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僑燕
人們常說“老師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愛的噴泉”,那是因為眼神是情感的表露,親切的眼神能使學生明白道理,深情的眼神更能使學生動心。這一點是我在這幾年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的。
記得那是一年級,語文課上孩子們正在專心地聽我講課。突然,我發現班里的李×正在埋頭剪小紙人,邊剪嘴里還不時咕嚕地說著什么,看似很是投入的樣子。于是我便大聲吼道:“李×,你在干什么?為什么不專心聽老師講課?”話音剛落,全班學生的目光幾乎同時都轉向了李×,緊接著就七嘴八舌地嚷起來:“老師,平×在畫畫!”“老師,吳×也在看動漫書!老師,浩×在玩橡皮擦……”頓時,教室里的課堂秩序全亂了,而李×呢,更是一聲不吭,把頭埋得更低了,我費了好長時間才把學生情緒平息。課后,我思索了很久,終于明白學生的有意注意最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擾。今天,課堂秩序亂了,干擾就是來自于我的那一聲呵斥,是我的那一聲呵斥干擾了學生的有意注意。試想,如果當時我用目光語來解決這個問題,情況又會是怎樣呢?
目光語,是指在交際中通過視線接觸所傳遞的信息,俗稱“眼神”。教師可運用眼神的魅力使學生鞏固積極的行為,消除消極的行為,形成良好的習慣,獲得健康發展。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例。
在一次介紹《海底世界》的教學中,我讓孩子們說出“你見過的海底動物有哪些?”平時調皮的浩×因最愛看電視里的“動物世界”,家里爸爸媽媽給他買的關于魚類的圖片、書籍又較多。于是,他搶著說個沒完,不僅包括老師上課時提到的,還有許多連老師也說不出來的魚類。這一下把上課計劃打亂了,可我又不好直說,就用責備的目光盯著浩×看。浩×終于讀懂了老師的眼神,膽怯地坐了下去,這節課他再也沒有發言過……
從那以后,不管是在教學時還是在課后活動中,我都試著用眼神來發揮其作用,通過幾次的實踐還真管用,在教學中收效甚大。
通過事例,不必多做解釋就能理解,教師若忽視或不恰當地運用目光語,就會影響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甚至會造成極大的傷害。類似于上述情景,在生活和教學中都時有發生。那么,如何正確運用眼神的力量來使學生獲得發展?教師的眼神與學生自信心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呢?我認為:
一、教師可對學生多用鼓勵、支持、愛撫、贊許的眼光進行關注
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我,讓學生從教師的眼神中體會到“老師對我的話感興趣”,增強他們表現自我的自信心。例如,本班有個小女孩,剛到校時性格內向,膽子很小,不愛說話,上課回答問題時聲音特別小。針對這個情況,我和她的父母取得聯系,共同商量教育策略。家校共同教育,樹立她的自信心,用熱情、愛撫、期待的眼神關注她,班級活動提供更多機會讓她參加,用贊許的目光注視她,對她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鼓勵,讓她初步有成功感、滿足感,進一步激勵她主動參與活動,大膽表現自己。經過一段時間家校一致的教育,這位小姑娘恢復了自信心。現在上課主動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聲音比以前大多了。因為,她從眼神中讀懂了“她是能干的娃娃”。
二、教師可用俯視以示愛撫和寬容,用仰視學生以期待他(她)進一步開動腦筋
教師可用嚴肅的眼神給學生一個小小的提醒,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例如,一次沙畫課上,大家都在專心致志地聽老師講如何構圖,如何用五顏六色的沙子把自己作品打扮得更漂亮,而俊×在座位上開小差,他東張西望,并將袋子里的沙子到處亂扔,還去影響其他孩子,如果老師這時用語言去制止、提醒他,必然會影響課堂秩序且極易傷了孩子的自信心。于是,我給了俊×一個非常嚴肅的眼神,而不是責備的眼神,他從中讀懂了我的眼神語言,“我表現得不對,老師在看我”并立刻糾正自己的行為和大家一起認真地聽講起來。眼神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
可見,教師正確運用眼神的魅力能使學生鞏固積極行為,消除消極行為,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鞏固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多用鼓勵、支持、愛撫、贊許的眼光關注學生,用嚴肅的眼神給學生一個小小的提醒,既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又有利于自尊心的培養。
當孩子們認真聽講,學得起勁的時候,我的眼睛里閃爍著親切的光芒,那眼神就使孩子們更加努力了。當孩子們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亂講話的時候,我的眼睛里又放射出威嚴,使之催人上進,讓那些開小差的孩子能馬上改正錯誤。
人的內心世界復雜多樣,眼神也因人、因時、因環境各異。眼睛是人與人溝通中最清楚、最正確的信號,平時教師可以細心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用心讀懂學生眼神的寓意,學會分辨學生反饋給你的信息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教師應把握好眼神的魅力,不斷摸索,積累經驗,合理、恰當地動用自己的眼神,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自由、和諧的氛圍,讓學生能自信地展現自我,讓他們能從老師的眼神中獲得自信,求得發展。
老師的眼睛是春天的雨露,是催人奮進的號角,而孩子們的成長需要我們老師的教育、鼓勵,他們渴望受到老師的表揚、重視,為了使孩子們更健康茁壯地成長,讓我們都來發揮好眼神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