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珠環
閱讀理解題在英語試題中始終是分值最高的一個題型,縱觀幾年來的英語試卷不難看出,閱讀理解題更多強調對閱讀速度、知識面和理解能力的考查?!吨袑W英語課程標準》對閱讀的目標描述如下:1.能從一般文字資料中獲取主要信息;2.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結構猜測詞義;3. 能根據上下文線索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4.能根據閱讀目的使用不同的閱讀策略;5.能通過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信息;《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強調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閱讀是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閱讀是獲取信息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閱讀在外語學習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學習外語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因此,閱讀教學一直是中學英語教學的核心。它的任務具有雙重性:一是對學生進行閱讀技能、技巧的訓練,培養其閱讀理解能力;二是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的語言知識,提高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中學英語閱讀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從教學實踐中發現,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盡管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閱讀教學方法和策略,探究閱讀教學模式,注重閱讀課程的設置及材料的精選,然而學生盡管讀了一些文章,做了許多理解題,但閱讀能力仍不見提高,語言水平低當然是一個主要原因,因為沒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就談不上閱讀能力,但是除了詞匯、語法、句型結構這些語言因素外,影響閱讀理解的還有一些非語言知識因素,如:識記、推理、判斷、歸納、評價能力,以及背景知識的多少等等。筆者總結出學生在閱讀訓練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沒有掌握足夠的詞匯量。
詞匯量是影響學生閱讀的主要因素,詞匯量小是學生閱讀水平無法提高的根本原因。中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有限,許多學生之所以不愿意閱讀,缺乏閱讀興趣,主要就是所選文章詞匯量大,生詞多,影響閱讀速度,學生不感興趣,結果就堅持不下去。當然,如果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大,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詞少,那么閱讀就快,準確率就較高??梢?,閱讀能力的高低和詞匯量的大小是分不開的,目前大部分學生的詞匯量偏少,這是影響閱讀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2、閱讀材料選材單一化和訓練方法簡單化。
很多學生認為學好英語只要能記住單詞,背熟語法規劃,再做些配套練習就行了.因此視花時多,見效慢的閱讀為可有可無的東西,除課本外幾乎不買,不讀其他英語課外讀物。閱讀材料選材單一化,廣泛存在著教師依據自己的興趣、習慣、熟悉程度、便利程度等選擇閱讀材料。訓練方法簡單化,基本上是解答考試閱讀理解題,學生始終在被動閱讀,失去了思考的動力,或者教師把閱讀材料分解成語言知識點進行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英語閱讀材料的應有功能。
3、閱讀技巧和閱讀習慣問題。
學生閱讀技巧誤區化,很多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總是逐詞逐句,反反復復地閱讀,只重視獲取細節信息,而忽略了宏觀閱讀技能的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被動化,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是被動地完成教師交給的閱讀任務,不會自覺地定時閱讀一些課外資料,以此來擴大知識面。
二、解決中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的方法
1、運用各種記憶法,擴大學生詞匯量。
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是語言的基本單位。因此詞匯的儲備是掌握語言的重要環節。正如Bill Bryson 教授所說, “Words are carriers of meaning. In their absence, no communication can take place.”( 詞匯是語義的載體。沒有詞匯, 便不能進行任何交流。)語言的運用缺乏詞匯的奠基必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惑。據估計,英語詞匯有100 ~120 萬個,但大部分單詞是由構詞法構成的。構詞法包括派生、合成和轉化。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常用的前綴( un /dis/im / il/ super…) 、后綴( ly/ less/ ful/ment…)的含義及用法,就可以根據已知詞猜出它的派生詞,從而達到擴大詞匯的目的。根據所學詞匯,選讀一些英美文學作品的簡單本或其他一些簡易讀物,如童話、寓言、名人傳記、報刊雜志上的文章,《新概念英語》中的小短文也可適當選一些。材料選定后教師可適當改寫,加添必要注釋,以適應中學學生的需要。由于學生各自興趣愛好不同,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教師應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能很快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水平。
2、補充各類閱讀材料。
無論多么好的方法和技巧, 必須在反復練習有了親身體驗之后才能真正地掌握并加以運用, 進而不斷完善和提高。即質的提高,要有量的積累?!吨袑W英語課程標準》中對閱讀量也有要求,比如中學生在中學階段學習完成后精讀量要達到三千詞, 泛讀量要達到五千詞, 這一要求是十分必要的。這可以視作中學英語閱讀水平的最低要求, 僅限于課內教學。如果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是不能局限于此的,必須擴大課外閱讀量。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培養出良好的語感,培養出對英語的直覺力和洞察力。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課內的精讀和課外的泛讀都是十分重要的。只精讀課本中的材料,而不進行課外泛讀,學生的知識面就無法擴大,閱讀速度也無法提高,只能如蝸牛般逐字逐句緩慢閱讀;而一味強調課外泛讀,就會造成基礎不牢,對所讀的材料只有個大概理解,無法吃透的后果。所以,學生必須在精讀課本閱讀材料的基礎上進行一定量的課外泛讀。
3、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
閱讀的習慣對閱讀的速度與質量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的先決條件。對于中學英語閱讀方法的指導,筆者認為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幫助學生建立起閱讀信心,使學生相信自己能讀懂。
(2)、教師向學生介紹閱讀方法:著眼于段落、句子,而不是個別的單詞,一開始就強調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閱讀方法。
(3)、克服心理障礙,培養上下文猜詞的能力,避免逐字逐句的閱讀、手指閱讀、出聲閱讀、翻譯閱讀的習慣。
(4)、培養學生進行大量閱讀、長時間閱讀且注意力集中閱讀的毅力。
(5)、要求學生不斷積累詞匯,擴大知識面,過好詞匯關,夯實閱讀基礎,為閱讀掃除障礙。具體方法:平時在閱讀中要求學生建立閱讀檔案,記錄自己所讀到的一些詞、句并加以背誦,日積月累,學生的詞匯量自然增大。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碧岣唛喿x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要養成每天閱讀英語的習慣,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精泛結合。教師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閱讀策略并能在閱讀過程中有效地使用,不僅有利于學生運用科學的閱讀策略提高閱讀效率,而且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