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琴
摘 要:繪畫教學是幼兒對世界進行感知的主要方式,是對社會進行認知的重要表現,對幼兒進行繪畫教學可以提升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幼兒對世界的觀察度。
關鍵詞:繪畫;教學;思維
幼兒時期是創造力培養的重要階段,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的思維為主,而繪畫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一種視覺藝術,是手、眼、腦共同參與的活動,繪畫的根本優勢就在于發展形象思維。實踐證明,幼兒美術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創造意識的啟迪,而不是技能的傳授。由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學畫畫要比學說話快得多,在繪畫中表達的心態和對事物的感受比語言更豐富。所以繪畫教學是訓練和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為了在繪畫教學中訓練、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全面落實美術教育中的目標教學,下面舉例介紹在繪畫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一、聽故事作畫
愛聽故事是孩子們的天性。大班語言活動,《小蝌蚪找媽媽》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在講述了故事后,啟發幼兒結合故事自由構思,進行繪畫。在孩子們的作品中看到:有的畫了小蝌蚪和鴨媽媽對話的情景;有的畫了小蝌蚪和金魚媽媽對話的情景;有的還創造性地畫上了水草、水泡、垂柳、白云和太陽公公瞇瞇笑等內容,這樣不但豐富了畫面,還發展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又如《龜兔賽跑》也是小朋友百聽不厭的故事,在講述后,啟發幼兒結合故事進行創作繪畫。我看到有的幼兒畫了烏龜在樹林里一步一步向前爬的情景;有的小朋友畫了兔子回頭嘲笑烏龜跑得慢的情景;也有小朋友畫了兔子在太陽的照耀下,美滋滋地睡大覺;有的幼兒畫了猴子將美麗的花環戴在了烏龜的脖子上等。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表現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再如《烏鴉和狐貍》深受中班孩子的歡迎。幼兒根據故事的主要情節進行構思,展開自由想象。有的小朋友畫烏鴉停在大樹上,張開大嘴巴唱歌,一塊肉從嘴里掉落的畫面。有的小朋友畫烏鴉聽了甜言蜜語張開翅膀,嘴里咬著一塊肉在樹上得意的樣子等,畫面生動有趣。孩子們邊畫、邊聽錄音故事,又學著講故事,整個過程生動活潑,達到了動手、動腦、動嘴的教學目的。
二、以游戲形式啟發幼兒作畫
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圖畫是小孩子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幼兒在繪畫中的創作是不受控制的。幼兒繪畫時,教師盡量不采用固定的模式,只教幼兒基本的方法,讓幼兒從自己的角度去捕捉和表達周圍的世界,大膽創作,讓幼兒從現實生活到內心想象的過程中自由“構圖”,這樣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游戲是小朋友的天性,在繪畫活動中,我們還可以把整節活動設計成一個游戲,以游戲貫穿始終。如:在《毛毛蟲的夢》活動中,老師和小朋友都戴上“觸角”頭飾,變成了毛毛蟲,邊聽老師講故事,邊在草地上爬來爬去。接下來“毛毛蟲”們選擇材料裝飾蝴蝶翅膀,把自己打扮成美麗的蝴蝶。最后以音樂游戲的形式讓美麗的“小蝴蝶”翩翩起舞,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我們知道兒童對于圓情有獨鐘,根據兒童的這一心理特點,我選擇一節“蛋變戲法”的活動,引起幼兒的繪畫興趣。動畫片“唐老鴨和米老鼠”是深受孩子歡迎的。活動開始出示唐老鴨,告訴幼兒鴨媽媽生了許多孩子,咪咪看見了這些鴨蛋高興極了,乘鴨媽媽不在時,把蛋都變成了許多有趣的東西。我把事先畫好的蛋形東西展示給孩子,讓幼兒觀察片刻就拿掉。給孩子的紙上已有若干方位不同的蛋,讓他們代替咪咪變戲法。有趣的游戲啟發了幼兒,使他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產生美妙的遐想,把自己看到的、想到都表現出來。活動結束,當鴨媽媽再出來時,孩子們興奮地對她說:“鴨媽媽,你再也找不到你的孩子啦!”游戲能啟發幼兒作畫,可以使幼兒毫不拘束地大膽自由構思。
三、注重繪畫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是活動的動力,是創造的源泉,教師要善于發現孩子的興趣,聆聽孩子的心聲,不斷激發幼兒的創作愿望。在教幼兒學畫五角星時,用趣味性的語言啟發幼兒作畫,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興趣:“我們去做操,兩腿要站穩,兩手側平舉左手拉右腿,右手拉左腿……”孩子們很感興趣,很快就掌握了五角星的畫法。又如大班科學活動認識馬,孩子們說出了許多馬的功用。為了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提高繪畫能力,我為孩子編了一套用簡單的筆調畫馬的方法。示范時,我就給孩子講有趣的情節:“皮球兄弟同住一間小房子里,哥哥寫字給弟弟看,他說:在我身體兩邊寫上一個小7和大7,又在右下面寫上1,在身體的左下面加上腿和蹄子,弟弟看了直叫,我也會在身體兩邊加腿和蹄子。小朋友,你們看它像什么?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像匹馬。”,我說,再添上些什么就更像馬呢?有的說,添上眼睛、耳朵、嘴、鼻孔、馬鞍、鬃毛等。也有的說身體后面畫上一個像辮子一樣的尾巴,就是一匹真正的馬了。
孩子們繪畫的興趣很高,參與的積極性很強,氣氛特別活躍,從孩子們的作品中看到,每匹馬都是那樣的神氣十足,完成作業情況很好。
總之,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要做有心人,善于發現和積累,并抓住小朋友們的興趣點來設計每一節美術活動,一定能激發起幼兒的參與熱情和強烈的創作欲望,從而使幼兒享受繪畫過程帶來的愉悅情緒。
參考文獻:
[1]朱劍英,季莉春,許俊芬.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J].學校管理,2001(5).
[2]董照輝.“傾聽”,一種美麗的姿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