結構、多樣的因素,這樣的一個管理體系要怎樣有效科學的進行,這就需要有一套適合的管理體制,同時這套管理體制更需要加入一定的文化素養。從小學到大學不同年齡階段都有體育課程,同時課程也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要求,這就體現了課程管理具有階段性,也形成了體育課程管理中的一種彈性文化。
5.4 體育課程運行方面
體育課程運行中文化的改革應該提倡合作精神、溝通與交流課程文化理念,體育課程要上“活”,在體育課程中要突出學生為主,文化主要是通過教師在課程中傳遞知識、技能形成。所以教師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專業能力、教學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要形成一系列的教師培訓機制,實現教師的專業自主,提升教師的主體意識。在教師評價方面也應該具有一定的發展性。同時在教學文化上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積極營造“以學習為中心”的校園文化,使校園文化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參考文獻
[1] 陳玉琨.課程與課堂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鐘啟泉.課程設計基礎[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3] 盧元鎮.體育社會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胡小明.體育人類學[M].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