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鳳潔
數學這門學科具有抽象性,同時也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還具有很強的形象思維,這種形象思維決定了學生對于數學的抽象性很難理解,但同時,小學生的這種想象思維也在逐漸地轉化為抽象思維,但是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一些教學資源以及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過渡,我認為現代信息技術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手段。教師應該熟練地掌握信息技術,并且要在課堂上積極地使用,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有效方法。
正是由于數學學科的抽象新,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導致這些教學內容對學生的理解與掌握會產生很大困難,這樣教學難點也隨之產生。每節數學課都有學生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掌握的知識點,也就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數學這一門學科集中了多種特點,包括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是否合理,學生的思維是否嚴密。學生做題是否準確,除此之外,還要發揮學生的創造及其想象能力。因此,數學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教學流程及方法,給學生提供積極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思維,進而對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深度理解、掌握和吸收,達到教學目的。
回顧過去的教學方式方法,在促進本節課重點與難點的學習上是有限制性的,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還是建立在抽象性的學習基礎上的,相比之下,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就可以將這些數學中比較抽象的知識進行形象的展示,讓所學知識更加形象化,特別是針對多媒體可以把固定的內容用動畫的形式演示出來,這樣的教學手段充分地對于學生在感觀方面存在的不足,比如動態感,這是在傳統教學中無法達到的,而現在的信息技術就可以將在教學中學生很難理解的問題很好地解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直觀形象的印象,這更促進教師在教學中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找到了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舉個例子來說,小學數學上冊有一節內容叫做“加法的初步認識”,我在教學過程中已經了解到,一年級的小學生在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會計算一些簡單的加法,據此,我做了一個課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展現加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以及加法的含義。我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出示了以下內容,先出示三個盤子,一個盤子里放了4個蘋果,另一個盤子里放了5個蘋果,最后一個盤子里是空的。如果想要計算兩個盤子里共有多少個蘋果,就要將兩個盤子中的蘋果一起倒在最后那個空的盤子里,這樣使學生直觀地、清晰地看到把兩個盤子合在一起就相當于加法了,緊接著在大屏幕上展現出4(加數)+5(加數)=9(和),這里的加數我設計成了開始時是綠色,然后變成藍色,在出示每個加數的時候還加上了好聽的聲音,將四加五等于九清脆地讀出來,更加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使數學和形狀、聲音及圖形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接下來的幾道練習題里,我也相應地設計了動畫演示,將學生很難理解很難懂的知識直觀形象地演示出來,學生在回答理解問題時就容易多了。利用現在信息技術,制作相應的課件,這樣可以做到動靜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多媒體的最大特點就是將數學的抽象性概念用形象具體的內容展現出來,并且引發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理解教學的重難點知識。
經過總結實踐,利用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有以下幾點好處:
一、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的概念性知識
小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小學生通常是這樣認識事物的,先是直接的感知,然后看到事物的表象,最后形成一個概念系統,所以,根據小學生的這個認知事物的規律,要想讓小學生形成比較抽象的概念是非常困難的。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點,也就是直觀性,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輔助學習的條件,讓學生直接感觀,形成的表象也是豐富的,根據這些再引導學生總結出數學概念,就會輕松容易一些。
二、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更加有利于輔助學生完成本節教學的難點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展現直觀的形象,還能展示形象具體的動態表演,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以及觀察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既能添加相應的畫面,又可以添加音樂,這些都可以促使學生有一個愉悅的學習情緒。例如,采用多媒體將重點、難點用不同的顏色呈現,也可以設置成閃耀的文字,還可以設計成來回移動的圖形,將抽象變形,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由此可見,教學上利用多媒體會讓學生學得更加容易,同時老師教得也很輕松,這樣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課堂上使用多媒體的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空間感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觀察物體這一知識上,一直是無法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的,現在我們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觀察物體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加強學生對觀察物體和觀察圖形的力度,也可以將物體和圖形結合起來,形成表象上的概念,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感以及空間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